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输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707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输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包括机壳和承托杆,所述承托杆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所述机壳上方设置有下支具和上支具,所述上支具竖向对称设置于所述下支具顶侧,且所述上支具与所述下支具组成可分离的环形夹具;所述承托杆为开口朝上的C形弯杆结构,所述承托杆两端均依次贯穿所述上支具和所述下支具。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利用承托杆外侧的弹簧支撑夹具以及管道整体结构,在后续管道通水重量增加后利用弹簧进行支撑缓冲,避免管道通水瞬间重量瞬间增加下压支具造成支护结构变形移位的问题,提高支撑稳定性;另外上支具能够向下翻转到下支具内,减少设备占用空间,方便运输以及收纳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输送管道的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水利工程中经常涉及pvc波纹管结构的输水管道支护安装,在基槽挖好后,需要将供水管道沿布设方向置入基槽中,并通过支护结构对供水管道进行支撑,以避免后续输水过程中管道在沟槽内挪动,目前的支护结构仅对输水管道具有支撑功能,由于供水管道相比于供气、电线管道的特殊性,其通水后自身重量成倍增加,现有的支护结构容易在受压后产生变形、移位,造成可弯折以及产生一定变形量的输水管道挤压过度甚至断开,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水利输送管道的支护结构,通过利用承托杆外侧的弹簧支撑夹具以及管道整体结构,在后续管道通水重量增加后利用弹簧进行支撑缓冲,避免管道通水瞬间重量瞬间增加下压支具造成支护结构变形移位的问题,提高支撑稳定性;另外上支具能够向下翻转到下支具内,减少设备占用空间,方便运输以及收纳使用,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利输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包括机壳和承托杆,所述承托杆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所述机壳上方设置有下支具和上支具,所述上支具竖向对称设置于所述下支具顶侧,且所述上支具与所述下支具组成可分离的环形夹具;

4、所述承托杆为开口朝上的c形弯杆结构,所述承托杆两端均依次贯穿所述上支具和所述下支具,所述承托杆两端部外侧均设置有阻挡上支具脱离承托杆的压盘,所述机壳内部的所述承托杆外侧固定有限位环,该限位环上方的所述承托杆外侧套设有向上抵紧所述下支具的弹簧。

5、采用上述一种水利输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在使用时,将机壳置入供水沟槽内,并将需要铺设的pvc水利管道置入上支具和下支具之间,利用压盘向下压紧活动座以确保弹簧向上顶紧固定座,从而将水利管道夹紧到上支具和下支具之间,后续水利管道通水重量增加时,通过弹簧支撑下支具以及上支具承托水利管道,以对水利管道的重量增加后的下移动作进行缓冲防护;在支护结构运输过程中,下压下支具以将上下两组支具分离,而后在转轴的支撑下转动上支具,将上支具旋转到与下支具重叠状态,此时上支具收入下支具中,而后向外抽拉锁定板,将锁定板对承托杆的锁定状态解除,此时承托杆能够带动上支具以及下支具向下落入机壳中,完成设备整体的收纳收起动作。

6、作为优选,所述机壳为顶部开口以支撑所述下支具竖向滑移的中空壳体,所述机壳顶部对应所述下支具设置有半圆形的容纳槽,两组所述限位环外侧的所述机壳上均纵向贯穿有导向槽。

7、作为优选,两组所述导向槽内均纵向穿设有锁定板,该锁定板与所述导向槽间隙配合,所述限位环中部设置有圆环状的限位槽,所述锁定板后端部固定有两组穿入所述限位槽内以插接锁定所述限位环的锁耳。

8、作为优选,所述锁定板前部伸出所述机壳,且所述锁定板前部竖向贯穿有握持槽。

9、作为优选,所述下支具两端横向对称固定有两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中部竖向贯通有容纳承托杆竖向贯穿的约束孔,所述下支具底侧固定有竖向伸入所述机壳内部的加固板。

