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砂滤器,主要用于处理发酵循环水及粘度较高的料液。其包括底部带有排水口的筒体,筒体的底部内侧对应排水口设有带有排水孔的拱形结构,筒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砂粒粒度渐小的至少两级砂层,砂层的上部设有与进水管相通的进水布水器,筒体内的下部设有与反冲洗管道相通的反洗再生布水器,反洗排水管设在筒体上部与水池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有效去除发酵循环水中的悬浮颗粒,大大提高水处理效果,并能有效防止漏砂,其过滤过程简单,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及其它料液的净化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处理发酵循 环水及粘度较高的料液的砂滤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过滤领域,过滤装置、过滤方式多种多样,但究其本质无非是使水或其它 料液通过各种各样的滤层,去除其中的杂质颗粒、有机物质等,使其进一步达到澄清和净 化,达到回用水的要求或为下一道工序创造良好条件。砂滤器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过滤 设备之一,其常用于对前期进水进行预处理,利用其内所装的过滤材料来清除水中含有的 悬浮物,凝聚片状物,使出水达到清澈透明。对于发酵循环水,其水量大,且暴露在室外,各 种杂质、有机物含量很高,直接用于其它工序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预 处理。现有预处理的方法很多,但大多成本很高,且不适合大流量处理。综合考虑水处理效 果、运行成本和环保等诸多因素,用砂滤器处理发酵循环水是较常采用的水处理方式,但现 有技术的砂滤器存在水处理量少,水处理装置滤层少,水处理效果差,且漏砂现象严重,反 冲洗效果差,滤料再生效果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砂滤器,其水处理 效果好、水处理量大、水处理成本低、滤料再生效果好。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砂滤器,包括底部带有排水 口的筒体,筒体的底部内侧对应排水口设有带有排水孔的拱形结构,筒体内由下至上依次 设有砂粒粒度渐小的至少两级砂层,砂层的上部设有与进水管相通的进水布水器,筒体内 的下部设有与反冲洗管道相通的反洗再生布水器,反洗排水管设在筒体上部与水池相通。本技术是通过设在上部的进水布水器进行布水,由设在筒体内的多级砂层对 原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经排水口排出。本技术中的砂层采用由下至上砂粒粒度逐 层减小的滤层结构,一方面能对原水进行有效过滤,水处理效果好,另一方面可有效防止粒 度较小的砂粒漏出筒体。本技术中设在筒体底部的拱形结构的作用是排水和防止漏 砂。过滤后的水经拱形结构上的排水孔进入由拱形结构与筒体底部形成的空间,自排水口 排出,在排水的同时,拱形结构有效阻止了筒体内的砂粒随水排出,防止了漏砂。本实用新 型中的反洗再生布水器用于滤料的反洗再生,反洗液可经反洗再生布水器进入筒体内,自 下而上的对砂层进行反冲洗,使其再生,反洗水可通过筒体上部的排水管排入水池,经沉淀 后可循环利用,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本技术中的砂层可由多级砂层组成,考虑到过滤效果及水处理量,其可由位 于下部的承托层和位于上部的四级滤砂层构成,承托层的砂粒粒度最大,起承托上部各级 滤砂层的作用。为了防止漏砂,本技术中的反洗再生布水器可设置在承托层之上。反冲洗时,3位于反洗再生布水器下部的承托层由于不受反冲洗水流的影响,因而下部的砂层相对比较 稳定,过滤时可有效阻挡上层粒度较小的砂粒流失进入出水管道,影响水泵的正常运转。为了进一步防止漏砂进入出水管道影响水泵运转,还可在出水管道上设置二级防 漏装置,该防漏装置可采用Y型过滤器,砂粒在经过Y型过滤器时被截留。为了提高反冲洗效果,本技术中的反洗再生布水器可与压空管道连接,反洗 时,反洗液与压空同时进入反洗再生布水器,可有效提高反洗效果。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其通过设置的新型布水方式及按梯度布 置的多层过滤砂层,能有效去除发酵循环水中的悬浮颗粒,大大提高了水处理效果;各级防 漏装置可有效的防止漏砂,既提高了滤床的稳定性及过滤效果,又保证了水泵等的可靠运 转;新型反洗再生方式可保证砂滤器的处理效果,提高砂滤器的周期处理量,水处理成本 低,本技术过滤过程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流量水及其它粘度较高料液的净化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反洗再生布水器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拱形结构的A部放大图。图中,1、进水管,2、进水布水器,3、筒体,4、滤砂层,5、反洗再生布水器,6、拱形结 构,7、出水管,8、Y型过滤器,9、排水阀门,10、污水排水管,11、承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所示,一种新型砂滤器,包括筒体1,其为一圆柱形容器,筒体1的底部设 有排水口及与排水口连通的出水管7,出水管7上设Y型过滤器8,其位于出水阀9之前。在 筒体1的底部内侧对应排水口设有一拱形结构6,拱形结构6上带有均布的排水孔,排水孔 的直径一般为10mm,既能满足排水要求,又可有效防止漏砂。容器的下封头处设有承托层 11,其由粒度较大的砂粒构成,其上部是四层滤砂层4,自承托层11起由下至上每一层的砂 粒粒度均大于上一层的砂粒粒度,呈梯度分布。每一砂层均选用强度高、粒度均勻、性能优 良的天然锰砂。反洗再生布水器5设在承托层11之上,其包括一与反冲洗管道及压空管道 连接的主管,主管上带有多个水平设置的支管,支管上带有出水孔。筒体1的上部设有污水 排水管10,用于反冲洗时排出污水。在砂层的上部设有进水布水器2,其与进水管1连通。本技术的过滤工艺为原水由进水管1经进水布水器2布水后,经由多级砂层 过滤,由底部的排水口进入出水管道,在出水管道进一步由Y型过滤器8进行过滤,处理后 的水由出水管道进入下一道工序。反冲洗时,反冲洗液及压缩空气自再生布水器5进入筒体内,对各级滤砂层进行 反冲洗,反冲洗产生的污水由污水排水管10排出进入污水池。本技术的其他部分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过滤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水处理效果好,适合于大流量水及其它粘度 较高料液的净化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砂滤器,包括底部带有排水口的筒体(3),其特征是:筒体(3)的底部内侧对应排水口设有带有排水孔的拱形结构(6),筒体(3)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砂粒粒度渐小的至少两级砂层,砂层的上部设有与进水管相通的进水布水器(2),筒体(3)内的下部设有与反冲洗管道相通的反洗再生布水器(5),反洗排水管(10)设在筒体(3)上部与水池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新型砂滤器,包括底部带有排水口的筒体(3),其特征是筒体(3)的底部内侧对应排水口设有带有排水孔的拱形结构(6),筒体(3)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砂粒粒度渐小的至少两级砂层,砂层的上部设有与进水管相通的进水布水器(2),筒体(3)内的下部设有与反冲洗管道相通的反洗再生布水器(5),反洗排水管(10)设在筒体(3)上部与水池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砂滤器,其特征是所述砂层由位于下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光智,裴振洪,于海彬,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金禾生化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