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一电脑系统的接口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56651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用于一电脑系统的接口转换装置,包含有第一连接单元、一第二连接单元、一接口转换单元及一电源控制单元。第一连接单元是用来连接至该电脑系统的一第一接口。第二连接单元是用来连接至一第二接口。接口转换单元耦接于该第一连接单元与该第二连接单元,用来转换该第一接口与该第二接口所传输的数据。电源控制单元耦接于该接口转换单元、该第一连接单元及该第二连接单元,用来于该第一连接单元连接至该第一接口时,将该第一接口的大部分电源供应至该第二连接单元,并于一预定时间后,才使该接口转换单元进入一正常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接口转换装置,尤指一种应用于外接式储存装置的接口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1964年戈登'莫尔(Gordon Moore)提出了著名的莫尔定律 一片芯片上的晶体管数每12个月就会加倍,但是价格不变。虽然在1975年,将每12个月调整为每18个月,但其大体的倍增趋势并未改变。拜此趋势所赐,现在硬盘的容量愈做愈大,但价格却保持平价。硬盘除了锁固在主机上外,外接式硬盘更提供了使用上的便利性,可热插拔并可随身携带,故已成为市场上的主流。请参考图1,图1为己知的一外接式硬盘IO与一电脑系统12的示意图。如图l所示,外接式硬盘IO通常通过一接口转换装置102 (例如bridge IC)将硬盘104的原始接口 (例如IDE)转换成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接口,再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与电脑系统12进行数据传输。同时,电脑系统12的通用串行总线122则负责提供电源给外接式硬盘10。请参考图2,图2为已知外接式硬盘10的接口转换装置102及硬盘104的驱动电流的示意图。其中,曲线al所示为硬盘104的驱动电流,曲线bl所示则为接口转换装置102的驱动电流。当激活硬盘104时,硬盘104的马达所需的驱动电流较大(如曲线al所示的突波),若再加上接口转换装置102所需的电流,则在一开始所需的驱动电流相当可观。但若电脑系统12的通用串行总线122的电源驱动能力不足,则外接式硬盘10可能一开始就无法让电脑系统12识别到其存在,如此造成使用者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一电脑系统的接口转换装置,以解决前述先前技术的问题。4本专利技术揭露一种用于一电脑系统的接口转换装置,包含有第一连接单元、 一第二连接单元、 一接口转换单元及一电源控制单元。第一连接单元是用来连 接至该电脑系统的一第一接口。第二连接单元是用来连接至一第二接口。接口 转换单元是耦接于该第一连接单元与该第二连接单元,用来转换该第一接口与 该第二接口所传输的数据。电源控制单元耦接于该接口转换单元、该第一连接 单元及该第二连接单元,用来于该第一连接单元连接至该第一接口时,将该第 一接口的大部分电源供应至该第二连接单元,并于一预定时间后,才使该接口 转换单元进入一正常工作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已知的一外接式硬盘与一电脑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已知的外接式硬盘的接口转换装置及硬盘的驱动电流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一电脑系统的接口转换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口转换单元及储存装置的驱动电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考图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一电脑系统30的接口转换装置32 的示意图。接口转换装置32的主要功用在于将一储存装置34 (例如硬盘机或 光驱)与电脑系统30间的数据传输作接口转换。接口转换装置32的主要结构包含有一第一连接单元320、 一第二连接单元 322、 一接口转换单元324及一电源控制单元326。第一连接单元320是用来连 接至电脑系统30的一第一接口 300,第二连接单元322则用来连接至储存装置 34的一第二接口 340。另外,接口转换单元324耦接于第一连接单元320与第 二连接单元322,用来转换第一接口 300与第二接口 340所传输的数据,换句 话说,接口转换单元324是用来将数据作不同接口间的格式转换。举例来说, 假设储存装置34为硬盘机,且第二接口 340为IDE接口,而电脑系统30的第 一接口 300为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接口,则接口转换单 元324可将由储存装置34的IDE接口传出的数据转换成可在电脑系统30的通 用串行总线接口传输的数据,反之,接口转换单元324可将由电脑系统30的通 用串行总线接口传出的数据转换成可在储存装置34的IDE接口传输的数据。 