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氧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74 阅读:3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增氧盘,应用于各类水产养殖、水族馆、城市河道、人工湖泊、城市污水、工矿企业污水处理等场合的水中增氧和/或曝除有害气体。它包括一核心环体;一直径比核心环体大的边际环体;一组辐条,该组辐条以辐射形态地联结在所述的核心环体与边际环体之间;一微孔管,该微孔管以渐开线形状地配置在所述的一组辐条上。优点:能满足全方位即360°的并且呈立体式的布气要求,具有微气泡生成能力强的优势;微孔管与一组辐条嵌合可靠而不会发生游脱、浮离现象;核心环体、边际环体、辐条乃至微孔管的所有装配过程无须借助任何工具,因此能实现使用现场的快速、方便组装;在包装、仓储、运输状况下可表现为散件状态,因此有利于节约相应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氧盘,应用于各类水产养殖、水族馆、城市河道、人工湖泊、城市污水、工矿企业污水处理等场合的水中增氧和/或曝除有害气体。
技术介绍
在上述所列举的但不限于的场合都要用到增氧装置,由增氧装置增加水中的氧量,同时曝除有害气体。作为增氧装置大体上由两大部分构成,一为置入水中的布气机构,二为不置入水中的产气机构,布气机构由管路与产气机构联结,产气机构例如采用各种鼓风机,一般以低噪声的回转式鼓风机为优选,产气机构所产得的空气由管路引至置入水中的布气机构,由布气机构扩散或称弥散。对于布气机构和产气机构在中国专利文献中并不鲜见,就布气机构而言,CN2336574Y就有教导,它是由风管的一端与作为产气机构的鼓风增氧机对接,而风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水中,并且在该端接续一个或多个分支管,由分支管将空气引置水体中,由于这种增氧方式的空气弥散性较差,气泡大、微气泡生成量欠缺,因此微气泡中的气体与周围的水体产生气-液交换的效果并不显著。因为气泡越微小,则其上升速度越缓慢,接触时间越长,气泡中的氧得以充分溶入水中,达到高效增氧的目的。又,CN2629423Y推荐有喷射式增氧机,具有空气量大、形成微小气泡的能力强、增氧效率高以及兼具去除氨氮和有机物等杂质,但是该结构的布气机构犹如喇叭状地定向集中喷射布气,受到方向性限制,而且使用条件的局限性大。及,CN2296882Y推荐的深水充气增氧装置、CN2131298Y披露的射流深水磁化增氧机、CN2252496Y教导的压缩式鱼池增氧机、CN2031381u介绍的农船挂浆增氧机等等,这些专利方案所涉的布气机构同存前述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满足360°的全方位布气要求的、微气泡生成能力强的增氧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布气管设置可靠而不会浮出水面的增氧盘。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方便快捷的增氧盘。为体现完成本专利技术的首要任务,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氧盘,它包括一核心环体;一直径比核心环体大的边际环体;一组辐条,该组辐条以辐射形态地联结在所述的核心环体与边际环体之间;一微孔管,该微孔管以渐开线形状地配置在所述的一组辐条上。为体现完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任务,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组辐条上以间布形态地开设有嵌管槽,所述的微孔管嵌置于嵌管槽上。为体现完成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任务,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组辐条的每根辐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嵌合口,第一嵌合口与所述的核心环体相嵌合联结,而第二嵌合口与所述的边际环体相嵌合联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核心环体、边际环体、辐条彼此联结而构成的盘体的形状为圆锥台形。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核心环体、边际环体、辐条彼此联结而构成的盘体的形状为漏斗形。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嵌管槽的槽形为燕尾槽。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嵌管槽的槽形为T字槽。在本专利技术的还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微孔管的一端构成有一用于使微孔管管腔封闭的封头,微孔管的另一端的接口由输气管与增氧装置的产生机构联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产气机构为回转式鼓风机。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优点之一,能满足全方位即360°的并且呈立体式的布气要求,具有微气泡生成能力强的优势;之二,微孔管与一组辐条嵌合可靠而不会发生游脱、浮离现象;之三,核心环体、边际环体、辐条乃至微孔管的所有装配过程无须借助任何工具,因此能实现使用现场的快速、方便组装;之四,在包装、仓储、运输状况下可表现为散件状态,因此有利于节约相应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增氧盘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图1的局部的结构图。