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7887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及其制备方法,该轻质钢包括Mn 27‑30wt%;Al 8.0‑10.0wt%;C 0.9‑1.2wt%;Ni 2.5‑3.5wt%;Cr 0.5‑0.8wt%,其余为Fe。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轻质钢中添加了高质量百分比的Al和C元素,使合金在时效处理过程中通过调幅分解产生一种纳米级别的κ碳化物,它会与奥氏体保持高度共格关系,提高合金的强塑性,再通过添加Ni和Cr元素,Ni与Fe无限固溶,且Ni元素可扩大奥氏体相区,是形成与稳定奥氏体的元素,Cr与Fe也能够形成连续固溶体,缩小奥氏体相区域,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材料的高强塑积、耐烧蚀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轻质钢,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钢铁材料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合金材料在各行各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其重量却成为其在工业和生活上进一步广泛应用的瓶颈,随着更轻的钛、铝合金等快速发展,给钢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钢铁轻量化得到了巨大的关注。

2、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fe-mn-al-c系轻质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成功的应用在一些行业,如汽车、海洋工程、冶金、化工、轻工等诸多领域,其中在汽车行业使用最为突出。相较于传统的钢铁材料来说,fe-mn-al-c系轻质钢具有更低的密度,但是其强塑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且为了满足许多特殊的高温应用场景,fe-mn-al-c系轻质钢的耐烧蚀性能也需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以解决上述传统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的制备方法。

3、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4、一种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包括如下按照质量百分比算的组分:

5、mn 27-30wt%;al 8.0-10.0wt%;c 0.9-1.2wt%;ni 2.5-3.5wt%;cr0.5-0.8wt%,其余为fe。

6、即本专利技术在fe-mn-al-c系轻质钢中添加al元素可以降低钢的密度,这是由于al原子的密度远低于fe原子,用一部分al原子代替fe原子,使钢的密度下降;另外al元素的添加引起了晶格膨胀,增大了轻质钢的体积进一步降低密度。c元素的加入可提高钢中奥氏体的稳定性及奥氏体的回复动力,扩大奥氏体相区,具有间隙固溶强化作用,从而提高fe-mn-al-c系轻质钢的强韧性,还可固溶于奥氏体中提高钢的耐磨性。mn元素的添加可扩大奥氏体相区,使得奥氏体稳定性增加,并且可以稳定存在于室温条件下,另外mn原子具有固溶强化作用。在本专利技术中,各元素对轻质钢的密度贡献为,按质量百分比,每添加1%的al,钢的密度下降0.101g/cm3,可以减重1.3%;每添加1%的c,钢的密度下降0.41g/cm3,可以减重5.2%;每添加1%的mn,钢的密度下降0.0085g/cm3,可以减重0.1%。加入ni元素是由于ni与fe无限固溶,且ni元素可扩大奥氏体相区,是形成与稳定奥氏体的元素,故在fe-mn-al-c低密度钢中加入耐烧蚀元素ni可进一步提升其耐烧蚀性及力学性能。cr元素的加入可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钢的韧脆转变温度,cr与fe也能够形成连续固溶体,缩小奥氏体相区域。

7、进一步地,该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包括如下按照质量百分比算的组分:

8、mn 27.5-30wt%;al 8.5-9.5wt%;c 0.95-1.2wt%;ni 3-3.5wt%;cr0.6-0.8wt%,其余为fe。

9、进一步地,该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包括如下按照质量百分比算的组分:

10、mn 28-29.5wt%;al 9-9.5wt%;c 0.95-1.1wt%;ni 3-3.3wt%;cr 0.7-0.8wt%,其余为fe。

11、进一步地,该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还包括如下按照质量百分比算的组分:

12、o≤0.019wt%;p≤0.010wt%;s≤0.0047wt%;si≤0.088wt%;n≤0.0018wt%。

13、进一步地,该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的性能:密度为6.78g/cm3,抗拉强度可达到1185mpa,屈服强度达到880mpa,断后伸长率35.8%,断面收缩率40.3%,材料强塑积达到41gpa%。

14、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15、一种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6、(1)化料:经过烘干处理的50%c粒、工业纯铁、cr、ni随炉加入,合炉抽空使炉内压力达1000-1200pa以内后,通电熔化随炉料,加入2kgal;

17、(2)化渣:加入另外50%的c和余下的al料;

18、(3)精炼:随炉料全熔后迅速提高钢液温度至1500℃并保温30min;

19、(4)mn合金化:精炼结束后,通入ar气到50000-60000pa,加入mn块,分八批次加入全部金属mn,每批次加入量为总加入量的20%;

20、(5)第二次精炼:mn全熔后,保持钢液温度1500℃并保温30min;

21、(6)取样:取样分析成分,并降功率降低温度到熔点以下将钢水凝固结膜,待成分满足要求;

22、(7)浇铸:通入ar气,将真空度升高到75000pa,升温熔化钢水,调整钢液温度为1560℃,带电浇注成直径70mm的原料锭;在浇注过程中,采用同时具有挡渣和过滤功能的预制中间包,过滤浮渣;在钢模中冷却后脱模。

23、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4、1、本专利技术在轻质钢中添加了高质量百分比的al和c元素,使合金在时效处理过程中通过调幅分解产生一种纳米级别的κ碳化物,它会与奥氏体保持高度共格关系,提高合金的强塑性,再通过添加ni和cr元素,ni与fe无限固溶,且ni元素可扩大奥氏体相区,是形成与稳定奥氏体的元素,cr与fe也能够形成连续固溶体,缩小奥氏体相区域,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材料的高强塑积、耐烧蚀等性能。

25、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fe-mn-al-c系轻质钢密度为6.78g/cm3,经过后续工艺制备,其中抗拉强度可达到1185mpa,屈服强度达到880mpa,断后伸长率35.8%,断面收缩率40.3%,材料强塑积达到41gpa%。

26、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fe-mn-al-c系轻质钢耐烧蚀能力出色,在1200℃高温火焰下烧蚀5分钟以上未发现腐蚀坑、剥落,失重率仅为0.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照质量百分比算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包括如下按照质量百分比算的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包括如下按照质量百分比算的组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还包括如下按照质量百分比算的组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的性能:密度为6.78g/cm3,抗拉强度可达到1185MPa,屈服强度达到880MPa,断后伸长率35.8%,断面收缩率40.3%,材料强塑积达到41GPa%。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照质量百分比算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包括如下按照质量百分比算的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包括如下按照质量百分比算的组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塑积、耐烧蚀的fe-mn-al-c系轻质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兴龙戴煜肖乐王艳艳陈雄姿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顶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