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浮船坞进行船舶上建升高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集装箱船舶在增加运箱量改装中,往往会在原船集装箱顶部再增加堆叠一至二层,从而影响驾驶室操作视线。因此,位于船舶上层建筑或生活楼等上建层上的驾驶楼需要相应增高来满足船舶操纵要求。目前,大多是通过浮吊或龙门吊将上建层吊起,再进行相应加工。但是这样的方式对大型设备的依赖较高,需要占用较大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浮船坞进行船舶上建升高的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利用浮船坞进行船舶上建升高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将托架焊接于浮船坞的坞墙顶部;
4、s2,改装船入坞,调节改装船的压载水,使得改装船平浮于水面;
5、s3,调节浮船坞的压载水,使托架上表面和上建切割线平行;
6、s4,在靠近上建层的前后外围壁安装连接横梁,连接横梁与托架焊接固定,在靠近上建层的左右外围壁安装连接纵梁,连接纵梁与连接横梁焊接固定,形成井字形的框架;
7、s5,在上建层的纵、横外围壁切割线往上焊接若干块支撑肘板;
8、s6,切割分离上建层,改装船通过压载水调节下沉或将浮船坞抬起,使上建层坐落于井字形框架上;
9、s7,改装船出坞;
10、s8,将上建的加高段和改装船上部合拢加高;
11、s9,加高后的改装船再次飘浮进入浮船坞,调节改装船压载水,使得改装船
12、s10,调节浮船坞压载水,使加高段上表面和上建层下表面平行;
13、s11,下沉浮船坞,使得加高段和上建层合拢缝贴合,然后进行装配焊接;
14、s12,加高段和上建层合拢完成。
15、所述的步骤s3中,托架上表面和上建切割线的高度误差为±100mm。
16、所述的支撑肘板与上建层的纵、横外围壁位置相配合,并与连接横梁、连接纵梁焊接固定。
17、还包括步骤s13,合拢完成后依次拆除支撑肘板、连接纵梁及连接横梁。
18、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浮船坞自身浮力进行,分离后的上层建筑层抬高不需要吊车进行吊装,对大型吊装设备如浮吊,龙门吊依赖程度低。并且因浮船坞浮力储备比较充裕,对分离后的上层建筑重量浮船坞基本都能承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浮船坞进行船舶上建升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浮船坞进行船舶上建升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托架(3)上表面和上建切割线(9)的高度误差为±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浮船坞进行船舶上建升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肘板(6)与上建层(7)的纵、横外围壁位置相配合,并与连接横梁(4)、连接纵梁(5)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浮船坞进行船舶上建升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13,合拢完成后依次拆除支撑肘板(6)、连接纵梁(5)及连接横梁(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浮船坞进行船舶上建升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浮船坞进行船舶上建升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托架(3)上表面和上建切割线(9)的高度误差为±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浮船坞进行船舶上建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汉星,林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