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7131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面板内栅极型液晶显示设备包括:彼此隔开并且互相面对的第一和第二基板,其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第一基板上的显示区域中的栅极线、数据线、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栅极线和数据线互相交叉以限定像素区,薄膜晶体管连接到栅极线和数据线,像素电极连接到薄膜晶体管;第一基板上的非显示区域中的栅极焊盘和数据焊盘,其接收直流(DC)信号和交流(AC)信号;连接到栅极焊盘的栅极链路线,其包括第一栅极链路线和第二栅极链路线;连接到该栅极链路线的连接线;连接到连接线的栅极电路块,栅极电路块使用DC信号和AC信号生成栅极信号并将该栅极信号提供到栅极线;以及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并且与栅极链路线重叠的密封图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LCD)设备,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面板内栅极(gate-in-pand) (GIP)型液晶显示(LCD)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发出了具有薄外形、低重量和低能耗特性的平板显示(FPD)设备。在FPD设备中,液晶显示(LCD)设备由于其优秀的分辨率、色彩显示和显示质量特性,而被广泛用于笔记本式计算机和台式监视器中。通常,液晶显示(LCD)设备包括彼此隔开且互相面对的两个基板,以及插入在该两个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每个基板包括一电极,每个基板的电极也互相面对。向每个电极施加电压,并且在该电极之间引起电场。通过改变该电场的强度而重新排列该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并且根据该液晶分子的排列改变光的透射率,从而显示图像。该LCD设备包括液晶面板,其包括两个基板和插入在其间的液晶层;设置在该液晶面板之下并且用作光源的背光单元;和设置在该液晶面板的外部部分并且驱动该液晶面板的驱动电路单元。通常,该驱动电路单元包括印刷电路板(PCB)。该驱动电路单元被分类为栅极驱动电路单元,其连接到该液晶面板的栅极线并且向该栅极线提供栅极信号;和数据驱动电路单元,其连接到该液晶面板的数据线并且向该数据线提供数据信号。可以通过巻带式封装(TCP)方法将该驱动电路单元附到该液晶面板的一侧或两侧。然而,如果该栅极驱动电路单元和数据驱动电路单元被单独地连接,则会增加该LCD设备的尺寸和重量。因此,提出一种面板内栅极(gate-in-pand)(GIP)型LCD设备,其中该栅极驱动电路单元的一些电路与该液晶面板的开关元件同时形成,该栅极驱动电路单元的其他电路被结合到该数据驱动电路单元中并且被附到该液晶面板的一侧。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GIP型LCD设备的平面图。在图1中,该GIP型LCD设备10包括第一基板20,该第一基板20之上的第二基板50,和插入在该基板20和50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第一基板20也可被称为阵列基板,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和用于驱动电路和信号线的非显示区域NDA。在该第一基板20的显示区域DA中,形成栅极线22、数据线24、薄膜晶体管Tr和像素电极45。该栅极线22和数据线24相互交叉以限定像素区域P。分别地,该薄膜晶体管Tr连接到栅极线22和数据线24,像素电极45连接到薄膜晶体管Tr。在第一基板20的非显示区域NDA中,形成栅极焊盘42、数据焊盘44、栅极电路块30、栅极链路线46、数据链路线48和连接线32。数据焊盘44在数据链路线48的一端形成并连接到外部的驱动电路单元(未示出),该数据链路线48从显示区域DA中的数据线24延伸。栅极焊盘42在栅极链路线46的一端形成并连接到外部的驱动电路单元(未示出)。该栅极链路线46通过连接图案34连接到连接线32。该连接线32连接到栅极电路块30,该栅极电路块30连接到显示区域DA中的栅极线22的一端。在该LCD设备10中,外部的驱动电路单元向栅极焊盘42和数据焊盘44提供栅极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该栅极控制信号包括开始信号VST,时钟信号CLK1、 CLK2、 CLK3和CLK4,源电压信号VDD,地电压信号VSS,第一源电压信号VDD1,第二源电压信号VDD2,和复位信号RESET。该数据信号包括对应于像素区域P的图像信号。栅极电路块30包括移位寄存器。该栅极电路块30通过连接线32从该驱动电路单元接收栅极控制信号。该栅极电路块30按顺序生成用于导通薄膜晶体管Tr的栅极信号并将该栅极信号提供到栅极线22。使用密封图案80连接第一和第二基板20和50。该密封图案80在非显示区域NDA的边缘部分中形成。也就是说,该密封图案80对应于第二基板50的边缘部分,并且在该图中,其左右在栅极链路线46的外部部分中形成,上下在显示区域DA的外部部分中形成。