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爆弹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3315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7 19:40
本技术涉及爆破中的起爆领域,具体为起爆弹壳。本技术起爆弹壳,包括弹壳主体、弹壳前端盖和弹壳定位尾翼,所述弹壳主体呈圆桶状,在弹壳主体轴向侧面设有聚能长槽,所述的弹壳主体一端设计有开口端、另一端是部份封闭结构,在开口端处沿轴向向外垂直方向设有外扣位结构;所述外扣位结构的边沿设有内扣位环;所述弹壳前端盖端部设有向内凹的聚能穴;所述弹壳定位尾翼设有环状结构;所述弹壳主体具有安装端位;所述弹壳定位尾翼尾部设有多个向外发散的片状结构。本技术起爆弹壳,结构设计巧妙,实操使用方便,产品方便一次成型生产,产品造价成本低,可以实现快速安装使用,提高爆破起爆破能,提高起爆效率,非常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矿山爆破中的起爆领域,具体为起爆弹壳


技术介绍

1、爆破是利用炸药在空气、水、土石介质或物体中爆炸所产生的压缩、松动、破坏、抛掷等作用,达到预期目的的一门技术。药包或装药在土石介质或结构物中爆炸时,使土石介质或结构物产生压缩、变形、破坏、松散和抛掷的现象,主要用于土石方工程,以及金属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拆除等。研究的范围包括:炸药、火具的性质和使用方法,装药(药包)在各种介质中的爆炸作用,装药对目标的接触爆破和非接触爆破,各类爆破作业的组织与实施。

2、现今,爆破主要是采用炸药,炸药密度高、爆速大、猛度高、抗水性能好、临界直径小、起爆感度好,一般密度可控制到1.05~1.25g/cm3,爆速为3500~5000m/s。目前研制出的炸药品种很多,有用于露天矿的露天型炸药,用于中硬岩石爆破的岩石型炸药和用于煤矿井下的许用型炸药,还有用于光面爆破的小直径低爆速的炸药。炸药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民用爆破工作中,在有水和潮湿的爆破场合更显示其优越性。但其贮存稳定性和质量稳定性还较差,需进一步研究改善。炸药的组分有:氧化剂、可燃剂、乳化剂、敏化剂和发泡剂(或称密度控制剂)、稳定剂等。炸药同样具有雷管感度,而且具有很好的抗水性,其爆炸性能好,机械感度低以及安全性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于水胶炸药。目前,炸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

3、现目前对于矿山爆破,通常是先打出直径约90-160mm的炮孔,并且阵列多排炮孔,孔距通常4-6m,排距通常3.2-4.8m,并且在炮孔内下方8-15m左右范围装填炸药起爆药包,雷管安装在炸药中,炮孔上方4m左右进行碎沙土进行填塞。由于向炮孔内装填炸药的时候,炸药比较松散,因此偶尔会出现个别炮孔中的雷管响了,但受限于雷管的点火能量不够或炸药松散,因此炮孔中炸药未被引爆,或因起爆能量不足导致有部份孔内的药未被全引爆,也就是炮孔中会有部分的残留炸药没有爆炸,使矿山的爆破区域存在局部未爆破的石块;然而,爆破工作一旦完成,即使发现有残留的炸药没有爆的情况,也无法再爆破第二次,这就造成了事后还需要用挖机/炮机一点点去破碎未爆破的石块,导致工程量巨大、成本更高!如果把整个炮孔内的炸药全部填塞压实,就不会有炸药没点燃的情况,但是这样一来,炸药的量极大,成本过高。所以行业内,通常需要在炮孔的炸药内增加起爆能量来引爆整个孔内药柱,通常是采用起爆药柱来点燃炸药,起爆药柱点火能量大,引起爆轰速度快,就不会存在有炸药没有点燃的残留问题,但是起爆药柱成本高、价格贵、因为起爆药柱感度高,储存运输风险大,很多地区难采购,因此在低成本的情况无法完全应用;因此,如何在低成本的情况下解决炮孔内炸药的完全爆轰,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克服会有一定概率的炸药没有点燃的问题,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至少部分现有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起爆弹壳,包括弹壳主体、弹壳前端盖和弹壳定位尾翼,所述弹壳主体呈圆桶状,在弹壳主体轴向侧面设有向轴向垂直方向内凹的聚能长槽,所述的弹壳主体一端设计有开口端、另一端是部份封闭结构,在开口端处沿轴向向外垂直方向设有外扣位结构;所述弹壳主体的开口端的壳体外边沿设有倒角,所述弹壳主体的近半封闭端处设有安装端;所述弹壳前端盖其特征在于整体近似瓶盖状,一端是开口另一端是封闭,所述的弹壳前端盖的内侧壁设有内扣位环,所述的前端盖的封闭部部设有向内凹的聚能穴,所述弹壳定位尾翼设有环状结构,且环状结构内壁与所述弹壳主体的安装端相连接且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弹壳定位尾翼尾端部设有多个向外发散的片状定位片。

3、作为本技术起爆弹壳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弹壳主体的聚能长槽,数量为2条或n+1条,n为自然数,且所述聚能长槽截面为弧形或v或u形结构。