图3为辐条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增氧盘的一个应用实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有助于专利局审查员以及公众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申请人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请参阅图1,给出了在使用状态下与水体的池底相接触的直径明显小于边际环体2的核心环体1,核心环体1的优选形状为圆环形,但是并不排斥矩形环体或其它多边形环体例如正五、正六边形或正七、正八边形等等,当核心环体1的形状变化时,那么边际环体的形状也相应的变化,两者尽可能保持亦步亦趋的关系。以本图为例,核心环体1、边际环体2同为圆环体形状,一组例举的数量为八根的辐条3的两端联结在核心环体1与边际环体2之间,显见八根辐条3是以辐射状地联结在这两个环体之间的,辐条3之间所形成的区域为扇形区域。每根辐条3的两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第二嵌合口32、33,而中部间设嵌管槽31,第一、第二嵌合口32、33分别与核心环体1、边际环体2相撑合性联结,也就是说使核心环体1、边际环体2容纳到第一、第二嵌合口32、33内。由市场购取的并且目前已被广泛使用于各种场合的微孔管4按图示方式以渐开线形态地盘设在各辐条3的嵌合口31上,并且对微孔4的一端即终端构成封闭的封头41。对于封头41既可以直接将微孔管4的端部烫合构成,也可以固设封帽所形成,微孔管4的另一端即初始端为接口42,用来与输气管6(图4示)相联结。通过上述描述并且根据图1晰示,核心环体1、边际环体2、辐条3乃至所设于辐条3上的微孔管4所共同构成的本专利技术增氧盘的盘体的整体形状大体上呈圆锥台形,如果进一步缩小核心环体1的直径,那么整体形状趋向于漏斗形或状喇叭形。总之本实施例所揭示的盘体形状犹如一口自然放置的锅的形状,从俯视状态观察仿似蜘蛛网的形状。前面提及的微孔管4以渐开线形状地盘设在各辐条3上是指自核心环体1至边际环体2逐圈增大。请参阅图2,为了确保微孔管4与辐条3的嵌合效果,申请人推荐了开设在辐条3上的嵌管槽31的槽形为开口处窄缩而基部扩设的犹如燕尾槽的槽形,这样当具有柔软性的可压迫的微孔管4嵌置于嵌管槽31中后便不会发生挣脱现象。请参阅图3,作为嵌管槽31的另一种实施例,申请人将开设在辐条3上的嵌管槽31的槽形用7字形展现,该7字形也可称为L形。于是更加能够保障微孔管4的嵌合效果。通过上述的说明,完全可以知道本专利技术所推荐的增氧盘在产品出荷(厂)、包装、仓储、运输诸环节中是处于散件状态的,不仅可以缩小包装、仓储、运输过程中的体积,而且可节约相应的成本,例如缩小包装物的体积,而当运抵使用现场时才进行随机组装。此外,对于制作核心环体1、边际环体2以及辐条3的材料在本专利技术中是不需进行限定的,因为可以是铁制件,也可以是塑料件,还可以是其它材料例如铝挤材等等。请参阅图4,该图是针对水产养殖领域的鱼塘7而言的,但不能据此而认为仅可应用于该领域,从而造成对本专利技术的其它适用场所如前面提及的水族馆、城市河道、人工湖泊、城市生活污水、工矿企业污水处理的环保用途限制。在鱼塘7进行现场组装(装配)依需数量的本专利技术增氧盘后,用输气管6与微孔管4的接口42可靠联接,输气管6与作为产气机构的回转式鼓风机5的储气罐52对接,回转式鼓风机5优选采用由本申请人已生产、销售的型号为CG0608II型低噪声回转式鼓风机。当需要对鱼塘7增氧时,开启回转式鼓风机5的电机51,回转式鼓风机5工作即产气,向储气罐52供气,经与储气罐52相通的输气管6将空气引入微孔管4,由微孔管4上的细微气孔弥散到水中。明显可以看到本专利技术的增氧盘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氧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核心环体(1);一直径比核心环体(1)大的边际环体(2);一组辐条(3),该组辐条(3)以辐射形态地联结在所述的核心环体(1)与边际环体(2)之间;一微孔管(4),该微孔管(4)以渐开线形状地配置在所述的一组辐条(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氧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核心环体(1);一直径比核心环体(1)大的边际环体(2);一组辐条(3),该组辐条(3)以辐射形态地联结在所述的核心环体(1)与边际环体(2)之间;一微孔管(4),该微孔管(4)以渐开线形状地配置在所述的一组辐条(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辐条(3)上以间布形态地开设有嵌管槽(31),所述的微孔管(4)嵌置于嵌管槽(3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辐条(3)的每根辐条(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嵌合口(32、33),第一嵌合口(32)与所述的核心环体(1)相嵌合联结,而第二嵌合口(33)与所述的边际环体((2)相嵌合联结。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元徐江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鼓风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