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8004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10 1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通过培养富含聚磷菌的白色颗粒污泥,能有效解决传统好氧颗粒污泥中聚磷菌含量较少,除磷效果较差的问题,同时也有效解决了传统生物除磷污泥沉淀时间较长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强化生物除磷和好氧颗粒污泥工艺相结合,使用SBR工艺,每个周期依次按照进水、厌氧循环、曝气、沉淀、出水、闲置的方式进行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在经过60d的培养后,将反应器内污泥过筛,发现截留下的污泥大部分为白色,将白色颗粒污泥收集起来重新放回反应器内培养。本发明专利技术培养的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对PO<subgt;4</subgt;<supgt;3‑</supgt;‑P的去除效率在95%以上,能达到很好的除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1、好氧颗粒污泥(ags)是通过微生物自凝聚作用形成的颗粒活性污泥,与传统活性污泥相比,ags在提高泥水分离效果、污泥沉降性能、耐冲击负荷、同步脱氮除磷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好氧颗粒污泥存在聚磷菌(paos)含量低的问题。强化生物除磷(ebpr)是一种经济、高效的除磷工艺,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该工艺主要通过聚磷菌(paos)在厌氧阶段释磷,好氧阶段过量吸收磷,通过排放剩余污泥,从而达到除磷效果。强化生物除磷通过控制厌氧/好氧交替运行从而能将聚磷菌富集。

2、生物除磷颗粒污泥通过将强化生物除磷技术和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相结合,解决了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泥沉降性能差、二次释磷的问题,克服了好氧颗粒污泥聚磷菌富集量少的困难。

3、目前,已有专利(cn114180718a)公开了一种生物除磷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强化生物除磷技术和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相结合,培养出生物除磷颗粒污泥,该方法对po43--p的去除率达87.5%,但是本方法培养的白色颗粒污泥对po43--p的去除率在95%以上,远高于该方法培养的生物除磷颗粒污泥对po43--p的去除率。所以培养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传统生物除磷污泥除磷效果差,二次释磷,传统好氧颗粒污泥中聚磷菌富集量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从而达到高效稳定的除磷效果。p>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将接种有聚磷菌和反硝化聚磷菌的絮状污泥和椰壳炭一起接种到sbr反应器中,将絮状污泥和椰壳炭充分混合,所述sbr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所述反应器主体设置在底座上,内接微孔曝气头,微孔曝气头通过曝气管与曝气泵连接,中间设有转子流量计用以调节曝气量;所述反应器主体上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进水管道与进水桶连接,通过进水蠕动泵实现进水;反应器主体下部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道与出水桶连接,通过出水蠕动泵实现出水;在进水口下面设置上循环口,反应器底部设置下循环口,通过循环泵实现厌氧循环;

4、s2、采用人工模拟废水作为sbr反应器的进水,以丙酸钠作为碳源,氯化铵作为氮源,磷酸二氢钾作为磷源,进水中添加mgso4·7h2o溶液和cacl2溶液,进水中添加nahco3溶液以维持ph在7.0-8.0范围内,同时添加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5、s3、sbr反应器按照进水-厌氧循环-曝气-沉淀-出水-闲置的方式运行,6h为一周期,每天运行4个周期,其中,进水12min,厌氧循环80-100min,曝气210min,沉淀12-40min,出水12min,闲置6-14min;

6、s4、在s2和s3条件下,将进水cod浓度由200mg/l成梯度逐渐递增至450mg/l,将进水po43--p浓度由10mg/l逐渐增加至15mg/l;

7、s5、培养至60d,将反应器内污泥过筛,将截留的白色颗粒收集重新加入反应器,筛孔直径从0.3mm逐渐增大至0.9mm,并且逐渐缩短沉淀时间,从而将黄色的絮状污泥和细小颗粒淘洗出反应器,而保留粒径较大沉速较快的白色颗粒,培养85d后获得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

8、进一步地,步骤s1中,絮状污泥接种前过筛滤去杂质并闷曝24h,培养初期接种的絮状污泥mlss为4500mg/l,svi5为201.23mg/l。

9、进一步地,步骤s1中,向sbr反应器内加入4500mg/l的椰壳炭(粒径0.2-0.5mm)作为载体,与接种污泥充分混合以附着paos,使其在反应器运行初期相互聚集,加快颗粒的形成,避免被排出反应器。

10、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的sbr反应器高为100cm,内径为9.5cm,总容积为7l,有效容积为5l,每次进水3l,排水3l,容积交换率为60%。

11、进一步地,步骤s2中,向人工模拟的废水中投加mg2+、ca2+、na+和微量元素,投加mgso4·7h2o浓度为80mg/l、cacl2浓度为28.5mg/l、nahco3浓度为42.75mg/l、微量元素为1ml/l,所述微量元素组成成分为:fecl3·6h2o为1.5g/l,h3bo3为0.15g/l,cuso4·5h2o为0.03g/l,ki为0.18g/l,mncl2·4h2o为0.12g/l,na2moo4·2h2o为0.06g/l,znso4·7h2o为0.12g/l,cocl2·6h2o为0.15g/l,edta为10g/l。

12、进一步地,步骤s3中,采用颗粒粒径选择压和沉降速率选择压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得到白色颗粒污泥。

