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电装置。
技术介绍
1、作为蓄电装置,已知一种双极型(bipolar)蓄电装置,其具有在集电体的一面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作为正极层且在另一面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作为负极层的双极型电极的单元(cell)。
2、在这种蓄电装置中,双极型电极被配置于树脂制的壳体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在蓄电装置中,在将双极型电极的各单元配置于壳体内时,为了在各单元中保持集电体的间隔,沿着集电体的周缘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由橡胶系树脂构成的间隔件,由此将集电体保持于壳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3、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370902号
4、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0497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存在向单元的内部注入了电解液的电解液式蓄电装置。在电解液式蓄电装置中,如果空气进入单元的内部空间,则注入电解液变难,存在电解液的注入花费时间等问题。作为防止该问题的方法,考虑在将单元的内部空间减压后注入电解液。
2、然而,在蓄电装置中,如果由于对单元的内部空间进行减压而使单元的内部空间变窄(缩小),则有可能产生在注入电解液时电解液难以流动等问题,在有效地注入电解液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注入电解液的蓄电装置。
4、本技术的蓄电装置的一方式为,蓄电部,由多个电极体层叠而成,所述多个电极体中,以集电体的一面成为正极、另一面成为负极的方式设有电极层,配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在所述电极层各
5、在本方式的蓄电装置中,在蓄电部中层叠有多个电极体。在电极体中,在集电体上设置有电极层,电极层使集电体的一面为正极、另一面为负极。另外,在电极体中,在各个电极层的与集电体相反一侧的面配置有隔板,隔板通过电解液在正极的电极层与负极的电极层之间形成电解质层。
6、外壳部是将各自为树脂制的多个框体在电极体的层叠方向上层叠而形成的。框体以在层叠方向上的一侧配置隔板且在另一侧配置集电体的方式来收容设置于集电体的电极层,并且在电极层的外周侧形成封入电解液的空间部。通过层叠框体,蓄电部的集电体和隔板各自的外周部分别保持在层叠的框体之间。
7、另外,在外壳部内,在收容正极和负极中的至少一方的电极层的框体的空间部配置有间隔件。间隔件将夹着框体的隔板与集电体保持在规定间隔,并且在框体的空间部内形成在电极层的外周的整周连续的电解液的流路部。
8、由此,即使在外壳部中框体与电极层之间的空间部被减压,也确保由间隔件形成的电解液的流路部,因此能够在电极层的整周有效地注入电解液。
9、根据本技术,在外壳部中,即使框体与电极层之间的空间部被减压,也能够抑制由于空间部的减压而使流路部变窄,因此能够在电极层的整周有效地注入电解液。由此,本技术的蓄电装置具有能够抑制电极层周围的电解液不足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装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