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桂东专利>正文

温针灸灸渣收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7521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针灸灸渣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左、右半圆形缸体(1)、(2)构成,在左、右半圆形缸体(1)、(2)的壁上设有等距排列的通气孔(3),在左、右半圆形缸体(1)、(2)的底壁上设有左、右对接板(4)、(5),左、右对接板(4)、(5)的中心设有左、右半圆形穿针孔(6)、(7)。该温针灸灸渣收集器,能够方便、快捷地组装和拆卸,便于收集和倾倒艾灰或者火星等灸渣,能够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防止因艾灰或者火星等灸渣的脱落而引起患者皮肤的污染、甚至灼伤,同时,还可以保持病房的环境卫生。(*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在温针灸过程中用于收集艾灰或者火星等灸渣的温针灸灸渣收集器
技术介绍
温针灸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常常是取长度在5cm以上的毫 针,在针剌得气后,然后在针柄上裹上纯艾绒的艾团,或者在针柄上套一段约2cm长的艾 条,无论是艾团还是艾条,均应距施灸处的皮肤2 3cm,从其下端点燃后施灸。在临床中, 尚没有一种专门用于收集艾灰或者火星的装置,艾团或艾条在燃烧中或燃烧后产生的艾灰 或者火星等灸渣容易脱落,进而污染、甚至灼伤患者的皮肤。目前的做法是用硬纸剪一圆形 纸片,并在圆形纸片上剪一至中心的小缺口,置于针下穴区上。使用圆形硬纸片的不足在 于所裁剪的小缺口的宽度过宽,灸渣仍容易从缺口处掉落至患者皮肤上,增加了医护人员 的工作强度;由于艾灰或火星重量轻,行人走过带起的路风极易将其从硬纸片上刮跑,污染 病房的环境卫生,仍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温针灸灸渣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左、右半圆形缸体构成,在左、右半圆形缸体的壁上设有等距排列的通气孔,在左、右半圆形缸体的底壁上设有左、右对接板,左、右对接板的中心设有左、右半圆形穿针孔。 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左、右半圆形缸体的高度为4 6cm ;所述的左、右对接板的高度为1 2cm,在左对接板上对称设有燕尾块,在右对接板上对称设有与燕尾块相对应的燕尾槽;左、右半圆形穿针孔的直径与针灸针针体的直径一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燕尾块和燕尾槽的结构,使用本技术时,两个半圆形缸体能够方便、快捷地组装和拆卸,便于收集和倾倒艾灰或者火星等灸渣,能够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防止因艾灰或者火星等灸渣的脱落而引起患者皮肤的污染、甚至灼伤,同时,还可以保持病房的环境卫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左半圆形缸体的结构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2制作本技术。该温针灸灸渣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左、右半圆 形缸体1、2构成,在左、右半圆形缸体1、2的壁上设有等距排列的通气孔3,通气孔3能够为 艾团或艾条的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在左、右半圆形缸体1、2的底壁上设有左、右对接板4、 5,左、右对接板4、5的中心设有左、右半圆形穿针孔6、7,用于插入针灸针针体。3 所述的左、右半圆形缸体1、2的高度为4 6cm ;所述的左、右对接板4、5的高度 为1 2cm,在左对接板4上对称设有燕尾块8,在右对接板5上对称设有与燕尾块8相对 应的燕尾槽9,左、右半圆形穿针孔6、7的直径与针灸针针体的直径一致。 使用本技术时,将左、右对接板4、5通过燕尾块8和燕尾槽9紧密地对接在针 灸针针体的周围,防止艾灰或者火星等灸渣掉落在患者的皮肤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针灸灸渣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左、右半圆形缸体(1)、(2)构成,在左、右半圆形缸体(1)、(2)的壁上设有等距排列的通气孔(3),在左、右半圆形缸体(1)、(2)的底壁上设有左、右对接板(4)、(5),左、右对接板(4)、(5)的中心设有左、右半圆形穿针孔(6)、(7)。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温针灸灸渣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左、右半圆形缸体(1)、(2)构成,在左、右半圆形缸体(1)、(2)的壁上设有等距排列的通气孔(3),在左、右半圆形缸体(1)、(2)的底壁上设有左、右对接板(4)、(5),左、右对接板(4)、(5)的中心设有左、右半圆形穿针孔(6)、(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灸灸渣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桂东
申请(专利权)人:刘桂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