该密封图案80的宽度W是大约1.2mm,从该密封图案80到栅极电路块30的距离大约是2mm。由于该密封图案80的区域不用于显示图像并且也不是用于电路的区域,所以在制造完成该LCD设备后利用框架来挡住该密封图案80。该区域可以被称为边框(bezel)。该边框增加了LCD设备的非显示区域,从而减少了 LCD设备的显示区域。如果该密封图案80是形成在其中栅极链路线46和连接线32互相连接的部分之上,则该栅极链路线46和连接线32可形成寄生电容器,其中密封图案80作为介电材料,且这会导致由该栅极链路线46和连接线32所传输的栅极信号的延迟。图2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GIP型LCD设备的栅极信号的延迟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GIP型LCD设备的栅极信号的误操作的示意图。这里,图1的密封图案80在图1的用于传输时钟信号的栅极链路线46之上形成。如图2所示,在根据现有技术的GIP型LCD设备中,该时钟信号由于寄生电容所导致的电阻电容延迟而失真,并且图1的栅极电路块30根据该失真的时钟信号生成栅极信号。因此,正常的栅极信号G1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被延迟,并且失真的栅极信号G2被提供到图1的栅极线22导致图像质量恶化。此外,在图3中,图1的栅极电路块30使用该失真的时钟信号生成栅极信号,并且可能存在不正常地生成栅极高电压的误操作。由图1的栅极链路线46传输的栅极控制信号包括直流(DC)信号和交流(AC)信号,并且该信号的电压值和周期具有不同形状。即使该寄生电容相同,该具有各种形状的栅极控制信号也会导致不同的延迟值。此外,存在由于根据该栅极链路线46的位置的寄生电容而导致的信号失真的变化。因此,当生成该栅极高电压时会发生误操作。因此,在根据现有技术的GIP型LCD设备中,该密封图案形成在栅极链路线的外部部分。由于增加了不需要显示图像的密封图案区域,从而降低了该LCD设备的外部品级,并减少了显示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仅通过介绍的方式,在一个方面中, 一种面板内栅极型液晶显示设备包括:彼此隔开并且互相面对的第一和第二基板,该第一和第二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该第一基板上的显示区域中的栅极线、数据线、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该栅极线和数据线互相交叉以限定像素区,薄膜晶体管连接到该栅极线和数据线,像素电极连接到薄膜晶体管;第一基板上的非显示区域中的栅极焊盘和数据焊盘,该栅极焊盘和数据焊盘接收直流(DC)信号和交流(AC)信号;连接到该栅极焊盘的栅极链路线,包括第一栅极链路线和第二栅极链路线,该第一栅极链路线传输DC信号并且被设置为彼此相邻且互相平行,该第二栅极链路线传输AC信号并且被设置成彼此相邻且互相平行;连接到该栅极链路线的连接线;连接到该连接线的栅极电路块,该栅极电路块使用DC信号和AC信号生成栅极信号并将该栅极信号提供到栅极线;以及位于该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并且与该栅极链路线重叠的密封图案。在另一方面中, 一种制造面板内栅极型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法包括在第一基板上的显示区域中形成栅极线、数据线、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该栅极线和数据线互相交叉以限定像素区,薄膜晶体管连接到该栅极线和数据线,像素电极连接到薄膜晶体管;在第一基板上的非显示区域中形成栅极焊盘和数据焊盘,该栅极焊盘和数据焊盘接收直流(DC)信号和交流(AC)信号;在第一基板上的非显示区域中形成栅极链路线,该栅极链路线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板内栅极型液晶显示设备,包括: 彼此隔开并且互相面对的第一和第二基板,该第一和第二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 在该第一基板上的显示区域中的栅极线、数据线、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栅极线和数据线互相交叉以限定像素区,薄膜晶 体管连接到栅极线和数据线,且像素电极连接到薄膜晶体管; 在第一基板上的非显示区域中的栅极焊盘和数据焊盘,该栅极焊盘和数据焊盘接收直流(DC)信号和交流(AC)信号; 连接到该栅极焊盘的栅极链路线,其包括第一栅极链路线和第二栅极链 路线,该第一栅极链路线传输DC信号并且被设置为彼此相邻且互相平行,该第二栅极链路线传输AC信号并且被设置为彼此相邻且互相平行; 连接到栅极链路线的连接线; 连接到连接线的栅极电路块,该栅极电路块使用DC信号和AC信号生成栅极信号 并将该栅极信号提供到栅极线;以及 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密封图案,该密封图案与栅极链路线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溱模孔仁泳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