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具体涉及复合轻量化汽车中网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1、中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
2、复合轻量化,指的是将复合材料(两种或以上的材料通过压合等方式进行组合)的密度进行减小,从而减少复合材料的重量。
3、在现代汽车中,对于如何减少汽车的重量是最为常见的课题,而低密度复合材料则是最为理想的代替塑料的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制作方便,且重量较轻,可以有效的减少汽车的重量,从而广泛运用于汽车中网等零部件,而汽车中网的制作则需要通过模具注塑的方式进行,但现有的模具其自身无法从装置上进行随时更换,而中网的样式多种多样,这就会导致模具的实际使用效率降低,无法快速匹配需要制作的中网样式,影响其制作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复合轻量化汽车中网注塑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其自身无法从装置上进行随时更换,而中网的样式多种多样,这就会导致模具的实际使用效率降低,无法快速匹配需要制作的中网样式,影响其制作速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复合轻量化汽车中网注塑模具,包括:
4、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侧活动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上端开设有注塑口;
5、两组驱动机构,两组所述
6、多组拆装机构,多组所述拆装机构分别设于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两侧,每组所述拆装机构均由滑动壳、滑动杆、放置槽、卡接块、卡接槽、第二弹簧、阻挡槽、阻挡块、受力环和第三弹簧组成,所述滑动壳固定连接于驱动机构的一侧,所述滑动杆固定连接于上模具的一端,所述放置槽和卡接槽分别开设于滑动杆和滑动壳的上端,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于放置槽的下内壁,所述卡接块固定连接于第二弹簧的上端,所述阻挡槽开设于滑动壳的一端,所述阻挡块滑动连接于阻挡槽内,所述受力环固定连接于阻挡块的一端,所述第三弹簧固定连接于受力环和滑动壳的相靠近端。
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每组所述驱动机构均由连接块、电动导轨和滑块组成,所述连接块和滑块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滑动壳的一端,所述电动导轨固定连接于连接块的上端,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电动导轨的圆周表面。
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卡接槽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抵靠槽,所述抵靠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靠杆,所述抵靠槽的上内壁开设有拉动槽,所述抵靠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动杆。
9、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拉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滑动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受力环滑动连接于限位杆的圆周表面。
1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放置槽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伸缩杆的圆周表面。
1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盘,所述电动导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脱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方案中,在需要根据不同的中网对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更换时,可以将拆装机构反向进行操作,这会使滑动壳和滑动杆之间的固定力被去除,用户从而将上模具或下模具向外滑动,使滑动杆从滑动壳内滑动并脱离,同样可以正向操作拆装机构来达到安装上模具和下模具的目的,通过上述设计,便可以使上模具和下模具徒手进行快速的更换,达到适应不同样式和种类中网的制作需求。
14、2、本方案中,由驱动机构可以将上模具向下移动,使其卡接至下模具内壁,而后通过注塑口可以将外部复合材料等加入至上模具和下模具内,方便外部复合材料或注塑材料通过下模具和上模具注塑成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复合轻量化汽车中网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轻量化汽车中网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驱动机构均由连接块(2)、电动导轨(3)和滑块(4)组成,所述连接块(2)和滑块(4)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滑动壳(7)的一端,所述电动导轨(3)固定连接于连接块(2)的上端,所述滑块(4)滑动连接于电动导轨(3)的圆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轻量化汽车中网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17)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抵靠槽(10),所述抵靠槽(10)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靠杆(13),所述抵靠槽(10)的上内壁开设有拉动槽(12),所述抵靠杆(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动杆(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轻量化汽车中网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杆(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握把(15),所述滑动壳(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4),所述受力环(25)滑动连接于限位杆(24)的圆周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轻量化汽车中网注塑模具,其特征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轻量化汽车中网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盘(23),所述电动导轨(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脱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轻量化汽车中网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轻量化汽车中网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驱动机构均由连接块(2)、电动导轨(3)和滑块(4)组成,所述连接块(2)和滑块(4)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滑动壳(7)的一端,所述电动导轨(3)固定连接于连接块(2)的上端,所述滑块(4)滑动连接于电动导轨(3)的圆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轻量化汽车中网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17)的一侧内壁开设有抵靠槽(10),所述抵靠槽(10)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靠杆(13),所述抵靠槽(10)的上内壁开设有拉动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巢巍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信卓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