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及其用途制造技术_技高网

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0251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透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及其用途,上述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包含:第一偏光板;第一透明导电层,其形成于上述第一偏光板的一面上;第二偏光板,其与上述第一偏光板相对;第二透明导电层,其形成于上述第二偏光板的一面上,且与上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相对;以及液晶层,其设置于上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上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包含导电性高分子,上述液晶层包含高分子网络和液晶化合物,上述液晶化合物以均匀的初始取向排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能够防止以往使用间隔物所致的取向膜损伤或难以保持面内恒定的光学颜色的问题,由此与以往光学层叠体相比,能够提高驱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及其用途,具体而言,涉及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该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的智能窗和应用该智能窗的汽车或建筑物用窗户。


技术介绍

1、一般而言,车辆等交通工具的玻璃窗经常涂布有外部光线阻挡涂层。但是,传统交通工具的玻璃窗的透过率是固定的,外部光线阻挡涂层的透过率也是固定的。因此,由于这种传统交通工具的窗户的整体透过率是固定的,因此可能引发事故。比如,如果整体透过率被设定得低,那么虽然在周围光线充足的白天没有问题,但在周围光线不足的夜晚等情况下,存在驾驶员等难以正确查看交通工具的周围情况的问题。另外,如果整体透过率被设定得高,那么存在在周围光线充足的白天可能引起驾驶员等的眩目的问题。为此,开发了在施加电压时可以改变光的透过性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

2、上述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是通过施加电压来使液晶驱动从而使透过率可变的方式进行驱动,并且为了保持液晶层的单元间隙(cell gap),迄今为止所开发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是通过在液晶层内具备间隔物而制作的。

3、例如,日本公开专利第2018-010035号还公开了一种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其应用包含柱状间隔物或球状间隔物的液晶层以保持预定的单元间隙。

4、但是,这种在液晶层内包含柱状间隔物的情况下,制作工序会变得繁琐,从而导致制造费用提高,并且在对光致抗蚀剂照射紫外线而形成间隔物的过程中,存在取向膜受到损伤而透过率发生变化的问题。另外,在为了保持液晶层的单元间隙而使用球状间隔物的情况下,存在无法保持牢固的单元间隙而难以在面内保持恒定的光学颜色,诱发光学层叠体的电流短路等问题。

5、因此,实际情况是,需要开发在液晶层内不使用间隔物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牢固的单元间隙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第2018-010035号


技术实现思路

1、所要解决的课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其包含具有高分子网络的液晶层,由此能够防止使用间隔物所致的取向膜损伤或难以保持面内恒定的光学颜色的问题。

3、另外,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其包含含有高分子网络以及以均匀的初始取向排列的液晶化合物的液晶层,由此能够调节所入射的光的透过率。

4、另外,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其不包含用于形成导电层的单独的基材和用于液晶化合物的初始取向的单独的取向膜,由此制作工序得到简化。

5、另外,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其不包含用于形成导电层的单独的基材和用于液晶化合物的初始取向的单独的取向膜,由此厚度得到明显减小。

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其不包含用于形成导电层的单独的基材,由此透光模式下的透过率得到提高。

7、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包含上述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的智能窗以及应用上述智能窗的汽车或建筑物用窗户。

8、但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不受以上提及的课题的限制,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以下的记载理解到未提及的其他课题。

9、解决课题的方法

10、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其包含:第一偏光板;第一透明导电层,其形成于上述第一偏光板的一面上;第二偏光板,其与上述第一偏光板相对;第二透明导电层,其形成于上述第二偏光板的一面上,且与上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相对;以及液晶层,其设置于上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与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上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包含导电性高分子,上述液晶层包含高分子网络和液晶化合物,上述液晶化合物以均匀的初始取向排列。

1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观点中,上述液晶层的液晶行为方式可以为选自由扭曲向列(twisted nematic,tn)模式、超扭曲向列(super twisted nematic,stn)模式、平面转换(in-plane switching,ips)模式、边缘场转换(fringe-field switching,ffs)模式以及垂直取向(vertical alignment,va)模式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

1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观点中,上述液晶层的液晶行为方式可以为扭曲向列(twistednematic,tn)模式。

1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观点中,上述液晶层可以包含含有聚合性单体和液晶化合物的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固化物。

14、本专利技术的第四观点中,上述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相对于组合物总重量,可以包含10~30重量%的聚合性单体。

15、本专利技术的第五观点中,上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与液晶层接触的面可以被摩擦(rubbing)取向。

