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旭专利>正文

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58985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其包括壳体,该壳体可装设于车辆两侧适当处,壳体四周前后侧,以及内外侧适当处具有一后侧开孔及一前侧开孔;后照镜,其设置于壳体上,其镜面朝向车辆后方;第一前照镜,其设置于壳体内部空间内,其镜面朝向后侧开孔,略向车辆前方外侧倾斜;第二前照镜,其设置于壳体内部空间内,其镜面朝向前侧开孔,略向车辆后方内侧倾斜,而与第一前照镜镜面相对;以及照明灯,其设置于壳体内外适当处。藉由如此之结构设计,能大幅增加驾驶人员的视觉角度及范围,能有效避免于行车过程中因猜测或误判与他车或他物的相对位置致使发生意外事故,并且补足原有车辆的车前大灯在夜间行车时无法照明到的行车死角,以增加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后照镜装置改良,尤其是关于一种可大幅增加视觉角度及范 围的可同时观看前、后视角,并且补强原有车辆的大灯无法照明到行车死角的不足 的后照镜装置改良。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传统的人力及兽力运输工具已被蒸汽、柴油、汽油、或 电力等交通运输工具取代。其中汽车,几乎己俨然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代步工具。现在几乎到处都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车辆,不论是行走、伫足、行驶、或停车等, 除了留意周遭的人行外,更要留意车辆。对骑自行车或摩托车的人来说,不论是在 行驶或停车,对于无法通过后视镜看到的死角,可以通过转头来观看,但对汽车或 巴士的驾驶而言,对于无法通过车外二侧的后视镜或车内后照镜观看的死角,例如 在会车时,无法看到车头两侧与对方来车的间距,在这样的情形下,只能凭经验用 猜测的方式来推测该二车的相对位置,故擦撞难免,更甚者,会造成交通事故及人 员伤亡。同样的,车头两侧的死角不仅在会车时需要观看,在顺着车子前行方式停 车时亦需要, 一般因无法观看车头两侧外缘与其他物体间的相对关系,而难以顺着 车子前行的方式停车,故驾驶人员常用倒车方式停车,但是在拥挤的马路边,先剎 车再以倒车的方式停车,不仅危险,而且会造成交通更加拥塞。为了增进交通安全,目前大都于汽车或巴士看不到的死角,如车后方或车后方 的安全杆装设摄影机,并搭配装设于驾驶人员视线所及处的显示器显示然而,通过 上述装设摄影机的方式,仍会有以下的缺点产生1. 摄影机安装费用高,安装时程久,且必须与显示器搭配才能作用,以及需 配置摄影机及显示器之间的连接线。2. 摄影机所能摄录的影像有其限制,广角或可伸縮镜头的摄影机费用高,且 摄影机亦无法控制其摄录位置及角度。3. 通过摄影机来解决汽车或公共汽车死角的问题目前大都以新款上市的车辆 为主,旧款的车辆车主接受度小,除了是成本的考量外,也牵涉到整体美观,因此 无法全面落实,对交通安全的改善有限。如何提供一种可同时观看前、后视角,并且补强原有车辆的大灯无法照明到行车死角的不足的后照镜装置改良,以及建置快速及低建置成本,乃为本专利技术人所欲 探讨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传统后视镜及摄影辅助装置仍存在有不完善的处,专利技术人长时间不断的 研究开发,终于研发出此种可大幅增加视觉角度及范围,不再如以往用猜测的方式 来推断无法观看或难以观看的视野及物体间的相关位置。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其包括壳体、后照镜、第一前照 镜、第二前照镜以及照明灯。通过如此的结构设计,可让车辆两侧无法看到的前视 角区域(车辆的前缘至后照镜间的两侧区域),从第一前照镜,反射至第二前照镜, 再反射至驾驶人员眼睛,再加上后照镜功能,而能大幅增加驾驶人员的视觉角度及 范围,让驾驶人员不再如以往用猜测的方式来推断车头两侧无法观看或难以观看的 视野及物体间的相关位置,能有效避免于行车过程中因猜测或误判与他车或他物的 相对位置致使发生意外事故,例如因路宽过于狭窄在正面会车时造成擦撞、或车 轮坠入水沟、或坠如悬崖,并于本专利技术后照镜改良装置再加上照明灯,可照明前视 角区域(车辆的前缘至后照镜间的两侧区域),以补足原有车辆的车前大灯在夜间行 车时无法照明到的行车死角,以增加安全性,而能达到辅助驾驶,促进交通安全的 目的。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后视角,并且补强原有车辆的车前大灯无法照明到行车 死角的不足的后照镜装置改良具有以下的优点1. 同时观看前、后视角,对于车辆向前行驶时的死角可以一览无疑。2. 对于车辆夜间向前行驶时,可以补足原有车辆的大灯无法照明到的行车死 角,以增加安全性。3. 安装费用低廉,安装速度快,无需配置连接线路。4. 传统的摄影机如需控制其角度及位置,设备及建置费用均高,以及易损坏 且视觉角度的范围变动有限,而本专利技术只须小幅度的控制第一前照镜及第二前照镜 的位置及角度,就能快速变动视觉角度。5. 反射镜非属电子设备,不用安装、布线、及调校,且易更换,及适用于各 种恶劣的环境(例如高温或潮湿)。6. 本专利技术可以安装于任一型式的车子,不论是旧车型,或是新款车型要将本专利技术与车体整合均可,唯有适用于现行车辆的本专利技术,才能全面的改善行车安全。 