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在温针灸过程中用于收集艾灰或者火星等灸渣的温针灸灸渣收集器。
技术介绍
温针灸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常常是取长度在5cm以上的毫 针,在针剌得气后,然后在针柄上裹上纯艾绒的艾团,或者在针柄上套一段约2cm长的艾 条,无论是艾团还是艾条,均应距施灸处的皮肤2 3cm,从其下端点燃后施灸。在临床中, 尚没有一种专门用于收集艾灰或者火星的装置,艾团或艾条在燃烧中或燃烧后产生的艾灰 或者火星等灸渣容易脱落,进而污染、甚至灼伤患者的皮肤。目前的做法是用硬纸剪一圆形 纸片,并在圆形纸片上剪一至中心的小缺口,置于针下穴区上。使用圆形硬纸片的不足在 于所裁剪的小缺口的宽度过宽,灸渣仍容易从缺口处掉落至患者皮肤上,增加了医护人员 的工作强度;由于艾灰或火星重量轻,行人走过带起的路风极易将其从硬纸片上刮跑,污染 病房的环境卫生,仍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温针灸灸渣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左、右半圆形缸体构成,在左、右半圆形缸体的壁上设有等距排列的通气孔,在左、右半圆形缸体的底壁上设有左、右对接板,左、右对接板的中心设有左、右半圆形穿针孔。 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左、右半圆形缸体的高度为4 6cm ;所述的左、右对接板的高度为1 2cm,在左对接板上对称设有燕尾块,在右对接板上对称设有与燕尾块相对应的燕尾槽;左、右半圆形穿针孔的直径与针灸针针体的直径一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燕尾块和燕尾槽的结构,使用本技术时,两个半圆形缸体能够方便、快捷地组装和拆卸,便于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针灸灸渣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左、右半圆形缸体(1)、(2)构成,在左、右半圆形缸体(1)、(2)的壁上设有等距排列的通气孔(3),在左、右半圆形缸体(1)、(2)的底壁上设有左、右对接板(4)、(5),左、右对接板(4)、(5)的中心设有左、右半圆形穿针孔(6)、(7)。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温针灸灸渣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左、右半圆形缸体(1)、(2)构成,在左、右半圆形缸体(1)、(2)的壁上设有等距排列的通气孔(3),在左、右半圆形缸体(1)、(2)的底壁上设有左、右对接板(4)、(5),左、右对接板(4)、(5)的中心设有左、右半圆形穿针孔(6)、(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灸灸渣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