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朴春福专利>正文

煤炭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5365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炭成型装置,其包括:原料供应部,上部入口部宽,下部出口部窄,由多个构成一体;原料移送工作部,结合于所述原料供应部上端,与原料移送部一体构成,原料移送部用于把供应原料供应部内部的原料均匀地向下方分散供应;成型轧辊,其在旋转轴上结合固定对所述原料移送部供应的原料煤进行成型的多个圆形成型模;成型煤成型部,其在所述成型轧辊两侧结合液压缸部;固定动力传递轴与联动动力传递轴,它们与结合着所述成型煤成型部的圆形成型模的旋转轴结合;动力传递部,其与间距调节部一体形成,间距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联动动力传递轴与成型轧辊的旋转轴因结合而产生的间距误差,动力传递部安装着齿轮,传递主电动机产生的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产冶炼工艺使用的用于成型煤的成套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炭成 型装置,在冶炼铁矿石时,把煤炭投入高炉,吹入120(TC的热风后,煤炭在燃烧的同时释放热量,铁矿石因而熔化形成铁水,为使煤炭能够均匀地释放热量,煤炭成型装置用于把煤炭(Coal)形成相同的大小。
技术介绍
以往煤炭成型装置是把粉碎轧辊制成圆桶形且为单一体圆桶,在单一体表面形成 凹槽,当煤炭通过圆桶与圆桶之间时被粉碎并制成成型煤,随后掉到下面。 对于这种以往将煤炭形成成型煤的成型装置而言,一般在成型方面没有问题,煤 炭在为成型而通过压力轧辊后制成成型煤,然后进入下一阶段。 如此从煤粉状态制成成型煤,与木炭一起投入煤炭炉后,在高温下慢慢燃烧,加热 铁水,使铁水进入下一阶段。 对于以往成型煤的成型而言,由于在压力轧辊的表面形成多个凹槽,煤炭以细小的粉末流入后,在经过压力轧辊的同时制成成型煤,接着移送到煤炭炉使用。 就这种以往的成型装置而言,由压力轧辊制成的成型煤大部分结合力较弱,在掉落过程中大部分破碎,以煤粉状态投入铁矿石高炉,投入高炉的煤粉在高温下很容易点燃,释放出高热量,铁水因高热而从高炉中逆流到外部。 另外,以往成型装置无法大量成型,在供应大量消耗的成型煤方面存在困难,为提 高成型煤的结合强度,如果提高成型压力轧辊的压力强度,由于在原煤处理过程中可能流 入金属或木材、石块等异物,所以在未去除所述异物的状态下投入成型压力轧辊,压力轧辊 往往无法承受异物的强度而发生破损。 在如上煤炭成型方式下,如果长期使用成型用压力轧辊,天长日久,压力轧辊整个 表面不断流入煤炭,造成疲劳加剧,发生轧辊某一部分破损的情形,无法制成成型煤,持续 以煤粉状态投入高炉,那么,高炉铁水在异常高温下外溢,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更 换压力轧辊。 如上所述,由于在成型压力轧辊破损后,需要中断成型装置的启动,重新更换破损 的压力轧辊,整修作业需要长时间中断成型装置的启动,生成生产率下降,并给其它作业工 程带来许多问题。 而且,在煤炭的供应方面,由于无法均匀分散地分配,造成生产率下降,存在无法 大量生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炭成型装置,通过一个煤炭成型装置,可以实现成型煤的大量生产,本专利技术简化了成型压力轧辊部分的结构, 使压力轧辊易于拆装,如果成型压力轧辊之间投入金属或木材、石块等异物,成型压力轧辊3则暂时后退,在异物排到下方后恢复原状,从而可以安全地长期使用成型压力轧辊,极大降 低成型煤不良率,能够均匀地供给成型煤并实现均匀地发热。 本专利技术的煤炭成型装置由如下部分构成上宽下窄形的原料供应主体;原料移送 动作装置部,其结合于所述原料供应主体上端,与把供应的原料向下方供应的移送部一体 形成;成型装置部,其对原料进行成型;动作装置部,其使所述成型装置部动作。通过如上 构成,本专利技术可以大量生产持续供应的煤炭,在煤炭成型为成型煤后,立即清除成型模上附 着的煤炭残料,可以干净地生产成型煤。 本专利技术使成型模大型化,一次把大量煤炭分配供应给成型轧辊,因而可以大量生 产成型煤,有助于提高炼钢生产率,在单一构件上一体形成多个成型孔,制作作业容易,可 以高效地管理机械装置。附图说明 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后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图4是从正面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正面图。 图5是从侧面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安装侧面图。 图6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原料移送动作装置部的原料供应部截面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结合了原料移送部与原料注入口的状态的局部截面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原料移送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成型轧辊部的俯视图,是联动成型轧辊贴紧固定成型轧辊移动状 态的俯视图。 图IO是本专利技术的成型轧辊部的俯视图,是联动成型轧辊从固定成型轧辊下降移 动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成型轧辊结合状态的半截面图。 图1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联动成型轧辊一侧结合的联动动力传递轴与法兰状轴的结 合状态的截面图。 图13a是图12的A-A线截面图,是联动动力传递轴与联动旋转轴在中心部分固定 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13b是图12的A-A线截面图,是联动动力传递轴与联动旋转轴从中心部分向左 侧移动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13c是图12的A-A线截面图,是联动动力传递轴与联动旋转轴从中心部分向右 侧移动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侧面图,是表示液压缸启动前成型轧辊状态的侧面图。 