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治理,具体涉及一种气膜生态治理结构。
技术介绍
1、高寒地区往往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资源,日间辐照较强,但因水分分布不均、水温低、冻土层厚、土壤持水能力弱、日照时间短等原因,土壤较为贫瘠,不适应农作物生长发育。因此合理利用各项资源改善土壤条件,在高寒地区提高生态多样性和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而温室系统作为一种常用的生态治理结构,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常见的温室系统通常采用聚氯乙烯pvc棚膜、聚乙烯pe棚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棚膜来构成温室大棚的棚膜,然而在高寒地区存在集热量小、保温性差、易破碎等方面问题,上述的这种棚膜难以起到作用;而且在高寒地区,地形起伏较大,传统的刚性大棚支架难以适应地形需要;因而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气膜生态治理结构,包括:
4、柔性支架,包括若干依次间隔设置的立柱,以及两层在竖向上间隔设置在立柱上的绞绳组件,其中每层所述绞绳组件包括若干并排布置的绞绳;
5、棚膜,包括顶膜和侧膜,所述顶膜铺设于绞绳组件顶部,所述侧膜围设在立柱的周侧,顶膜和侧膜合围形成封闭的棚内空间;所述顶膜包括上层膜和下层膜,所述上层膜固定在上层的绞绳组件上,下层膜固定在下层的绞绳组件上,以使上层膜和下层膜之间形成中空夹层;
6、其
7、较之现有技术,采用本方案的优点在于:
8、首先,本方案中采用立柱和绞绳作为安装棚膜的柔性支架,由于绞绳是柔性的,所以其可以根据地势进行弯曲,例如,可以跨越沟壑、陡坡等复杂地形,较之传统的刚性支架而言,具备造价低、净空高、安装便利等特点,能够适应复杂的地形,可以实现环境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9、其次,本方案中,将顶膜设计成两层结构,以使二者之间形成一个中空夹层,相当于上层膜和下层膜之间形成一个空气层,从而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10、最后,本方案中,棚膜部分采用etfe气膜,其意义在于,etfe气膜透光率可达到90%以上,不阻挡紫外线等光的透射,可以保证高寒地区日间辐照充分,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而且etfe气膜还具有轻质、隔热、抗腐、耐辐射、可自洁等良好的性能。
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下两层绞绳组件设有刚性的支撑件。
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下两层绞绳组件中的绞绳依次交错分布,所述支撑件呈v形杆状结构,包括两个端点和一个顶点;两个端点分别固定在其中一层绞绳组件中相邻两绞绳上,顶点固定在另一层绞绳组件上。
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位于两侧的立柱上连接有斜拉索;所述斜拉索一端与立柱固定,另一端固定在地基中。
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层膜中部自然下垂。
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棚内空间的地基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储水的储热渠,所述储热渠表面铺设至少一层防渗土工膜。
1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喷淋装置、风机、用于检测棚内空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棚内空间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所述喷淋装置设于储热渠中;当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二者中的一者的检测值高于其设定值时,所述风机开启以实现棚内空间的内外通风;当湿度传感器的检测值小于等于其设定值时,喷淋装置开启以对棚内空间进行加湿。
1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棚内空间设有补光装置以及用于检测棚内空间光照传感器;所述补光装置响应于光照传感器的光照检测结果进行补光。
1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提供电能的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地面光伏和电储能系统,所述地面光伏设于棚内空间的外侧。
1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棚内空间的土壤表面覆盖地膜。
20、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和效果在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具体阐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膜生态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膜生态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两层绞绳组件设有刚性的支撑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膜生态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两层绞绳组件中的绞绳依次交错分布,所述支撑件呈V形杆状结构,包括两个端点和一个顶点;两个端点分别固定在其中一层绞绳组件中相邻两绞绳上,顶点固定在另一层绞绳组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膜生态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侧的立柱上连接有斜拉索;所述斜拉索一端与立柱固定,另一端固定在地基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膜生态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膜中部自然下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膜生态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棚内空间的地基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储水的储热渠,所述储热渠表面铺设至少一层防渗土工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膜生态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装置、风机、用于检测棚内空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棚内空间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所述喷淋装置设于储热渠中;当温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膜生态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棚内空间设有补光装置以及用于检测棚内空间光照传感器;所述补光装置响应于光照传感器的光照检测结果进行补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膜生态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提供电能的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地面光伏和电储能系统,所述地面光伏设于棚内空间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膜生态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棚内空间的土壤表面覆盖地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膜生态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膜生态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两层绞绳组件设有刚性的支撑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膜生态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两层绞绳组件中的绞绳依次交错分布,所述支撑件呈v形杆状结构,包括两个端点和一个顶点;两个端点分别固定在其中一层绞绳组件中相邻两绞绳上,顶点固定在另一层绞绳组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膜生态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侧的立柱上连接有斜拉索;所述斜拉索一端与立柱固定,另一端固定在地基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膜生态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膜中部自然下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膜生态治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棚内空间的地基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储水的储热渠,所述储热渠表面铺设至少一层防渗土工膜。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波,郑文栋,俞彩孟,钱勇夫,陈卫胜,李艾,蒋博欢,陈炜烨,毛继成,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能兴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