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543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26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气管切开导管,包括给药气囊、导管、充气管、给药管和分泌物吸引管。导管沿其轴向设有贯通孔,导管的第一端用于连通外部设备,给药气囊包括安装本体,安装本体具有通气孔,安装本体连接于导管的第二端,以使导管的第二端能够通过通气孔与患者气道连通。内气囊设置于安装本体的外周,以在安装本体与内气囊之间形成充气空间,充气管与充气空间连通,外气囊套设于内气囊外,以在内气囊和外气囊之间形成给药空间,给药管与给药空间连通。安装本体的外周还设置有附着凹槽,附着凹槽可容置萎缩的外气囊和内气囊,以避免移动气管切开导管时,内气囊和外气囊处较为凸出而对气道黏膜形成剐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导管


技术介绍

1、许多气管插管的危重症患者,因为病情不稳定、肺损伤、意识恢复差、肌力差、呼吸肌无力、吞咽功能障碍、咳嗽反射弱等种种原因,存在对呼吸机及人工气道的长期需求而短期内无法拔除气管插管,因而最终都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操作,长期佩戴气管切开导管。而气管切开导管的固定需要给气囊充气使其膨胀,从而使得气囊被固定于气道黏膜某位置,但气囊对气道黏膜固定位置的长期压迫常常会引起该处黏膜缺血,进而发生糜烂、溃疡甚至穿孔、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另外,气囊设置于气管切开导管的外表面,且气囊包括内气囊和外气囊,则在更换或去除气管切开导管时,若内气囊和外气囊未完全萎缩,气囊位置处较气管切开导管的外表面较为凸出,容易对气道黏膜形成剐蹭,从而造成黏膜损伤。

2、因此,亟需一种气管切开导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切开导管,不仅能够实现在气囊长期充气状态时方便、有效、持续地对气囊压迫处的气道黏膜给药,从而预防或者治疗已发生缺血、糜烂、溃疡的气道黏膜,还可避免在去除气管切开导管时,气囊对气道黏膜造成剐蹭损伤。

2、如上构思,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气管切开导管,包括:

4、导管,所述导管沿其轴向设有贯通孔,所述导管的第一端用于连通外部设备;

5、给药气囊,包括安装本体、内气囊和外气囊,所述安装本体具有通气孔,所述安装本体连接于所述导管的第二端,以使所述导管的第二端能够通过所述通气孔与患者气道连通;

6、所述内气囊设置于所述安装本体的外周,以在所述安装本体与所述内气囊之间形成充气空间,所述外气囊套设于所述内气囊外,以在所述内气囊和所述外气囊之间形成给药空间,所述安装本体的外周还设置有附着凹槽,所述附着凹槽用于容置萎缩的所述内气囊和所述外气囊;

7、充气管,用于向所述充气空间充气;

8、给药管,用于向所述给药空间注入药物,且药物能够被所述内气囊压迫而从所述外气囊的外表面渗出。

9、可选地,所述内气囊和所述外气囊部分固定,以使所述内气囊能够带动所述外气囊萎缩或膨胀。

10、可选地,所述内气囊和所述外气囊的连接位置形成固定点,所述固定点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点均匀间隔设置。

11、可选地,所述外气囊上设置有微孔,药物能够被所述内气囊压迫而从所述微孔渗出至所述外气囊外。

12、可选地,所述气管切开导管还包括分泌物吸引管,所述导管上设置有负压吸引孔,所述分泌物吸引管与所述负压吸引孔连通,以吸除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

13、可选地,所述分泌物吸引管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导管内且与所述负压吸引孔连通,所述分泌物吸引管的另一端设置第一导管接头,所述第一导管接头用于连接外部负压吸引装置。

14、可选地,所述给药管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导管内且与所述给药空间连通,所述给药管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导管接头,所述第二导管接头用于连接外部给药装置。

