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的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2657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9
本技术涉及钢筋混凝土梁结构的修复装置设计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的修复装置,包括底模板和相对底模板垂直设置的侧模板,侧模板与底模板活动连接且相对底模板在高度方向上滑动。该种修复装置还包含用于固定侧模板和底模板相对位置的固定件,侧模板与底模板形成用于容纳浆料的容浆腔,容浆腔含有用于灌浆的灌浆口。过稀的浆料被限制在容浆腔中,不会发生随意流动的情形,而过稠的浆料通过全面受力而紧密地压实在待修复的缺陷表面,不易形成缝隙或者空洞,因此该修复装置对浆料的稠度要求低,从而降低了修复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的修复装置领域,具体涉及钢筋混凝土梁结构的修复装置设计。


技术介绍

1、在建筑结构中,梁是承受荷载并传递到支撑点的关键构件。通常,梁呈水平横跨状,其横截面形状多为矩形,用于支撑楼板、屋顶等结构,并将荷载传递到柱子或墙体上。钢筋混凝土梁是由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料复合而成的梁结构,这种复合材料梁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和承载能力,因此广泛运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2、在钢筋混凝土梁的转角部位,由于几何形状的变化,容易导致应力集中,使得该部位在力学性能上显得较为脆弱。在外力作用下,如施工操作中工具或材料与混凝土梁的碰撞,或者机械设备在作业过程中的碰撞,都可能造成转角部位的破损,形成质量缺陷。因此,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必须对其转角部位的质量缺陷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现有技术通常利用修复装置对钢筋混凝土梁转角部位的质量缺陷进行修复。公开号为cn111217569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修补混凝土结构的修复工具,包括侧模板和底模板,底模板通过数根支撑杆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上。施工人员首先利用支撑杆将底模板固定在混凝土结构的底部。在底模板的支撑下,使用浆料填补该混凝土结构转角的缺陷部位。随后,将侧模板覆盖在混凝土结构的侧面,并利用紧固件进行固定。在浆料固化后,修复装置被移除,修复工作宣告完成。

3、然而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施工人员在使用浆料在底模板的支撑下填补混凝土结构的转角缺陷部位时,如果使用的浆料过稀,浆料流动性就会较强。这使得浆料无法有效且稳定地附着在转角的缺陷处,从而导致转角的缺陷填充不充分。另一方面,如果使用的浆料过稠,浆料的质地就会较硬,难以通过压实操作将浆料均匀地压实在待修复的混凝土表面,从而形成缝隙或者空洞。因此,该修复装置对浆料的稠度要求较高,过稀或过稠的浆料都会影响修复效果,从而导致修复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的修复装置,该装置在提供修复功能的同时,能够降低对浆料的稠度要求,从而降低修复难度。

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钢筋混凝土梁的修复装置,包括底模板和相对底模板垂直设置的侧模板,所述侧模板与所述底模板活动连接且相对所述底模板在高度方向上滑动,该修复装置还包含用于固定所述侧模板和所述底模板相对位置的固定件,所述侧模板与所述底模板形成用于容纳浆料的容浆腔,所述容浆腔含有用于灌浆的灌浆口。

4、所述底模板和所述侧模板分别与钢筋混凝土梁的梁底和梁侧紧密贴合,形成用于容纳浆料的容浆腔。所述容浆腔将固定其容纳的浆料的形状。由于所述底模板与所述侧模板活动连接且在高度方向上滑动,施工人员可以在高度方向上调整所述侧模板相对所述底模板的位置,以控制所述灌浆口的口径大小,并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底模板固定。浆料将从所述灌浆口注入所述容浆腔的腔室内。

5、使用时,施工人员根据钢筋混凝土转角部位的具体缺陷情况,在高度方向上调整所述侧模板相对所述底模板的位置,预留出相适应的所述灌浆口,并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随后,施工人员将浆料从所述灌浆口灌入所述容浆腔的腔室内。当所述容浆腔的腔室被灌满浆料后,施工人员需要在移除所述固定件后,在高度方向上缓慢地向上移动所述侧模板,直至所述灌浆口完全闭合,并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浆料被完全封闭在所述容浆腔的腔室内,待固化后移除修复装置,修复工作宣告完成。

6、由于该修复装置采用的是先建立梁底和梁侧的模板支撑再灌浆的修复形式,浆料被灌入到所述底模板和所述侧模板与钢筋混凝土梁的缺陷面形成的容浆腔的腔室内,能够得到所述底模板、所述侧模板以及钢筋混凝土梁的缺陷面的完整支撑。施工时,过稀的浆料由于受到侧模板和底模板的限制,浆料只能存在于所述容浆腔的腔室中,故不会发生随意流动的情形。另一方面,而过稠的浆料由于受到所述底模板和不断升高的侧模板的完整支撑,通过全面受力而紧密地压实在待修复的缺陷表面,不易形成缝隙或者空洞。因此,该修复装置能够降低对浆料的稠度要求,从而降低修复难度。