10、作为优选,所述上支具两端横向对称固定有横向延伸的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底侧抵紧于所述下支具的所述固定座顶侧,所述活动座与所述上支具之间横向连接有转轴,所述活动座与所述上支具通过所述转轴转动配合。

11、作为优选,所述机壳底侧纵向贯穿有减重槽,且所述机壳底部固定有矩形框状且水平设置的底架。

12、作为优选,所述承托杆底部竖向伸入所述减重槽内,所述压盘外圆周侧环绕设置有多组弧形的防滑槽。

13、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将作为水利管道夹具的上支具和下支具底侧设置承托杆,利用承托杆外侧的弹簧支撑夹具以及管道整体结构,在后续管道通水重量增加后利用弹簧进行支撑缓冲,避免管道通水瞬间重量瞬间增加下压支具造成支护结构变形移位的问题,提高支撑稳定性;

14、另外上支具能够向下翻转到下支具内,从而缩小设备整体体积,以及作为支撑结构的承托杆能够通过抽出锁定板以解除锁定状态,从而能够将承托杆以及上支具、下支具向下完整收入机壳内,减少设备占用空间,方便运输以及收纳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输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和承托杆(4),所述承托杆(4)设置于所述机壳(1)内部,所述机壳(1)上方设置有下支具(2)和上支具(3),所述上支具(3)竖向对称设置于所述下支具(2)顶侧,且所述上支具(3)与所述下支具(2)组成可分离的环形夹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利输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为顶部开口以支撑所述下支具(2)竖向滑移的中空壳体,所述机壳(1)顶部对应所述下支具(2)设置有半圆形的容纳槽(101),两组所述限位环(401)外侧的所述机壳(1)上均纵向贯穿有导向槽(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利输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导向槽(102)内均纵向穿设有锁定板(6),该锁定板(6)与所述导向槽(102)间隙配合,所述限位环(401)中部设置有圆环状的限位槽(401a),所述锁定板(6)后端部固定有两组穿入所述限位槽(401a)内以插接锁定所述限位环(401)的锁耳(6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水利输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板(6)前部伸出所述机壳(1),且所述锁定板(6)前部竖向贯穿有握持槽(6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水利输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具(2)两端横向对称固定有两组固定座(201),所述固定座(201)中部竖向贯通有容纳承托杆(4)竖向贯穿的约束孔(202),所述下支具(2)底侧固定有竖向伸入所述机壳(1)内部的加固板(2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水利输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具(3)两端横向对称固定有横向延伸的活动座(301),所述活动座(301)底侧抵紧于所述下支具(2)的所述固定座(201)顶侧,所述活动座(301)与所述上支具(3)之间横向连接有转轴(303),所述活动座(301)与所述上支具(3)通过所述转轴(303)转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利输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底侧纵向贯穿有减重槽(103),且所述机壳(1)底部固定有矩形框状且水平设置的底架(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水利输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杆(4)底部竖向伸入所述减重槽(103)内,所述压盘(5)外圆周侧环绕设置有多组弧形的防滑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输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和承托杆(4),所述承托杆(4)设置于所述机壳(1)内部,所述机壳(1)上方设置有下支具(2)和上支具(3),所述上支具(3)竖向对称设置于所述下支具(2)顶侧,且所述上支具(3)与所述下支具(2)组成可分离的环形夹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利输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为顶部开口以支撑所述下支具(2)竖向滑移的中空壳体,所述机壳(1)顶部对应所述下支具(2)设置有半圆形的容纳槽(101),两组所述限位环(401)外侧的所述机壳(1)上均纵向贯穿有导向槽(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利输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导向槽(102)内均纵向穿设有锁定板(6),该锁定板(6)与所述导向槽(102)间隙配合,所述限位环(401)中部设置有圆环状的限位槽(401a),所述锁定板(6)后端部固定有两组穿入所述限位槽(401a)内以插接锁定所述限位环(401)的锁耳(6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水利输送管道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板(6)前部伸出所述机壳(1),且所述锁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东敖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汨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