15、可选地,所述充气管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导管内且与所述充气空间连通,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设置第三导管接头,所述第三导管接头用于连接外部充气装置。

16、可选地,所述气管切开导管还包括固定翼,所述固定翼设置于所述导管上,所述固定翼用于与患者固定。

17、可选地,所述固定翼上设置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穿设固定绳,所述固定绳能够固定于患者脖颈上。

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9、本技术提出的气管切开导管包括给药气囊、导管、充气管、给药管和分泌物吸引管。导管沿其轴向设有贯通孔,导管的第一端用于连通外部设备,给药气囊包括安装本体,安装本体具有通气孔,安装本体连接于导管的第二端,以使导管的第二端能够通过通气孔与患者气道连通。另外,给药气囊还包括内气囊和外气囊,内气囊设置于安装本体的外周,以在安装本体与内气囊之间形成充气空间,充气管与充气空间连通,利用充气管向充气空间内充气,即可使内气囊膨胀并带动外气囊膨胀,当充气量到达一定值时,给药气囊即可膨胀至与患者气道黏膜抵接,使得气管切开导管可被固定于患者气道的目标位置。外气囊套设于内气囊外,以在内气囊和外气囊之间形成给药空间,给药管与给药空间连通,利用给药管向给药空间内给予药物,且当充气空间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内气囊膨胀将迫使位于给药空间内的药物从外气囊的外表面渗出,当给药气囊与患者气道黏膜抵接,药物将渗出至黏膜处,从而有效预防或治疗黏膜损伤。而在需要去除气管切开导管时,则可将气体从充气空间内抽出,以使外气囊和内气囊萎缩,且安装本体的外周设置有附着凹槽,附着凹槽可容置萎缩的外气囊和内气囊,这可避免移动气管切开导管时,因内气囊和外气囊处较为凸出而对气道黏膜形成剐蹭,而造成黏膜损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气囊(12)和所述外气囊(13)部分固定,以使所述内气囊(12)能够带动所述外气囊(13)萎缩或膨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气囊(12)和所述外气囊(13)的连接位置形成固定点(132),所述固定点(132)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点(132)均匀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气囊(13)上设置有微孔(131),药物能够被所述内气囊(12)压迫而从所述微孔(131)渗出至所述外气囊(13)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切开导管还包括分泌物吸引管(5),所述导管(2)上设置有负压吸引孔(21),所述分泌物吸引管(5)与所述负压吸引孔(21)连通,以吸除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泌物吸引管(5)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导管(2)内且与所述负压吸引孔(21)连通,所述分泌物吸引管(5)的另一端设置第一导管接头(51),所述第一导管接头(51)用于连接外部负压吸引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管(4)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导管(2)内且与所述给药空间(133)连通,所述给药管(4)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导管接头(41),所述第二导管接头(41)用于连接外部给药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3)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导管(2)内且与所述充气空间(121)连通,所述充气管(3)的另一端设置第三导管接头(31),所述第三导管接头(31)用于连接外部充气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切开导管还包括固定翼(6),所述固定翼(6)设置于所述导管(2)上,所述固定翼(6)用于与患者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翼(6)上设置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穿设固定绳,所述固定绳能够固定于患者脖颈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气囊(12)和所述外气囊(13)部分固定,以使所述内气囊(12)能够带动所述外气囊(13)萎缩或膨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气囊(12)和所述外气囊(13)的连接位置形成固定点(132),所述固定点(132)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点(132)均匀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气囊(13)上设置有微孔(131),药物能够被所述内气囊(12)压迫而从所述微孔(131)渗出至所述外气囊(13)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切开导管还包括分泌物吸引管(5),所述导管(2)上设置有负压吸引孔(21),所述分泌物吸引管(5)与所述负压吸引孔(21)连通,以吸除患者气道内的分泌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管切开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泌物吸引管(5)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导管(2)内且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琳丽吴威张锦程陈嵩韩霏钱易婍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