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5947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包括:以目标区域的建筑可调节负荷最大化为目标,构建目标区域的建筑与储能协同优化模型;在目标区域中的各个建筑集群对应的预设能耗约束条件和目标区域中的集中储能设施的预设运行约束条件下,求解建筑与储能协同优化模型;根据目标最大可调节负荷、目标最小可调节负荷以及预设基准负荷,确定目标区域中的若干建筑集群与集中储能设施联合运行时对应的负荷调节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输电领域。相较于现有技术仅能单独的对小规模或独栋的建筑的电力负荷进行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若干建筑集群和集中储能设施进行统一模拟并调节,能够充分挖掘更大规模建筑系统的协同调节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介绍

1、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作为主要能源来源的电力系统。传统电力系统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而新型电力系统则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随着高比例清洁能源的投入,其发电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更加显著,对于电力系统供需平衡造成影响,甚至造成供给缺口。在此背景下,提升负荷侧的灵活调节能力成为满足供需平衡的重要手段,建筑用能是负荷侧重要的用能主体和灵活性资源,通过对建筑能源系统的主动削减或转移负荷需求,实现削峰填谷,能够有效降低电源供给压力,提升用电效益。然而,当前负荷灵活调节多局限于单一个体或小规模建筑系统之间的独立运行,调节能力有限,难以满足节能降耗的实际需求。有鉴于此,如何对多个建筑系统统一进行负荷调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限于调节单一个体或小规模建筑系统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针对多规模,大规模的建筑系统统一负荷调节的技术效果。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方法包括:

3、以目标区域的建筑可调节负荷最大化为目标,构建目标区域的建筑与储能协同优化模型,目标区域中包括若干建筑集群和集中储能设施;

4、在目标区域中的各个建筑集群对应的预设能耗约束条件和目标区域中的集中储能设施的预设运行约束条件下,求解建筑与储能协同优化模型,得到目标最大可调节负荷和目标最小可调节负荷;

5、根据目标最大可调节负荷、目标最小可调节负荷以及预设基准负荷,确定目标区域中的若干建筑集群与集中储能设施联合运行时对应的负荷调节区间。

6、进一步地,包括:

7、建筑与储能协同优化模型包括建筑集群优化模型和集中储能设施优化模型。

8、进一步地,构建建筑集群优化模型,包括:

9、以目标区域中的各个建筑集群的最大可调节负荷和最小可调节负荷为优化目标,构建建筑集群优化模型。

10、进一步地,集中储能设施优化模型,包括:

11、

12、其中,θ为集中储能设施的折现率,y为集中储能设施的使用年限为集中储能设施的设备单位容量的投资成本,为集中储能设施的单位功率的投资成本,为集中储能设施的设备总容量,为集中储能设施的总功率。

13、进一步地,目标区域中的集中储能设施的预设运行约束条件,包括:

14、集中储能设施的储能容量和集中储能设施的充放电功率。

15、进一步地,方法还包括:

16、确定目标区域中多个建筑集群是否存在充电需求或放电需求;

17、若存在放电需求,则控制目标区域的集中储能设施进行储能充电;

18、若存在充电需求,则控制目标区域的集中储能设施进行放电。

19、进一步地,方法还包括:

20、当目标区域中多个建筑集群的负荷需求超出负荷调节区间时,向目标客户端发出报警信号。

2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装置,装置包括:

22、模型构建模块,用于以目标区域的建筑可调节负荷最大化为目标,构建目标区域的建筑与储能协同优化模型,目标区域中包括若干建筑集群和集中储能设施;

23、求解模块,用于在目标区域中的各个建筑集群对应的预设能耗约束条件和目标区域中的集中储能设施的预设运行约束条件下,求解建筑与储能协同优化模型,得到目标最大可调节负荷和目标最小可调节负荷;

24、区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最大可调节负荷、目标最小可调节负荷以及预设基准负荷,确定目标区域中的若干建筑集群与集中储能设施联合运行时对应的负荷调节区间。

25、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26、处理器;

27、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28、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

29、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实现如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

30、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3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目标区域的建筑可调节负荷最大化为目标,构建目标区域的建筑与储能协同优化模型,目标区域中包括若干建筑集群和集中储能设施;在目标区域中的各个建筑集群对应的预设能耗约束条件和目标区域中的集中储能设施的预设运行约束条件下,求解建筑与储能协同优化模型,得到目标最大可调节负荷和目标最小可调节负荷;根据目标最大可调节负荷、目标最小可调节负荷以及预设基准负荷,确定目标区域中的若干建筑集群与集中储能设施联合运行时对应的负荷调节区间。本申请以目标区域的建筑可调节负荷最大化为目标,可以较为准确地构建目标区域的建筑与储能协同优化模型,并且由于构建了建筑与储能协同优化模型,使得能够模拟出目标区域中若干建筑集群和集中储能设施的联合运行情况,相较于现有技术仅能单独对小规模或独栋的建筑的电力负荷进行调节,本申请针对若干建筑集群和集中储能设施进行统一模拟并调节,能够充分挖掘更大规模建筑系统的协同调节潜力,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调节成本,提高了调节的自动化程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建筑集群优化模型,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储能设施优化模型,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集中储能设施的预设运行约束条件,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建筑集群优化模型,包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储能设施优化模型,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与储能负荷区间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中的集中储能设施的预设运行约束条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博洋杜晟磊杨德州刘永成王著秀杨茜李丁刘旭敏蒋明华颜旭孙亚璐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