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底模板含有对位槽,所述侧模板连接在所述对位槽内。

8、所述对位槽确保了侧模板与底模板的准确连接,提供了定位基准。通过所述对位槽,所述侧模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模板在高度方向上滑动。所述对位槽的内壁与所述侧模板为完全贴合状态,可以保持所述容浆腔的密闭性,防止浆料泄漏或溢出。

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对位槽包含主部和位于所述主部两端的增触部,所述增触部按远离所述主部的方向,其竖直方向的横截面逐渐增大。

10、所述增触部的横截面的不断增大,能够不断增大与所述侧模板的接触面积,进而不断增加与所述侧模板之间的摩擦力,为所述侧模板提供有效的夹持作用,有助于防止所述侧模板在相对所述底模板滑动时发生松动或者偏移,有效提高该修复装置的稳定性。

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底模板含有与所述对位槽连通的固位孔,所述侧模板的侧面在高度方向上设有多个对穿孔。

12、当所述侧模板通过所述对位槽贯穿在所述底模板上时,所述固定件通过穿过所述底模板的固位孔以及所述侧模板的对穿孔,固定所述侧模板的相对位置。所述固定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对穿螺杆、穿孔销轴等。由于所述对穿孔为多个,因此可以根据所述侧模板相对位置的需要,选择与之适应的所述对穿孔进行固定。

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侧模板连接有倾斜设置的送料板,所述送料板用于将浆料引向所述灌浆口。

14、灌浆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将浆料直接置于所述送料板上。由于所述送料板的倾斜设置,浆料受到重力的影响将沿着所述送料板表面向低处流动,从所述灌浆口灌入到所述容浆腔的腔室内。同时,灌浆过程中不慎滴落的浆料也将被所述送料板盛接并送入所述容浆腔的腔室内。

15、所述送料板为灌浆操作提供了较大的操作平台,解决了所述灌浆口的口径大小对灌浆操作的限制,进一步降低修复难度,同时避免了操作失误导致的浆料滴落,节约施工成本。

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送料板与所述侧模板铰接。

17、由于所述送料板与所述侧模板的铰接设计,所述送料板的倾斜度是可以灵活调整的。当所述送料板在同一倾斜度下,不同稠度的浆料有不同的流动速度。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浆料的稠度情况,通过对所述送料板的倾斜度的调整,实现对浆料的流动速度的控制,从而实现最佳的浆料流动效果,提高灌浆操作的效率。

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送料板的边缘设有护板,所述护板用于防止浆料从所述送料板上溢出。

19、在灌浆操作中,当所述送料板上的浆料过多而接近饱和时,浆料会从所述送料板的边缘溢出,而不会完全被所述送料板送入所述容浆腔的腔室内。所述护板将形成一个物理障碍,阻止浆料从所述送料板的边缘溢出,确保浆料在流动过程中受到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灌浆操作的效率。

2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侧模板上设有振动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钢筋混凝土梁的修复装置,包括底模板(1)和相对底模板(1)垂直设置的侧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2)与所述底模板(1)活动连接且相对所述底模板(1)在高度方向上滑动,该修复装置还包含用于固定所述侧模板(2)和所述底模板(1)相对位置的固定件(3),所述侧模板(2)与所述底模板(1)形成用于容纳浆料的容浆腔(4),所述容浆腔(4)含有用于灌浆的灌浆口(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1)含有对位槽(11),所述侧模板(2)连接在所述对位槽(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槽(11)包含主部(111)和位于所述主部(111)两端的增触部(112),所述增触部(112)按远离所述主部(111)的方向,其竖直方向的横截面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1)含有与所述对位槽(11)连通的固位孔(12),所述侧模板(2)的侧面在高度方向上设有多个对穿孔(2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2)连接有倾斜设置的送料板(5),所述送料板(5)用于将浆料引向所述灌浆口(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板(5)与所述侧模板(2)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板(5)的边缘设有护板(6),所述护板(6)用于防止浆料从所述送料板(5)上溢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上设有振动器(7)。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1)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底模板(1)的支撑件(8),所述支撑件(8)含有多根相互螺纹拼接的连接杆(8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8)还含有可调节底座(82),所述可调节底座(82)含有螺杆(821)和与所述螺杆(821)螺纹连接的螺旋支座(822),所述连接杆(81)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螺杆(821)上并通过所述螺旋支座(822)作为支撑。

...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筋混凝土梁的修复装置,包括底模板(1)和相对底模板(1)垂直设置的侧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2)与所述底模板(1)活动连接且相对所述底模板(1)在高度方向上滑动,该修复装置还包含用于固定所述侧模板(2)和所述底模板(1)相对位置的固定件(3),所述侧模板(2)与所述底模板(1)形成用于容纳浆料的容浆腔(4),所述容浆腔(4)含有用于灌浆的灌浆口(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1)含有对位槽(11),所述侧模板(2)连接在所述对位槽(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槽(11)包含主部(111)和位于所述主部(111)两端的增触部(112),所述增触部(112)按远离所述主部(111)的方向,其竖直方向的横截面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1)含有与所述对位槽(11)连通的固位孔(12),所述侧模板(2)的侧面在高度方向上设有多个对穿孔(2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峰袁威陈栩恺任叶江毛建康沈晓平霍俊龙王春华刘克斌边加林王李丹段启迪韦贵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