16、本专利技术的第六观点中,上述导电性高分子可以包含选自由聚噻吩、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胺、聚乙炔、聚二乙炔、聚苯撑(polyphenylene)、聚亚苯基亚乙烯(polyphenylene vinylene)、聚苯硫醚、聚噻吩乙炔(polythienylenevinylene)、聚噻吩乙烯撑(polythiophene vinylene)、聚芴、聚吡咯、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聚(3,4-乙撑二氧噻吩)-樟脑磺酸、聚(3,4-乙撑二氧噻吩)-甲苯磺酸、聚(3,4-乙撑二氧噻吩)-十二烷基苯磺酸、聚苯胺-聚苯乙烯磺酸盐、聚苯胺-樟脑磺酸、聚吡咯-聚苯乙烯磺酸盐、聚吡咯-樟脑磺酸、聚吡咯-甲苯磺酸、聚吡咯-十二烷基苯磺酸、聚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聚噻吩-樟脑磺酸、聚噻吩-甲苯磺酸以及聚噻吩-十二烷基苯磺酸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17、本专利技术的第七观点中,上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中的至少一个透明导电层可以形成为在与上述第一偏光板和第二偏光板中的任一个偏光板之间不包含单独的基材而直接接触。

18、本专利技术的第八观点中,上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中的至少一个透明导电层可以形成为在与上述第一偏光板和第二偏光板中的任一个偏光板之间通过包含易粘接层来直接接触。

19、本专利技术的第九观点中,上述第一偏光板和第二偏光板中的至少一个偏光板可以包含选自由保护层、相位差调节层和折射率调节层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功能层。

20、本专利技术的第十观点中,上述第一偏光板和上述第二偏光板可以具有30μm~200μm的厚度。

21、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观点中,上述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可以进一步包含选自由粘着层、紫外线吸收层和硬涂层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22、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上述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23、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上述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的智能窗。

24、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将上述智能窗应用于前窗、后窗、侧窗、天窗和内部隔断中的至少一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其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所述液晶层的液晶行为方式为选自由扭曲向列TN模式、超扭曲向列STN模式、平面转换IPS模式、边缘场转换FFS模式以及垂直取向VA模式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所述液晶层的液晶行为方式为扭曲向列TN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所述液晶层包含含有聚合性单体和液晶化合物的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固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所述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相对于组合物总重量,包含10~30重量%的聚合性单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与液晶层接触的面被摩擦取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所述导电性高分子包含选自由聚噻吩、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胺、聚乙炔、聚二乙炔、聚苯撑、聚亚苯基亚乙烯、聚苯硫醚、聚噻吩乙炔、聚噻吩乙烯撑、聚芴、聚吡咯、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聚(3,4-乙撑二氧噻吩)-樟脑磺酸、聚(3,4-乙撑二氧噻吩)-甲苯磺酸、聚(3,4-乙撑二氧噻吩)-十二烷基苯磺酸、聚苯胺-聚苯乙烯磺酸盐、聚苯胺-樟脑磺酸、聚吡咯-聚苯乙烯磺酸盐、聚吡咯-樟脑磺酸、聚吡咯-甲苯磺酸、聚吡咯-十二烷基苯磺酸、聚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聚噻吩-樟脑磺酸、聚噻吩-甲苯磺酸以及聚噻吩-十二烷基苯磺酸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中的至少一个透明导电层形成为在与所述第一偏光板和第二偏光板中的任一个偏光板之间不包含单独的基材而直接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中的至少一个透明导电层形成为在与所述第一偏光板和第二偏光板中的任一个偏光板之间通过包含易粘接层来直接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所述第一偏光板和第二偏光板中的至少一个偏光板包含选自由保护层、相位差调节层和折射率调节层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的功能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所述第一偏光板和所述第二偏光板具有30μm~200μm的厚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所述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进一步包含选自由粘接粘着层、紫外线吸收层和硬涂层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

13.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14.一种智能窗,其包含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

15.一种汽车,其将权利要求14所述的智能窗应用于前窗、后窗、侧窗、天窗和内部隔断中的至少一者。

16.一种建筑物用窗户,其包含权利要求14所述的智能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其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所述液晶层的液晶行为方式为选自由扭曲向列tn模式、超扭曲向列stn模式、平面转换ips模式、边缘场转换ffs模式以及垂直取向va模式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所述液晶层的液晶行为方式为扭曲向列tn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所述液晶层包含含有聚合性单体和液晶化合物的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固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所述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相对于组合物总重量,包含10~30重量%的聚合性单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的与液晶层接触的面被摩擦取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过率可变光学层叠体,所述导电性高分子包含选自由聚噻吩、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胺、聚乙炔、聚二乙炔、聚苯撑、聚亚苯基亚乙烯、聚苯硫醚、聚噻吩乙炔、聚噻吩乙烯撑、聚芴、聚吡咯、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聚(3,4-乙撑二氧噻吩)-樟脑磺酸、聚(3,4-乙撑二氧噻吩)-甲苯磺酸、聚(3,4-乙撑二氧噻吩)-十二烷基苯磺酸、聚苯胺-聚苯乙烯磺酸盐、聚苯胺-樟脑磺酸、聚吡咯-聚苯乙烯磺酸盐、聚吡咯-樟脑磺酸、聚吡咯-甲苯磺酸、聚吡咯-十二烷基苯磺酸、聚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聚噻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炫铣金珍浩金贤成崔柱燮许燮
申请(专利权)人: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