为了能让审查员更容易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请参阅以下附图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 式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图2A为于车辆上应用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的俯视示意图。图2B为于车辆上应用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的侧视示意图。图2C为于车辆上应用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的前视示意图。图3A(1)为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的第二实施例前视结构图。图3A(2)为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的第二实施例剖视结构图。图3B(1)为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的第二实施例及其控制 装置的前视结构图。图3B(2)为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的第二实施例及其控制 装置的剖视结构图。图3C(1)为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实 施形态及其控制装置的前视结构图。图3C(2)为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实 施形态及其控制装置的剖视结构图。图3D(1)为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的第二实施例的再一实施形态的前视结构图。图3.D(2)为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的第二实施例的再一实施形态的剖视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的第一前照镜通过控制装置调整其垂直及水平的倾斜角度的透视结构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的第二前照镜通过控制装置调整其镜面表面曲率的示意图。图6为于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的后视结构图。图7为于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的照明灯与原有后照镜上的方向灯整合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的第三实施例结构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的第四实施例结构图。 图10为于车辆上应用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的第四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结构图。 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其装置于包括一壳体10,该壳体10可装设于车辆两侧适当处,壳体10四周前后侧当处具 有一后侧开孔101以及一前侧开孔102,前侧开孔101位于壳体外侧;一后照镜20,其设置于壳体10内侧,其镜面朝向车辆后方;一第一前照镜31,其设置于壳体内部空间内,其镜面朝向后侧开孔IOI,略向 车辆前方外侧倾斜;一第二前照镜32,其设置于壳体内部空间内,其镜面朝向前侧开孔102,略向 车辆后方内侧倾斜,而与第一前照镜31镜面相对;以及一照明灯60,其设置于壳体10内外适当处;如此的结构设计,可让车辆两侧无法看到的前视角区域,从第一前照镜31, 反射至第二前照镜32,再反射至驾驶人员眼睛,再加上原有后照镜20的功能,而 能大幅增加驾驶人员的视觉角度及范围,让驾驶人员不再如以往用猜测的方式来推 断两侧无法观看或难以观看的视野及物体间的相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同时观看前视角的后照镜装置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该壳体装设于车辆两侧适当处,壳体前后侧适当处具有一后侧开孔及一前侧开孔,前侧开孔位于壳体外侧; 一后照镜,其设置于壳体内侧,其镜面朝向车辆后方; 一第一前照 镜,其设置于壳体内部空间内,其镜面朝向后侧开孔,略向车辆前方外侧倾斜; 一第二前照镜,其设置于壳体内部空间内,其镜面朝向前侧开孔,略向车辆后方内侧倾斜,而与第一前照镜镜面相对;以及 一照明灯,其设置于壳体内外适当处; 如此 的结构设计,可让车辆两侧无法看到的前视角区域,从第一前照镜,反射至第二前照镜,再反射至驾驶人员眼睛,再加上原有后照镜的功能,而能大幅增加驾驶人员的视觉角度及范围,让驾驶人员不再如以往用猜测的方式来推断两侧无法观看或难以观看的视野及物体间的相关位置,能有效避免于行车过程中因猜测或误判与他车或他物的相对位置致使发生意外事故,此外,通过照明灯的设置,可照明前视角区域,以补足原有车辆的车前大灯在夜间行车时无法照明到的行车死角,以增加安全性,而能达到辅助驾驶,促进交通安全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简靖峰蔡倬汉
申请(专利权)人:陈旭简靖峰蔡倬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