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按摩躺垫,具体是涉及一种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的躺垫基本上都是背部底下放一定数量的振动电机,仅仅采用振动电机震动按摩会导致按摩体验感差。例如,公开(公告)号为cn2025256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够按摩全身、解除全身酸痛感的按摩床垫,包括床垫本体,位于所述床垫本体内的多个震动按摩器,与所述多个震动按摩器电连接的线路板,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的控制面板和电源供应器。所述震动按摩器包括微型电机和偏心振子。该按摩床垫,通过多个震动按摩器设置于相对人体的肌肉较为紧绷部位,以针对全身肌肉进行按摩,松弛全身肌肉,解除肌肉的酸痛感,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使用舒适,按摩效果好,但是其按摩体验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提出一种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目的,提供了一种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包括:
4、背部按摩组件,所述背部按摩组件包括保持外框架、安装在所述保持外框架内的第一支撑气囊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气囊内部的游走机芯,所述游走机芯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气囊充气后形成的空腔中游走对用户的背部进行按摩。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一侧为一齿条,该齿条与所述导轨一体成型,所述游走机芯的齿轮与导轨上齿条啮合,驱动游走机芯沿着所述导轨往复行走。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厚度小于2mm的垫板,所述垫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游走机芯包括底壳、上壳、按摩头、底部卡板以及驱动机构,所述上壳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壳的上部,所述按摩头通过支撑轴转动安装在所述上壳的顶部,所述底部卡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壳的底部,且所述底部卡板的两端与所述底壳的底部之间形成有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分别滑动卡在所述导轨的内侧两条长边上,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上壳与所述底壳之间,且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配合所述齿条驱动所述游走机芯沿着所述导轨往复行走,同时用于驱动所述按摩头旋转,所述按摩头的顶部与所述耐磨层的底部滑动接触,所述耐磨层用于将所述按摩头与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的内顶壁隔离,以避免所述按摩头将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的内顶壁磨坏。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蜗轮、传动齿轮、减速齿轮组以及行走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壳内,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固定安装有蜗杆,所述蜗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壳内,且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互啮合,所述传动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蜗轮上,且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蜗轮同轴设置,所述减速齿轮组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壳内,且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入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出齿轮中心位置与所述按摩头上的支撑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行走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壳内,且所述行走齿轮与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出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行走齿轮的齿牙伸入所述卡槽的内部并与所述齿条上的齿牙相互啮合。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电机为双轴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的两个转动轴上均固定安装有蜗杆,所述蜗轮、所述传动齿轮、所述减速齿轮组、所述行走齿轮以及所述按摩头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按摩头对称设置。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导电杆,所述导轨上部嵌装有两个导电滑轨,两个所述导电杆分别与两个所述导电滑轨滑动接触,且两个所述导电杆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接线端相连接,两个所述导电滑轨分别连接电源线,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的侧壁上密封嵌装有穿线筒,所述电源线穿过所述穿线筒引出至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的外部,且所述电源线与所述穿线筒之间通过可溶性软胶浇筑密封。
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的底部腰部位置放置一个充气气囊一,所述充气气囊一充气后用于托起人体腰部以拉升腰椎。
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的底部头部位置放置一个充气气囊二,所述充气气囊二充气后用于托起人体头部以按摩颈椎。
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持外框架由海绵一体成型或者为一个方框形充气气囊,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支撑气囊外侧的自由变形,并且使所述第一支撑气囊呈现出规则的外观造型。
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持外框架的底部位于其两侧长边底部分别开设有安装槽以及配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配装槽内固定安装有盒体,所述盒体内固定安装有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所述气泵的出气口相连通,且所述四通阀的出气口通过第一出气管与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相连通、通过第二出气管与所述充气气囊一相连通、通过第三出气管与所述充气气囊二相连通。
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持外框架的底部预留有用于容纳所述进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管以及所述第三出气管的容纳槽。
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轨的内侧两短边上均安装有用于对所述游走机芯进行限位的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大腿部按摩组件,所述大腿部按摩组件用于对用户的大腿部位进行按摩,所述大腿部按摩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气囊,所述第二支撑气囊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气囊靠近臀部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支撑气囊内置若干振动电机。
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小腿部按摩组件,所述小腿部按摩组件用于对用户的小腿部位进行按摩,所述小腿部按摩组件包括第三支撑气囊,所述第三支撑气囊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气囊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气囊的一端,且所述第三支撑气囊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一按摩气囊以及两个夹紧气囊,所述按摩气囊居中设置,且所述按摩气囊内置若干振动电机,两个所述夹紧气囊对称分布在所述按摩气囊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夹紧气囊在充气后用于夹紧用户的两个小腿。
