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新前进出风风道设计的UPS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008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2
本技术UPS电源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全新前进出风风道设计的UPS电源装置,包括UPS电源装置本体,所述UPS电源装置本体一侧上端形成有用于向UPS电源装置本体内侧进风的进风组件,所述UPS电源装置本体靠近进风组件一侧的下端形成有用于将UPS电源装置本体内侧空气导出的排风组件;本技术通过将UPS电源装置本体的风道设置成从UPS电源装置本体前侧进风和前侧出风的形式,使得整个UPS电源装置在放置时,其两侧以及背面均无需与墙面留有散热的间隙,可贴墙放置,只需要保证UPS电源装置的前侧具有空间即可,减少整个装置放置时占用空间的大小,使得装置的放置受空间限制的影响降低,提高了装置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ups电源装置,具体为一种全新前进出风风道设计的ups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1、ups即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的不间断电源,主要用于给部分对电源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电源,当市电输入正常时,ups将市电稳压后供应给负载使用,此时的ups就是一台交流式电稳压器,同时它还向机内电池充电;当市电中断(事故停电)时,ups立即将电池的直流电能,通过逆变器切换转换的方法向负载继续供应220v交流电,使负载维持正常工作并保护负载软、硬件不受损坏,ups设备通常对电压过高或电压过低都能提供保护;

2、专利文献1:cn215732988u公开的一种ups电源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内壁通过轴承一转动连接有圆杆,所述轴承一外壁设有两锥形齿轮一;顶座,两个所述顶座设于底座顶端左右两侧,所述顶座上下内壁通过轴承二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底端延伸进底座内,且设有与锥形齿轮一啮合相连的锥形齿轮二,所述丝杠外壁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前后侧壁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延伸进底座内,且可拆卸的设有滚轮。该装置可有效的方便使用者根据使用需求对ups电源装置进行移动运输,提高搬运时的安全系数,增加了ups电源装置使用的便利性和实用性,更适合推广使用;

3、专利文献2:cn213717684u公开的一种安全稳定的ups电源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底端四角固定连接有滚轮,壳体前端面顶部设置有控制按钮,壳体前端面顶部设置有指示灯,壳体前端面顶部设置有显示屏,壳体前端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部设置有若干组散热片,壳体顶端固定连接有挡水板,凹槽外部四角设置有卡槽,壳体后端面顶部设置有若干插口,壳体后端面设置有四个散热网,壳体一侧设置顶部有盒体,盒体设置有输液口,壳体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壳体内部设置有整流器和逆变器,该种安全稳定的ups电源装置,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在对安全稳定的ups电源装置方面,具有较高的安全稳定性;

4、如上专利文献提供的ups电源装置,现有的ups电源装置结构多为一个机柜,各个设备装载在机柜内侧,而为了保证ups电源装置的良好散热,机柜的侧壁上会开设进气口和出气口,对于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布置,现有技术中大多数为如下两种布置形式:1、前进风后出风形式;2、左侧进风右侧出风形式;而现有技术中无论哪种散热进出风形式,均采用在机柜的不同侧上完成进风和出风操作,这就导致机柜在放置时,其背面或者侧面需要与墙面预留一定的进出风位置,而这就导致ups电源装置的放置占用较大空间,其安装受到空间限制较大。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全新前进出风风道设计的ups电源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全新前进出风风道设计的ups电源装置。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全新前进出风风道设计的ups电源装置,包括ups电源装置本体,所述ups电源装置本体一侧上端形成有用于向ups电源装置本体内侧进风的进风组件,所述ups电源装置本体靠近进风组件一侧的下端形成有用于将ups电源装置本体内侧空气导出的排风组件,所述ups电源装置本体背离进风组件一侧的上部固定有背部导风罩,所述背部导风罩内腔与ups电源装置本体内腔相连通,所述背部导风罩上安装有用于将ups电源装置本体内侧上部的空气向其内侧下部引导的引风组件。

5、优选的,所述进风组件包括等间距开设在所述ups电源装置本体远离背部导风罩一侧上端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风扇模组。

6、优选的,所述排风组件包括等距开设在所述ups电源装置本体靠近进气孔一侧的下端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内壁安装有第二风扇模组。

7、优选的,所述引风组件包括等间距开设在所述背部导风罩顶部的顶部引风孔,所述顶部引风孔的内壁固定有第三风扇模组,所述背部导风罩内壁的中部等间距固定有若干个第四风扇模组。

8、优选的,所述ups电源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有自锁万向轮。

9、优选的,所述背部导风罩背离ups电源装置本体一侧的上沿和下沿均呈倒角状设置。

10、优选的,所述进气孔设置有四行,每行所述进气孔数量均为三个。

11、(三)有益效果

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前进出风风道设计的ups电源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全新前进出风风道设计的ups电源装置,通过将ups电源装置本体的风道设置成从ups电源装置本体前侧进风和前侧出风的形式,使得整个ups电源装置在放置时,其两侧以及背面均无需与墙面留有散热的间隙,可以直接贴墙放置,只需要保证ups电源装置的前侧具有空间即可,极大的减少了整个装置放置时占用空间的大小,使得装置的放置受空间限制的影响降低,提高了装置适应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新前进出风风道设计的UPS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PS电源装置本体(1),所述UPS电源装置本体(1)一侧上端形成有用于向UPS电源装置本体(1)内侧进风的进风组件(2),所述UPS电源装置本体(1)靠近进风组件(2)一侧的下端形成有用于将UPS电源装置本体(1)内侧空气导出的排风组件(3),所述UPS电源装置本体(1)背离进风组件(2)一侧的上部固定有背部导风罩(4),所述背部导风罩(4)内腔与UPS电源装置本体(1)内腔相连通,所述背部导风罩(4)上安装有用于将UPS电源装置本体(1)内侧上部的空气向其内侧下部引导的引风组件(5);所述UPS电源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有自锁万向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新前进出风风道设计的UPS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2)包括等间距开设在所述UPS电源装置本体(1)远离背部导风罩(4)一侧上端的进气孔(201),所述进气孔(201)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风扇模组(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新前进出风风道设计的UPS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组件(3)包括等距开设在所述UPS电源装置本体(1)靠近进气孔(201)一侧的下端的出气孔(301),所述出气孔(301)的内壁安装有第二风扇模组(3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新前进出风风道设计的UPS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组件(5)包括等间距开设在所述背部导风罩(4)顶部的顶部引风孔(501),所述顶部引风孔(501)的内壁固定有第三风扇模组(502),所述背部导风罩(4)内壁的中部等间距固定有若干个第四风扇模组(50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新前进出风风道设计的UPS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201)设置有四行,每行所述进气孔(201)数量均为三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新前进出风风道设计的ups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ps电源装置本体(1),所述ups电源装置本体(1)一侧上端形成有用于向ups电源装置本体(1)内侧进风的进风组件(2),所述ups电源装置本体(1)靠近进风组件(2)一侧的下端形成有用于将ups电源装置本体(1)内侧空气导出的排风组件(3),所述ups电源装置本体(1)背离进风组件(2)一侧的上部固定有背部导风罩(4),所述背部导风罩(4)内腔与ups电源装置本体(1)内腔相连通,所述背部导风罩(4)上安装有用于将ups电源装置本体(1)内侧上部的空气向其内侧下部引导的引风组件(5);所述ups电源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有自锁万向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新前进出风风道设计的ups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2)包括等间距开设在所述ups电源装置本体(1)远离背部导风罩(4)一侧上端的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胜华胡自贵李毅黄新发
申请(专利权)人:商宇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