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及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418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7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及制备方法,包括锚点,以及与锚点弹性连接的质量块;质量块为两个以上,各质量块之间为弹性连接;质量块之间还连接有差分电极,各质量块之间的弹性连接方式为通过耦合刚度件连接;锚点与质量块之间的弹性连接方式为通过支撑刚度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质量块以弹性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锚点上,质量块、耦合刚度件与支撑刚度件共同形成可活动的谐振结构,然后将差分电极的两极固定在可活动的谐振结构上,从而使MEMS传感器在外界振动等复杂环境下,实现电极在振动环境下的自差分,有效改善MEMS传感器在实际应用环境下的噪声性能、输出精度及鲁棒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mems传感器,具体是一种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微惯性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批量生产、价格便宜等优势,目前已经在运动控制、姿态监测、导航制导等领域广泛运用。

2、在实际应用场景,mems传感器经常工作在一些具有振动、冲击等复杂因素的环境中。静电驱动和电容检测是mems传感器最为常见的驱动和检测方案,通常通过电容式电极实现。然而,目前mems传感器电容式电极的一极板往往是固定在衬底上的,这意味着来自环境的振动位移会直接作用于该极板上。这种情况会导致严重的干扰,使传感器的输出误差和输出噪声增大,直接影响传感器的输出精度,并且降低其性能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供一种适用复杂环境的,能够提高输出精度的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及制备方法。

2、一种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包括:锚点,以及与所述锚点弹性连接的质量块;

3、所述质量块为两个以上,各质量块之间为弹性连接;

4、所述质量块之间还连接有差分电极;

5、各质量块之间的弹性连接方式为通过耦合刚度件连接;

6、所述锚点与所述质量块之间的弹性连接方式为通过支撑刚度件连接。

7、一种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8、步骤1,取一层硅片作为结构层,在结构层上设置绝缘层;

9、步骤2,取另一片硅片作为电极层,将其与步骤1中的绝缘层进行键合;

10、步骤3,采用工艺图形化刻蚀结构层;

11、步骤4,准备一层硅片作为上衬底,采用工艺图形化刻蚀出锚点与止挡块,并将其与步骤3得到的结构进行键合;

12、步骤5,采用工艺图形化刻蚀电极层,并制作垂直通气孔;

13、步骤6,采用hf气体刻蚀绝缘层,释放电极层的电极结构;

14、步骤7,准备一层硅片作为引线下衬底,采用工艺图形化刻蚀出锚点与止挡块,并氧化形成一层绝缘层;

15、步骤8,在引线下衬底上制作金属引线与金属焊盘。

16、步骤9,图形化放置吸气剂,并与步骤6中的结构进行键合密封,得到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

17、一种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8、步骤1,取一层石英玻璃作为主体结构,采用工艺图形化刻蚀石英玻璃,得到主体结构;

19、步骤2,在主体结构表面电镀一层导电金属,采用工艺刻蚀导电金属,形成电极与绝缘结构;

20、步骤3,取一层石英玻璃作为衬底,采用工艺图形化制作锚点支撑,然后将衬底与主体结构键合;

21、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结构固联在管壳内,采用金属导线将电极与管壳焊盘电气连接,然后真空封盖,得到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23、1.质量块通过弹性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锚点上,质量块、耦合刚度件与支撑刚度件共同形成可活动的谐振结构,然后将差分电极的两极固定在可活动的谐振结构上,从而使mems传感器在外界振动等复杂环境下,实现电极在振动环境下的自差分,有效改善mems传感器在实际应用环境下的噪声性能、输出精度及鲁棒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点,以及与所述锚点弹性连接的质量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与所述差分电极之间还具有绝缘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质量块嵌套间隔设置,在质量块与质量块之间的间隙内,沿周向间隔设置锚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点包括中心锚点与外围锚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锚点以及与所述锚点弹性连接的质量块组成敏感结构单元,其中,敏感结构单元中的质量块为一个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分电极的数量为偶数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上设置有静电刚度调控电极;

8.一种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9.一种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锚点,以及与所述锚点弹性连接的质量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与所述差分电极之间还具有绝缘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质量块嵌套间隔设置,在质量块与质量块之间的间隙内,沿周向间隔设置锚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差分电极的微惯性敏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点包括中心锚点与外围锚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自差分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幸晶吴学忠肖定邦侯占强张勇猛李青松孙江坤席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