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固定的牙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410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8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固定的牙垫,包括上牙垫与下牙垫,所述上牙垫上开设有上管槽与上条形槽,而下牙垫上则开设有下管槽与下条形槽,所述上牙垫与下牙垫上皆设置有唇挡与限位垫,所述上条形槽与下条形槽中皆设置有连接座一,且连接座一经连杆与滑块上所设置的连接座二相连,所述滑块设置于丝杆外端,且其内壁螺纹与丝杆外壁螺纹相适配,所述丝杆一端设置有转柄,而其另一端则设置有挡块,所述限位垫中开设有牙槽,所述下管槽中设置有管路固定件,通过本技术采用撑开患者口腔,限制上牙垫与下牙垫位移的方式,完成其在患者口腔中的固定,可降低使用胶布影响患者舒适度与易对患者造成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固定的牙垫


技术介绍

1、临床中,医生在进行胃灌洗术时都会使用到胃灌洗管,为了顺利地置入的胃灌洗管和防止患者咬合胃灌洗管,不利于管体的置入,医务人员在行胃灌洗术时都会使用到牙垫,一般将牙垫置入于患者的上、下门齿之间,而为了防止牙垫旋转或固定牙垫,医护人员都直接使用胶布固定,通过胶布将牙垫固定在使用者的面颊部和鼻翼部,但是,该固定方法在使用时存在较多的缺点:首先,胶布容易刺激皮肤,引发过敏症状,刺激皮肤引发炎症,甚至表皮溃烂导致继发性感染,其次,易受皮肤的汗腺及油性分泌物的影响,胶布粘性易减弱或丧失,以致连接不牢固,导管易松脱、错位,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并且,胶布固定时容易出现牵拉过紧现象,易使患者产生不适感,虽然部分医护人员采用将胶布缠绕在牙垫上形成鼓包来进行固定,但是这种方式固定不牢固,胶布材质较硬且不平整,容易摩擦口腔内壁造成损伤,引发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的牙垫,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固定的牙垫,包括上牙垫与下牙垫,所述上牙垫上开设有上管槽与上条形槽,而下牙垫上则开设有下管槽与下条形槽,所述上牙垫与下牙垫上皆设置有唇挡与限位垫,所述上条形槽与下条形槽中皆设置有连接座一,且连接座一经连杆与滑块上所设置的连接座二相连,所述滑块设置于丝杆外端,且其内壁螺纹与丝杆外壁螺纹相适配,所述丝杆一端设置有转柄,而其另一端则设置有挡块,所述限位垫中开设有牙槽,所述下管槽中设置有管路固定件。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技术采用撑开患者口腔,限制上牙垫与下牙垫位移的方式,完成其在患者口腔中的固定,可降低使用胶布影响患者舒适度与易对患者造成损伤的问题。

4、为了便于撑开患者口腔: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条形槽开设于上牙垫下端中部,而下条形槽则开设于下牙垫上端中部,且上条形槽顶壁前、后端与下条形槽底壁对应处皆设置有连接座一,各连接座一皆转动连接有相等数量的连杆,而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块分别设立于丝杆正、反向螺纹处,并经由其顶端及底端所设置的连接座二,同各相邻连杆一端转动连接。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转动转柄带动丝杆转动,两个滑块能够伴随丝杆转动,相悖移动,并经由连杆的展开带动上牙垫上移与下牙垫下移撑开患者口腔,同理反向操作,即能够松懈患者口腔取出上牙垫与下牙垫。

7、为了便于对患者上下牙进行容纳限制: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唇挡与限位垫分别设置于上牙垫顶端及下牙垫底端,且限位垫柔软具有弹性。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唇挡的设立,可便于防止上牙垫与下牙垫过度进入患者口腔,通过限位垫的设立,可便于既能够对患者上下牙进行容纳限制,防止患者咬合时,上牙垫与下牙垫存在前后位移现象,又因其柔软具有弹性,增加患者咬合的舒适度。

10、为了便于容纳导管: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管槽位于上牙垫下端两侧,而下管槽则位于下牙垫上端两侧,且上管槽与下管槽接触时为半弧形。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管槽与下管槽的设立,可便于对导管进行容纳。

