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感应灯,具体涉及用于多灯头灯具的人体感应灯。
技术介绍
1、传统的感应灯,是利用灯泡内的光敏器件,通过感应外界的光暗来判定是否需要被点亮。这套系统的目的是防止在白天感应到人经过时启动灯泡,造成电浪费的问题。但是如果是多灯结构的感应灯,这套系统就会发生问题。因为一旦一个灯泡被点亮,那么其余的灯泡就会认为外界是白天,所以它们就不会被启动。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多灯头灯具的人体感应灯,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2、用于多灯头灯具的人体感应灯,包括:球泡、灯基座、灯头、pcb板和光敏器件,还包括:遮光板,所述球泡和pcb板与灯基座前端连接,所述灯头与灯基座尾端连接,所述光敏器件设于pcb板的背面,所述遮光板的表面与灯基座贴合连接,所述遮光板的底端与灯基座的底端边缘滑动连接;
3、其中,所述灯基座为透光材料,所述遮光板为不透光材料。
4、进一步,所述灯基座上设有滑槽结构。
5、进一步,所述pcb板表面设有发光二极管。
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7、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改良了光敏器件的位置,再配合可以移动调整的遮光板,实现在开灯的情况下,灯光能有效被遮光板遮挡,避免光敏器件被同灯具上的其它灯泡影响。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多灯头灯具的人体感应灯,包括:球泡(100)、灯基座(200)、灯头(300)、PCB板(400)和光敏器件(5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光板(600),所述球泡(100)和PCB板(400)与灯基座(200)前端连接,所述灯头(300)与灯基座(200)尾端连接,所述光敏器件(500)设于PCB板(400)的背面,所述遮光板(600)的表面与灯基座(200)贴合连接,所述遮光板(600)的底端与灯基座(200)的底端边缘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灯头灯具的人体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基座(200)上设有滑槽(210)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灯头灯具的人体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400)表面设有发光二极管(410)。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多灯头灯具的人体感应灯,包括:球泡(100)、灯基座(200)、灯头(300)、pcb板(400)和光敏器件(5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光板(600),所述球泡(100)和pcb板(400)与灯基座(200)前端连接,所述灯头(300)与灯基座(200)尾端连接,所述光敏器件(500)设于pcb板(400)的背面,所述遮光板(60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刚,胡逢康,胡秋良,
申请(专利权)人:纵领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