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挂车,包括车架和转向架,还包括其中部和位于所述转向架的前横梁前部的一固定轴铰接的挡板、驱动该挡板绕所述固定轴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转向架的前横梁的后部,在所述车架的前横梁上与所述挡板的对应位置设有一对限定所述挡板以防止所述转向架自由转动的定位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控制机构设置在该全挂车的驾驶室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安全并且效率低的问题,具有操作安全快捷、简单可靠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挂车,尤其涉及全挂车的牵引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全挂列车一般在20米以内,外形较长,为方便全挂车转向,全挂车一般都至少设 置牵引车与牵引机构及牵引机构与车架两个铰接点,因此主车和挂车连接处绞接点较多,由此引发的一个问题是全挂车倒车时因铰接点过多而难以倒车,全挂汽车列车较长时将更 难以倒车。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129068. 5和200620133083.2的两项专利申请公开了 一种 具有直线倒车功能的全挂车,解决了上述难以倒车的问题,如图1所示,都是在车架1上焊 一个方块形的厚钢板作倒车板4,倒车板4中间铣有长圆形豁,在转向架2上焊一个倒车座 3,倒车座3上加工的圆孔中放有倒车销5。在正常行车状态转向架通过固定在车架1下的 转盘可自由转向,此时倒车销5也放在倒车座3上,需要直线倒车时手动将倒车销5提起放 在倒车板4的长圆形豁,从而限制转向架的自由转动,该全挂车倒车时必须手动将倒车销5 提起卡在倒车板4上才能实现全挂车的倒车。由于车架1和转向架2之间间隙小,因而在 提起的过程中极易碰伤手而引发事故,,操作不安全且效率低。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全挂车的牵引机构在倒车时缺陷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挂车,其可以实现快捷安全的直线倒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挂车,其技术方案包括包括挂车的车架和牵引车的转向架,其中,还包括和位于所述转向架的前横梁中心位置前侧面的一固定轴铰接的挡板、驱动该挡板绕所述固定轴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转向架 的前横梁中心位置的后侧面,在所述车架的前横梁上对应设有一卡接容纳所述挡板以防止 所述车架自由转动的定位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控制机构设置在该全挂车的驾驶室中。 根据上述全挂车,其中,所述固定轴通过相互平行的两耳板设于所述转向架的前 横梁中心位置前侧面,所述两耳板呈7字形,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设于所述两耳板的外凸 处;所述挡板的纵截面呈Z形,其第一拐点铰接于所述固定轴,与该第一拐点距离较远的末 端和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定位板,所述两定位板平行焊接于所述车架 的前横梁或前封框上,所述两定位板的内侧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挡板的宽度以卡接容纳所 述挡板。 根据上述全挂车,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油缸、电磁阀和作为控制机构的控制开 关,所述油缸通过所述电磁阀和该全挂车的液压系统连接,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控制开关电 性连接,所述油缸的活塞杆的伸出端和所述挡板的末端铰接。 在本专利技术中,驱动装置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其中另一种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 缸、电磁阀和作为控制机构的控制开关,所述气缸通过所述电磁阀和该全挂车的气压系统连接,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伸出端和所述挡板的末 端铰接。 根据上述全挂车,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一固定座上,该固定座设置于所述转向架上。 根据上述全挂车,其中,所述挡板与所述活塞杆的伸出端铰接的铰接孔为长圆孔。 在本专利技术中,防止挂车的车架自由转动的挡板由一可以远距离操控的驱动装置驱 动,并且该驱动装置的控制机构设在驾驶室中,能够使得全挂车直线倒车的牵引机构便实 现了自动化。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安全并且效率低的问题,具有操 作安全快捷、简单可靠的优点。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具有直线倒车功能的全挂车的车架和转向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K向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车架和转向架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挡板在行驶状态时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挡板在倒车状态时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S向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3至图6是出了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及其中挡板的两种不同状态,本优选 实施例的挂车的车架1的前端架设于牵引车的转向架2上,为了实现安全快捷的直线倒车, 在转向架2的前横梁21的中心位置的前侧面设有一固定轴81,挡板8的中部铰接于固定轴 81,驱动挡板8绕固定轴81旋转的油缸6设置在转向架2的前横梁21中心位置的后侧面, 在车架1的前横梁11上与挡板8的对应位置设有卡接容纳挡板8以防止车架2自由转动 的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由两焊接于车架1的前横梁11上的两定位板82组成。