13、进一步地,步骤s4中,控制进水有机物浓度,使其在厌氧末cod浓度低于70mg/l,抑制普通异养菌的生长,在控制厌氧末剩余cod浓度的前提下,在85d内逐步增加进水cod和po43--p的浓度;在培养过程中,进水cod和运行时间如下:1-12d进水cod为200mg/l,进水po43--p浓度为10mg/l,厌氧循环80min,沉淀时间40min;13-30d进水cod为250mg/l,进水po43--p浓度为12mg/l,厌氧循环85min,沉淀时间35min;31-48d进水cod为300mg/l,进水po43--p浓度为12mg/l厌氧循环90min,沉淀时间30min;49-60d进水cod为350mg/l,进水po43--p浓度为14mg/l,厌氧循环95min,沉淀时间25min;61-71d进水cod为400mg/l,进水po43--p浓度为14mg/l,厌氧循环100min,沉淀时间15min;72-85d进水cod为450mg/l,进水po43--p浓度为15mg/l,厌氧循环100min,沉淀时间12min;在运行过程中曝气时间始终控制在210min,曝气量为1.5l/min。

14、进一步地,步骤s5中,在培养过程中污泥的沉降性能逐渐变好,在60d内将反应器的沉淀时间由40min逐步调整至25min;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细小的白色颗粒污泥和黄色絮状污泥并存的现象,在培养的第60d,将反应器内的污泥用0.3mm的筛网过筛,发现被截留下来的污泥大部分为白色,将过滤得到的白色颗粒污泥收集后重新加入反应器;此后在培养的第72d将反应器的沉淀时间逐步降至12min,且每天将排出的污泥经0.6mm的筛网过筛收集后重新加入反应器;到第85d将反应器将筛网的孔径逐渐增大到0.9mm;让黄色的絮状污泥及细小的颗粒排出反应器,从而保留粒径较大且沉降速率快的白色颗粒污泥,直至实现反应器内白色颗粒污泥的富集培养。

15、进一步地,在得到白色颗粒污泥后,所述的sbr反应器进水采用人工模拟的废水,以丙酸钠为碳源,维持反应器内进水cod浓度在400-450mg/l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絮状污泥接种前过筛滤去杂质并闷曝24h,培养初期接种的絮状污泥MLSS为4500mg/L,SVI5为201.23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向SBR反应器内加入4500mg/L的椰壳炭(粒径0.2-0.5mm)作为载体,与接种污泥充分混合以附着PAOs,使其在反应器运行初期相互聚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SBR反应器高为100cm,内径为9.5cm,总容积为7L,有效容积为5L,每次进水3L,排水3L,容积交换率为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向人工模拟的废水中投加Mg2+、Ca2+、Na+和微量元素,投加MgSO4·7H2O浓度为80mg/L、CaCl2浓度为28.5mg/L、NaHCO3浓度为42.75mg/L、微量元素为1mL/L,所述微量元素组成成分为:FeCl3·6H2O为1.5g/L,H3BO3为0.15g/L,CuSO4·5H2O为0.03g/L,KI为0.18g/L,MnCl2·4H2O为0.12g/L,Na2MoO4·2H2O为0.06g/L,ZnSO4·7H2O为0.12g/L,CoCl2·6H2O为0.15g/L,EDTA为10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采用颗粒粒径选择压和沉降速率选择压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得到白色颗粒污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控制进水有机物浓度,使其在厌氧末COD浓度低于70mg/L,抑制普通异养菌的生长,在控制厌氧末剩余COD浓度的前提下,在85d内逐步增加进水COD和PO43--P的浓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在培养过程中污泥的沉降性能逐渐变好,在60d内将反应器的沉淀时间由40min逐步调整至25min;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细小的白色颗粒污泥和黄色絮状污泥并存的现象,在培养的第60d,将反应器内的污泥用0.3mm的筛网过筛,发现被截留下来的污泥大部分为白色,将过滤得到的白色颗粒污泥收集后重新加入反应器;此后在培养的第72d将反应器的沉淀时间逐步降至12min,且每天将排出的污泥经0.6mm的筛网过筛收集后重新加入反应器;到第85d将反应器将筛网的孔径逐渐增大到0.9mm;让黄色的絮状污泥及细小的颗粒排出反应器,从而保留粒径较大且沉降速率快的白色颗粒污泥,直至实现反应器内白色颗粒污泥的富集培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白色颗粒污泥后,所述的SBR反应器进水采用人工模拟的废水,以丙酸钠为碳源,维持反应器内进水COD浓度在400-450mg/L之间,以氯化铵为氮源,控制进水NH4+-N浓度为30mg/L,以磷酸二氢钾为磷源,控制进水PO43--P浓度为15mg/L。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絮状污泥接种前过筛滤去杂质并闷曝24h,培养初期接种的絮状污泥mlss为4500mg/l,svi5为201.23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向sbr反应器内加入4500mg/l的椰壳炭(粒径0.2-0.5mm)作为载体,与接种污泥充分混合以附着paos,使其在反应器运行初期相互聚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sbr反应器高为100cm,内径为9.5cm,总容积为7l,有效容积为5l,每次进水3l,排水3l,容积交换率为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磷白色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向人工模拟的废水中投加mg2+、ca2+、na+和微量元素,投加mgso4·7h2o浓度为80mg/l、cacl2浓度为28.5mg/l、nahco3浓度为42.75mg/l、微量元素为1ml/l,所述微量元素组成成分为:fecl3·6h2o为1.5g/l,h3bo3为0.15g/l,cuso4·5h2o为0.03g/l,ki为0.18g/l,mncl2·4h2o为0.12g/l,na2moo4·2h2o为0.06g/l,znso4·7h2o为0.12g/l,cocl2·6h2o为0.15g/l,edta为10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威何成达徐明煌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