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侧面图,是表示液压缸启动后成型轧辊状态的侧面图。 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侧面图,是显示主框架上附着物的侧面图。 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圆形成型模侧面图及其结合状态的截面图。 图18是本专利技术的圆形成型模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煤炭成型装置由如下部分构成原料供应部IO,上部入口部宽,下部出 口部窄,由多个构成一体;原料移送工作部30,结合于所述原料供应部10上端,与原料移送 部20 —体构成,原料移送部20用于把供应原料供应部10内部的原料均匀地向下方分散供 应;成型煤成型部60,其包括成型轧辊40和结合在所述成型轧辊40两侧的液压缸部50,其 中,成型轧辊40在旋转轴42、43上结合固定多个圆形成型模41 ,该多个圆形成型模41对所 述原料移送部20供应的原料煤进行成型;固定动力传递轴70与联动动力传递轴71,它们 与结合着所述成型煤成型部60的圆形成型模41的旋转轴42、43结合;动力传递部100,其 包括主电动机80和减速器62,其与间距调节部连接,间距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联动动力传 递轴71与成型轧辊40的旋转轴43因结合而产生的间距误差,动力传递部100上安装着齿 轮,传递主电动机80产生的动力。 所述原料供应部10为上部入口部宽、下部出口部窄的漏斗状,上侧部分连接成一 体,在上端面中间后侧部分形成原料投入口 ll,在原料投入口 11内侧安装原料流入管12, 外侧利用法兰结合Y型原料注入口 IOI,供应作为成型煤原料的煤炭。 所述Y型原料注入口 IOI—侧结合于原料投入口 ll,另一侧加载于煤炭供应带,连 续移动。 原料移送部20包括旋转长轴21、原料搅动杆22、23以及螺旋部24。如上结合于 原料投入口 11的原料流入管12下部位于原料搅动杆22的上端部,原料搅动杆22以锯齿 状结合于原料供应部10内部安装的旋转长轴21上,当投入原料流入管12的原料煤达到原 料流入管12下部底端,处于充满状态后,原料煤停止供应,不再流向下方,当原料煤流入下 方的成型轧辊40,脱离了原料流入管12下部底端时,煤炭重新开始供应。 把所述Y型原料注入口 IOI—侧结合于原料投入口 ll,另一侧加载于煤炭供应带, 煤炭供应带连续地向高炉移动,这是为了在煤炭向高炉供应的过程中,保证70%左右的煤 炭直接投入高炉,而30 %的煤炭在制成成型煤后,再供应高炉。 所述的原料移送部20与原料移送工作部30结合在一起,原料移送工作部30在原 料供应部IO上端固定着电动机底32和动作电动机31,原料移送工作部30的动作电动机 31的旋转轴33的法兰34与下端原料移送部20的旋转长轴21的法兰35结合。 在所述旋转长轴21上,利用螺母39结合原料搅动杆22、23,原料搅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炭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原料供应部(10),上部入口部宽,下部出口部窄,由多个构成一体;  原料移送工作部(30),结合于所述原料供应部(10)上端,与原料移送部(20)一体构成,原料移送部(20)用于把供应原料供应部(10)内部的原料均匀地向下方分散供应;  成型煤成型部(60),其包括成型轧辊(40)和结合在所述成型轧辊(40)两侧的液压缸部(50),其中,成型轧辊(40)在旋转轴(42、43)上结合固定多个圆形成型模(41),该多个圆形成型模(41)对所述原料移送部(20)供应的原料煤进行成型;  固定动力传递轴(70)与联动动力传递轴(71),它们与结合着所述成型煤成型部(60)的圆形成型模(41)的旋转轴(42、43)结合;  动力传递部(100),其包括主电动机(80)和减速器(62),其与间距调节部连接,间距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联动动力传递轴(71)与成型轧辊(40)的旋转轴(43)因结合而产生的间距误差,动力传递部(100)安装着齿轮,传递主电动机(80)产生的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煤炭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原料供应部(10),上部入口部宽,下部出口部窄,由多个构成一体;原料移送工作部(30),结合于所述原料供应部(10)上端,与原料移送部(20)一体构成,原料移送部(20)用于把供应原料供应部(10)内部的原料均匀地向下方分散供应;成型煤成型部(60),其包括成型轧辊(40)和结合在所述成型轧辊(40)两侧的液压缸部(50),其中,成型轧辊(40)在旋转轴(42、43)上结合固定多个圆形成型模(41),该多个圆形成型模(41)对所述原料移送部(20)供应的原料煤进行成型;固定动力传递轴(70)与联动动力传递轴(71),它们与结合着所述成型煤成型部(60)的圆形成型模(41)的旋转轴(42、43)结合;动力传递部(100),其包括主电动机(80)和减速器(62),其与间距调节部连接,间距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联动动力传递轴(71)与成型轧辊(40)的旋转轴(43)因结合而产生的间距误差,动力传递部(100)安装着齿轮,传递主电动机(80)产生的动力。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炭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原料移送部(20)与原料移送工作部(30)结合在一起,原料移送工作部(30)在 原料供应部(10)上端固定着电动机底(32)和动作电动机(31),原料移送工作部(30)的动 作电动机(31)的旋转轴(33)的法兰(34)与下端原料移送部(20)的旋转长轴(21)的法 兰(35)结合,在所述旋转长轴(21)上,利用螺母(39)结合原料搅动杆(22、23),原料搅动 杆(22、23)上下错开,呈锯齿状,在所述旋转长轴(21)下端部,一体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春福
申请(专利权)人:朴春福株式会社进一精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