13、为了便于增加导管固定时的稳定性: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路固定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管路固定件分别位于两侧下管槽的前端,且两个管路固定件内壁皆设置有防滑胶垫。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管路固定件内壁防滑胶垫的设立,可便于管路固定件在对导管进行固定时,防滑胶垫与导管的紧密接触,能够增大摩擦力,增强导管固定时的稳定性,避免导管易伴随牵拉存在位移脱管现象。

16、为了便于拉动管路固定件活动端与插槽外侧板: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路固定件的活动端外壁设置有拉块一,而其固定端外壁则设置有拉块二,且管路固定件的固定端处开设有与其活动端相适配的插槽。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拉块一的设立,可用于拉动管路固定件活动端,通过拉块二的设立,可用于拉动插槽外侧板。

19、为了便于对管路固定件活动端进行固定: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路固定件活动端外壁等距开设有卡槽若干,而插槽进口处侧壁则设置有卡齿。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管路固定件活动端插入插槽中后,卡齿卡于卡槽中,能够对管路固定件活动端进行固定,以便管路固定件位于导管外端对其包裹夹持,当经拉块二拉动插槽的外侧板令卡齿与卡槽分离,即能够将管路固定件活动端向外抽出,解除对导管的固定状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固定的牙垫,包括上牙垫(1)与下牙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牙垫(1)上开设有上管槽(3)与上条形槽(4),而下牙垫(2)上则开设有下管槽(5)与下条形槽(6),所述上牙垫(1)与下牙垫(2)上皆设置有唇挡(7)与限位垫(8),所述上条形槽(4)与下条形槽(6)中皆设置有连接座一(9),且连接座一(9)经连杆(10)与滑块(11)上所设置的连接座二(12)相连,所述滑块(11)设置于丝杆(13)外端,且其内壁螺纹与丝杆(13)外壁螺纹相适配,所述丝杆(13)一端设置有转柄(14),而其另一端则设置有挡块,所述限位垫(8)中开设有牙槽(15),所述下管槽(5)中设置有管路固定件(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条形槽(4)开设于上牙垫(1)下端中部,而下条形槽(6)则开设于下牙垫(2)上端中部,且上条形槽(4)顶壁前、后端与下条形槽(6)底壁对应处皆设置有连接座一(9),各连接座一(9)皆转动连接有相等数量的连杆(10),而滑块(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块(11)分别设立于丝杆(13)正、反向螺纹处,并经由其顶端及底端所设置的连接座二(12),同各相邻连杆(10)一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唇挡(7)与限位垫(8)分别设置于上牙垫(1)顶端及下牙垫(2)底端,且限位垫(8)柔软具有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槽(3)位于上牙垫(1)下端两侧,而下管槽(5)则位于下牙垫(2)上端两侧,且上管槽(3)与下管槽(5)接触时为半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固定件(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管路固定件(16)分别位于两侧下管槽(5)的前端,且两个管路固定件(16)内壁皆设置有防滑胶垫(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固定件(16)的活动端外壁设置有拉块一(18),而其固定端外壁则设置有拉块二(19),且管路固定件(16)的固定端处开设有与其活动端相适配的插槽(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固定件(16)活动端外壁等距开设有卡槽(20)若干,而插槽(21)进口处侧壁则设置有卡齿(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固定的牙垫,包括上牙垫(1)与下牙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牙垫(1)上开设有上管槽(3)与上条形槽(4),而下牙垫(2)上则开设有下管槽(5)与下条形槽(6),所述上牙垫(1)与下牙垫(2)上皆设置有唇挡(7)与限位垫(8),所述上条形槽(4)与下条形槽(6)中皆设置有连接座一(9),且连接座一(9)经连杆(10)与滑块(11)上所设置的连接座二(12)相连,所述滑块(11)设置于丝杆(13)外端,且其内壁螺纹与丝杆(13)外壁螺纹相适配,所述丝杆(13)一端设置有转柄(14),而其另一端则设置有挡块,所述限位垫(8)中开设有牙槽(15),所述下管槽(5)中设置有管路固定件(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牙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条形槽(4)开设于上牙垫(1)下端中部,而下条形槽(6)则开设于下牙垫(2)上端中部,且上条形槽(4)顶壁前、后端与下条形槽(6)底壁对应处皆设置有连接座一(9),各连接座一(9)皆转动连接有相等数量的连杆(10),而滑块(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块(11)分别设立于丝杆(13)正、反向螺纹处,并经由其顶端及底端所设置的连接座二(12),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