两定位板 82平行焊接于车架1的前横梁11上,也可以焊接于前封框上,两定位板82的内侧距离大于 或等于挡板8的宽度,形成了限定挡板8的开口以卡接容纳挡板8。在其他实施例中,除了 油缸6,气缸也可以作为驱动挡板8绕固定轴81旋转的驱动装置,当然与油缸6配合的液压 管67及电磁阀7也将相应的做出调整,驱动装置也可以为电磁铁,供电时产生的磁性可以 将挡板的一端吸附,其另一端将可以绕固定轴旋转,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装置的实施方式 也绝不仅限于有两定位板组成,只要其上具有能够卡紧挡板的开口即可,例如可以是弯曲 成U形的钢板或钢管,也可以是开设有豁口的钢板等。组成驱动装置的油缸6通过电磁阀 7和液压系统(图中未示出)连接,油缸6和电磁阀7之间连接有液压管67,电磁阀7和控 制开关(图中未示出)电性连接,并且控制开关设于驾驶室中(图中未示出),这样非常方 便驾驶员操作,油缸6的活塞杆62通过一个连接杆68与挡板8的下端铰接,连接杆68和 活塞杆62固接,和挡板8的下端铰接,这样可以縮短活塞杆68的长度,减小油缸的行程及 体积,便于安置于转向架2上,也降低了油缸6的制造成本。在转向架2上还设有一固定座 61,油缸6设在该固定座61上。4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挡板8的纵截面呈Z形,其中间段较短,并且和与之相连的经 旋转能够卡入定位板82的一段的夹角呈近似直角,和与连接杆68铰接的一段以弧形过度 连接,挡板8的第一拐点铰接于固定轴81,挡板8的末端和连接杆68铰接的铰接孔84为 长圆孔,挡板8的Z形设计以及铰接孔84的长圆孔设计可以降低挡板8所需的活动空间, 保证活塞杆62在水平伸縮的情况下,挡板8的另一端做旋转运动。挡板8铰接其上的固定 轴81通过相互平行的两耳板83设于转向架2上,两耳板83呈7字形,位于转向架2前横 梁21的中心位置的前侧面,固定轴81的两端分设于两耳板83的外凸处。两耳板83平行 设置,其中间形成的空间的下部可通过做往复运动的连接杆68。 本优选实施例在应用时,可由司机在驾驶室内操作,倒车前司机在驾室内启动控 制开关控制电磁阀7,使活塞杆62伸出,活塞杆62向前推动挡板8绕固定轴81向上转动, 挡板8转动一定角度后上卡在两定位板82之间,限制了车架2的自由转动,从而方便地实 现了全挂车的直线倒车,如图5所示。倒车结束后司机操控控制开关,使活塞杆62縮回,挡 板8绕固定轴82向下转动,如图4所示,车架2恢复自由转动状态。 从上述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分析可以得知,在进行倒车时,司机在驾驶室即可 控制车架和转向架之间的相对转动,不需要其他辅助人员,也不需要手动操作控制车架转 动的机构,本专利技术在进行倒车动作时,具有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优点。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 运用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挂车,包括挂车的车架和牵引车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位于所述转向架的前横梁中心位置前侧面的一固定轴铰接的挡板、驱动该挡板绕所述固定轴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转向架的前横梁中心位置的后侧面,在所述车架的前横梁上对应设有一卡接容纳所述挡板以防止所述车架自由转动的定位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控制机构设置在该全挂车的驾驶室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全挂车,包括挂车的车架和牵引车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和位于所述转向架的前横梁中心位置前侧面的一固定轴铰接的挡板、驱动该挡板绕所述固定轴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转向架的前横梁中心位置的后侧面,在所述车架的前横梁上对应设有一卡接容纳所述挡板以防止所述车架自由转动的定位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控制机构设置在该全挂车的驾驶室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通过相互平行的两耳板设 于所述转向架的前横梁中心位置前侧面,所述两耳板呈7字形,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设于所述两耳板的外凸处;所述挡板的纵截面呈Z形,其第一拐点铰接于所述固定轴,与该第一拐点距离较远的末端和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定位板,所述两定位板平 行焊接于所述车架的前横梁或前封框上,所述两定位板的内侧距离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红,余永欣,董华周,王小亮,张顺,李公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