需特别注意的是,电脑系统30的第一接口 300不以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为限,其亦可为IEEE 1394、 PCMCIA、 SATA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eSATA (External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等数据传输接口 ,相同 地,储存装置34的第二接口 340不以IDE接口为限,其亦可为SATA、 eSATA 等数据传输接口。电源控制单元326耦接于接口转换单元324、第一连接单元320及第二连 接单元322,用来于第一连接单元320连接至第一接口 300时,将第一接口3Q0 的大部分电源供应至第二连接单元322,并于一预定时间后,才使接口转换单 元324进入一正常工作状态(normal mode)。换句话说,当第一连接单元320 刚连接至第一接口 300时,电源控制单元326将来自第一接口 300的大部分电 源先通过第二连接单元322及第二接口 340供应给储存装置34,并且让接口转 换单元324进入耗电流较低的一待命状态(standby mode),而经过一段预定时 间后,才使接口转换单元324进入耗电流较高的正常工作状态。也就是说,在 预定时间的时段内,接口转换单元324是处于耗电流较低的待命状态,过了预 定时间后,接口转换单元才进入耗电流较高的正常工作状态,如此一来就可避 免驱动电流不足的缺点。关于此预定时间的设定方式,请参考图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口转 换单元324及储存装置34的驱动电流的示意图,其中,曲线a2所示为储存装 置34的驱动电流,曲线b2所示则为接口转换单元324的驱动电流。在图4中, tl所标示的时间为储存装置34的驱动电流的峰值,而本专利技术的预定时间的设计 重点就在于此预定时间要大于tl,以避开储存装置34的驱动电流最大的时间 点,例如预定时间可为图中所示的t2。如此设计的好处在于,接口转换单元324 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的时间点是在tl (即储存装置34的驱动电流最大时)之后, 故可以减少此时段所需的总驱动电流,以避免在先前技术中,总驱动电流不足 而导致储存装置34无法被电脑系统30识别的缺点。值得一提的是,此预定时间可通过电源控制单元326的内部电路、固件或 电源控制单元326的接脚所设定,设计的重点则在于此预定时间要在图4的tl 之后。需注意的是,接口转换单元324与电源控制单元326是整合于一芯片中, 较佳地,其为一 bridge IC。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在储存装置的驱动电流最大的时间点之后,才使接口转 换单元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故可以减少此时段所需的总驱动电流,以避免在先 前技术中,总驱动电流不足而导致储存装置无法被电脑系统识别的缺点,故确实能达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 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一电脑系统的接口转换装置,包含有:    一第一连接单元,用来连接至该电脑系统的一第一接口;    一第二连接单元,用来连接至一第二接口;    一接口转换单元,耦接于该第一连接单元与该第二连接单元,用来转换该第一接口与该第二接口所传输的数据;以及    一电源控制单元,耦接于该接口转换单元、该第一连接单元及该第二连接单元,用来于该第一连接单元连接至该第一接口时,将该第一接口的大部分电源供应至该第二连接单元,并于一预定时间后,才使该接口转换单元进入一正常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一电脑系统的接口转换装置,包含有一第一连接单元,用来连接至该电脑系统的一第一接口;一第二连接单元,用来连接至一第二接口;一接口转换单元,耦接于该第一连接单元与该第二连接单元,用来转换该第一接口与该第二接口所传输的数据;以及一电源控制单元,耦接于该接口转换单元、该第一连接单元及该第二连接单元,用来于该第一连接单元连接至该第一接口时,将该第一接口的大部分电源供应至该第二连接单元,并于一预定时间后,才使该接口转换单元进入一正常工作状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连接单元连接至该第一接口时,该接口转换单元进入耗电流较低的一待命状态,并于一预定时间后,才进入耗电流较高的该正常工作状态。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口是一通用串行总线接口。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口是一 IEEE1394接口。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口是一PCMCIA接口 。6. 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贤简旭廷
申请(专利权)人:智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