4、作为本技术起爆弹壳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弹壳主体的部份封闭结构表面设有通孔。

5、作为本技术起爆弹壳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安装端的直径小于开口端的直径;所述聚能长槽接近所述开口端的截面大于远离所述开口端的截面。

6、作为本技术起爆弹壳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弹壳前端盖中的聚能穴的截面呈圆弧形或v或u形结构。

7、作为本技术起爆弹壳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片状定位片的数量为6片或最少n+1片,n为自然数。

8、有益效果

9、本技术解决了以上现有问题及以上未一一提及的其他现有问题并相应至少带来以下创新优点:

10、本技术在使用时,在弹壳主体的内腔中装填炸药并安装雷管,其中雷管通过通孔装入弹壳主体内,并且炸药可以装的更密实,这样一来,当雷管起爆的时候,利用弹壳主体中装填密实的炸药形成局部威力大的爆炸,引起矿山炮孔中的炸药的爆轰;从而解决爆破施工时,存在的雷管响了,未引爆孔内的炸药,或炮孔中有炸药残留的问题,并且可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起爆药柱,起到了降低成本的作用,提高安全性的作用。

11、本技术通过弹壳前端盖上面聚能穴的设计,利用聚能效应使得本技术安装于矿山的炮孔内之后,本技术聚能穴的设计,可以使起爆破弹壳内炸药引起爆时,会在聚能穴处产生强大的射流能,从而在更短时间内提供更多的起爆能,可以更好更快的使炮孔内的整体炸药爆轰,更进一步的解决了现目前矿山炮孔中有炸药残留的问题和爆破不彻底的问题,并且较现有技术使用起爆药柱相比,成本更低,安全性更好。

12、本技术通过在弹壳主体的侧面设置有聚能长槽,使得除了聚能穴以外,聚能凹槽也可以利用聚能效应横向的快速引起矿山炮孔内的爆轰。

13、本技术通过弹壳定位尾翼的设置,弹壳定位尾翼上面具有片状定位片,因此使得本技术在矿山爆破应用中,可以利用片状定位片接触炮孔的内壁,使本技术处于竖直角度,并且可以将本技术限位于炮孔中所需要的位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起爆弹壳,包括弹壳主体(1)、弹壳前端盖(2)和弹壳定位尾翼(3),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壳主体(1)呈圆桶状,在弹壳主体(1)轴向侧面设有向轴向垂直方向内凹的聚能长槽(4),所述的弹壳主体(1)一端设计有开口端(5)、另一端是部份封闭结构(6),在开口端(5)处沿轴向向外垂直方向设有外扣位结构(7);所述弹壳主体(1)的开口端(5)的壳体外边沿设有倒角(8),所述弹壳主体(1)的近半封闭端处设有安装端(9);所述弹壳前端盖(2)其特征在于整体近似瓶盖状,一端是开口另一端是封闭,所述的弹壳前端盖(2)的内侧壁设有内扣位环(11),所述的前端盖(2)的封闭部部设有向内凹的聚能穴(12),所述弹壳定位尾翼(3)设有环状结构(13),且环状结构(13)内壁与所述弹壳主体(1)的安装端(9)相连接且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弹壳定位尾翼(3)尾端部设有多个向外发散的片状定位片(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爆弹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壳主体(1)的聚能长槽(4),数量为2条或N+1条,N为自然数,且所述聚能长槽(4)截面为弧形或V或U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爆弹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壳主体(1)的部份封闭结构(6)表面设有通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爆弹壳,其特征在于,安装端(9)的直径小于开口端(5)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爆弹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长槽(4)接近所述开口端(5)的截面大于远离所述开口端(5)的截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爆弹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壳前端盖(2)中的聚能穴(12)的截面呈圆弧形或V或U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爆弹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定位片(14)的数量为6片或最少N+1片,N为自然数。

...

【技术特征摘要】

1.起爆弹壳,包括弹壳主体(1)、弹壳前端盖(2)和弹壳定位尾翼(3),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壳主体(1)呈圆桶状,在弹壳主体(1)轴向侧面设有向轴向垂直方向内凹的聚能长槽(4),所述的弹壳主体(1)一端设计有开口端(5)、另一端是部份封闭结构(6),在开口端(5)处沿轴向向外垂直方向设有外扣位结构(7);所述弹壳主体(1)的开口端(5)的壳体外边沿设有倒角(8),所述弹壳主体(1)的近半封闭端处设有安装端(9);所述弹壳前端盖(2)其特征在于整体近似瓶盖状,一端是开口另一端是封闭,所述的弹壳前端盖(2)的内侧壁设有内扣位环(11),所述的前端盖(2)的封闭部部设有向内凹的聚能穴(12),所述弹壳定位尾翼(3)设有环状结构(13),且环状结构(13)内壁与所述弹壳主体(1)的安装端(9)相连接且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弹壳定位尾翼(3)尾端部设有多个向外发散的片状定位片(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庆安肖婷姚文龙董连玉潘航航张智斌张华文刘万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