2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技术提供的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主要由背部按摩组件组成,且设置的背部按摩组件主要由保持外框架、第一支撑气囊以及游走机芯,设置的游走机芯能够在第一支撑气囊充气后形成的空腔中游走对用户的背部进行按摩,由于第一支撑气囊提供的是一种柔性支撑,充气状态下自动贴紧人体背部曲线向上托起,自适应贴合人体背部,减轻了人体躺下时按摩头顶住背部的压力,极大降低了按摩疼痛感,改善了按摩舒适度,使游走机芯用于按摩躺垫成为一种可行的方案;设置的耐磨层用于将游走机芯与第一支撑气囊的内顶壁隔离,以降低对第一支撑气囊的内顶壁的摩擦损坏,可以提高第一支撑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气囊(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轨(14),所述导轨(14)一侧为一齿条(1401),该齿条(1401)与所述导轨(14)一体成型,所述游走机芯(13)的齿轮与导轨上齿条啮合,驱动游走机芯(13)沿着所述导轨(14)往复行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气囊(12)的内顶壁上附着一层耐磨层(26),所述耐磨层(26)用于将所述游走机芯(13)上的按摩头与所述第一支撑气囊(12)的内顶壁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厚度小于2mm的垫板(25),所述垫板(25)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气囊(1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游走机芯(13)包括底壳(1301)、上壳(1302)、按摩头(1303)、底部卡板(1304)以及驱动机构,所述上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306)、蜗轮(1312)、传动齿轮(1313)、减速齿轮组(1308)以及行走齿轮(1309),所述驱动电机(1306)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壳(1301)内,且所述驱动电机(1306)的转动轴上固定安装有蜗杆(1307),所述蜗轮(1312)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壳(1301)内,且所述蜗轮(1312)与所述蜗杆(1307)相互啮合,所述传动齿轮(1313)固定安装在所述蜗轮(1312)上,且所述传动齿轮(1313)与所述蜗轮(1312)同轴设置,所述减速齿轮组(1308)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壳(1301)内,且所述减速齿轮组(1308)的输入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1313)相互啮合,所述减速齿轮组(1308)的输出齿轮中心位置与所述按摩头(1303)上的支撑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行走齿轮(1309)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壳(1301)内,且所述行走齿轮(1309)与所述减速齿轮组(1308)的输出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行走齿轮(1309)的齿牙伸入所述卡槽(1305)的内部并与所述齿条(1401)上的齿牙相互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306)为双轴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1306)的两个转动轴上均固定安装有蜗杆(1307),所述蜗轮(1312)、所述传动齿轮(1313)、所述减速齿轮组(1308)、所述行走齿轮(1309)以及所述按摩头(1303)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按摩头(1303)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3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导电杆(1310),所述导轨(14)上部嵌装有两个导电滑轨(1311),两个所述导电杆(1310)分别与两个所述导电滑轨(1311)滑动接触,且两个所述导电杆(1310)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1306)的接线端相连接,两个所述导电滑轨(1311)分别连接电源线(29),所述第一支撑气囊(12)的侧壁上密封嵌装有穿线筒(24),所述电源线(29)穿过所述穿线筒(24)引出至所述第一支撑气囊(12)的外部,且所述电源线(29)与所述穿线筒(24)之间通过可溶性软胶浇筑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气囊(12)的底部腰部位置放置一个充气气囊一(18),所述充气气囊一(18)充气后用于托起人体腰部以拉升腰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气囊(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轨(14),所述导轨(14)一侧为一齿条(1401),该齿条(1401)与所述导轨(14)一体成型,所述游走机芯(13)的齿轮与导轨上齿条啮合,驱动游走机芯(13)沿着所述导轨(14)往复行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气囊(12)的内顶壁上附着一层耐磨层(26),所述耐磨层(26)用于将所述游走机芯(13)上的按摩头与所述第一支撑气囊(12)的内顶壁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厚度小于2mm的垫板(25),所述垫板(25)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气囊(1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游走机芯(13)包括底壳(1301)、上壳(1302)、按摩头(1303)、底部卡板(1304)以及驱动机构,所述上壳(130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壳(1301)的上部,所述按摩头(1303)通过支撑轴转动安装在所述上壳(1302)的顶部,所述底部卡板(1304)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壳(1301)的底部,且所述底部卡板(1304)的两端与所述底壳(1301)的底部之间形成有两个卡槽(1305),两个所述卡槽(1305)分别滑动卡在所述导轨(14)的内侧两条长边上,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上壳(1302)与所述底壳(1301)之间,且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配合所述齿条(1401)驱动所述游走机芯(13)沿着所述导轨(14)往复行走,同时用于驱动所述按摩头(1303)旋转,所述按摩头(1303)的顶部与所述耐磨层(26)的底部滑动接触,所述耐磨层(26)用于将所述按摩头(1303)与所述第一支撑气囊(12)的内顶壁隔离,以避免所述按摩头(1303)将所述第一支撑气囊(12)的内顶壁磨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306)、蜗轮(1312)、传动齿轮(1313)、减速齿轮组(1308)以及行走齿轮(1309),所述驱动电机(1306)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壳(1301)内,且所述驱动电机(1306)的转动轴上固定安装有蜗杆(1307),所述蜗轮(1312)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壳(1301)内,且所述蜗轮(1312)与所述蜗杆(1307)相互啮合,所述传动齿轮(1313)固定安装在所述蜗轮(1312)上,且所述传动齿轮(1313)与所述蜗轮(1312)同轴设置,所述减速齿轮组(1308)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壳(1301)内,且所述减速齿轮组(1308)的输入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1313)相互啮合,所述减速齿轮组(1308)的输出齿轮中心位置与所述按摩头(1303)上的支撑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行走齿轮(1309)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壳(1301)内,且所述行走齿轮(1309)与所述减速齿轮组(1308)的输出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行走齿轮(1309)的齿牙伸入所述卡槽(1305)的内部并与所述齿条(1401)上的齿牙相互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支撑的自适应按摩躺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306)为双轴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1306)的两个转动轴上均固定安装有蜗杆(1307),所述蜗轮(1312)、所述传动齿轮(1313)、所述减速齿轮组(1308)、所述行走齿轮(1309)以及所述按摩头(1303)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按摩头(1303)对称设置。
8.根据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