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系统及调整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系统及调整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53695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7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系统,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若干个携纱器,携纱器包括底球,底球在底盘内运动,底球螺纹连接有全螺纹螺柱,全螺纹螺柱穿出底盘,全螺纹螺柱另一端螺纹连接有挂纱勾,全螺纹螺柱上且位于挂纱勾和底盘之间设有自适应机构,调整携纱器在底盘上的姿态,解决了携纱器与轨道“卡死”的技术问题。还公开了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方法,一个姿态自适应碗与减阻轨道表面接触,此时安装滚花螺母,通过滚花螺母与另一个姿态自适应碗的挤压使弹簧为压缩状态,当运动时跨越十字交汇位置时,弹簧自动回缩,以实现携纱器姿态自适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机械,涉及一种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系统,还涉及一种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的三维编织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携纱器的加工尺寸精度不能完全满足设计尺寸,携纱器与轨道产生过盈配合或间隙配合,有可能运行不到位,随着运动的进行,会导致携纱器行驶的位置的累积误差,从而会有“卡死”现象的产生;而且由于携纱器与轨道的间隙造成运动过程中噪音大、震动大;这不仅增加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危险程度,而且还要暂停生产对机器进行检查维修,这无疑是耗时耗力的,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目前的携纱器与轨道、携纱器与携纱器表面之间为硬接触滑动摩擦,也会出现运动卡顿和磨损零件情况频繁发生,进一步加剧“卡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携纱器与轨道之间为硬接触滑动摩擦,频繁出现运动卡顿和磨损零件情况,造成“卡死”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方法,具有自适应的特点,提高了操作人员的生产效率。

3、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系统,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若干个携纱器,携纱器包括底球,底球在底盘内运动,底球螺纹连接有全螺纹螺柱,全螺纹螺柱穿出底盘,全螺纹螺柱另一端螺纹连接有挂纱勾,全螺纹螺柱上且位于挂纱勾和底盘之间设有自适应机构,用于调整携纱器在底盘上的姿态。

4、本专利技术第一种技术方案的特点还在于:

<p>5、自适应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全螺纹螺柱上的滚花螺母,滚花螺母的底部和底盘的顶部相对设置有姿态自适应碗,两个姿态自适应碗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6、底球上开有螺纹盲孔,螺纹盲孔与全螺纹螺柱配合连接。

7、底盘由若干纵横交错的减阻轨道形成,若干减阻轨道具体为:

8、减阻轨道沿着纵截面方向自上向下依次为开口段、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底球位于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形成的内腔中,全螺纹螺柱从开口段伸出,开口段的尺寸小于底球的尺寸;第一支撑段为圆弧形内壁,圆弧形内壁与底球间隙配合,圆弧形内壁的轴线与底球的球心重合,第二支撑段为矩形结构,底球与第二支撑段的底壁点接触。

9、底球采用不锈钢材质。

10、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方法,采用如上述的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系统,具体为:将底球与全螺纹螺柱连接,然后将底球安装入减阻轨道中,将姿态自适应碗和弹簧套接在全螺纹螺柱上,一个姿态自适应碗与减阻轨道表面接触,此时安装滚花螺母,通过滚花螺母与另一个姿态自适应碗的挤压使弹簧为压缩状态,携纱器停留在纵横交错的减阻轨道的十字交汇位置,当运动时跨越该位置时的阻力过大,弹簧自动回缩,以实现携纱器姿态自适应。

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携纱器的底球与减阻轨道的设计,实现底球与减阻轨道间的滚动摩擦,降低了阻力,减少了运动卡顿和磨损零件的情况,避免了“卡死”现象;携纱器装配的弹簧可实现姿态稳定,通过轨道交叉口时阻力自适应,减小携纱器在运动过程中的噪音及震动。携纱器各零件均为标准件,不需要定制,结构简单可靠,集成度高,降低了制造成本和装配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8)和设置在底盘(8)上的若干个携纱器,所述携纱器包括底球(6),所述底球(6)在底盘(8)内运动,所述底球(6)螺纹连接有全螺纹螺柱(2),所述全螺纹螺柱(2)穿出底盘(8),所述全螺纹螺柱(2)另一端螺纹连接有挂纱勾(1),全螺纹螺柱(2)上且位于挂纱勾(1)和底盘(8)之间设有自适应机构,用于调整携纱器在底盘(8)上的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全螺纹螺柱(2)上的滚花螺母(3),所述滚花螺母(3)的底部和所述底盘(8)的顶部相对设置有姿态自适应碗(5),两个所述姿态自适应碗(5)之间通过弹簧(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球(6)上开有螺纹盲孔,所述螺纹盲孔与全螺纹螺柱(2)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8)由若干纵横交错的减阻轨道(7)形成,若干所述减阻轨道(7)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球(6)采用不锈钢材质。

6.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具体为:将底球(6)与全螺纹螺柱(2)连接,然后将底球(6)安装入减阻轨道(7)中,将姿态自适应碗(5)和弹簧(4)套接在全螺纹螺柱(2)上,一个姿态自适应碗(5)与减阻轨道(7)表面接触,此时安装滚花螺母(3),通过滚花螺母(3)与另一个姿态自适应碗(5)的挤压使弹簧(4)为压缩状态,携纱器停留在纵横交错的减阻轨道(7)的十字交汇位置,当运动时跨越该位置时的阻力过大,弹簧自动回缩,以实现携纱器姿态自适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8)和设置在底盘(8)上的若干个携纱器,所述携纱器包括底球(6),所述底球(6)在底盘(8)内运动,所述底球(6)螺纹连接有全螺纹螺柱(2),所述全螺纹螺柱(2)穿出底盘(8),所述全螺纹螺柱(2)另一端螺纹连接有挂纱勾(1),全螺纹螺柱(2)上且位于挂纱勾(1)和底盘(8)之间设有自适应机构,用于调整携纱器在底盘(8)上的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全螺纹螺柱(2)上的滚花螺母(3),所述滚花螺母(3)的底部和所述底盘(8)的顶部相对设置有姿态自适应碗(5),两个所述姿态自适应碗(5)之间通过弹簧(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携纱器姿态自适应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球(6)上开有螺纹盲孔,所述螺纹盲孔与全螺纹螺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世超闵雪涛刘今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