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抑制和减缓航空燃料RP-3在航空发动机空油换热器管内及金属壁面的热氧化结焦形成与沉积的方法,此方法通过对金属表面进行预处理,使金属表面钝化,减少其表面对结焦的催化活性,从而降低了整个换热器的结焦,提高了换热器整体使用寿命,提高了可靠性,降低了维护成本。所采用的预处理是包括对金属表面的酸洗钝化与电解抛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抑制航空燃料RP-3热氧化结焦与沉积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 于航空发动机空/油换热器中抑制航空燃料RP-3热氧化结焦与沉积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发动机的发展,发动机的热负荷将会越来越重,为保证飞行的可靠性和相应 的隐身性能,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热端部件进行冷却。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冷却问题在很 大程度上成为了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瓶颈。传热学的角度看,在冷气用量和内部冷却结构都 无法大幅度变化的前提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考虑如何降低冷却空气本身的温度,提高冷 气本身品质。用航空煤油对冷却空气进行冷却,以提高其冷却品质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 景的方案。在航空煤油在进入燃烧室燃烧之前,先经换热器吸收用于冷却涡轮高温部件的 冷却空气的热量,这样既可以解决航空发动机日益突出的冷却问题,又有利于燃料的雾化 和燃烧,对发动机冷却系统和燃油系统的设计都具有重要价值。当航空煤油的温度达到约 150°C将会产生氧化结焦,燃料与其中的溶解氧开始反应,通过自由基链式反应机理,形成 氢过氧化物。随着反应的加深,这些复杂的产物增加了燃料的粘度,进而经过聚合、缩合、凝 结,形成胶状固体沉积物,造成燃料控制阀的粘滞,并且污染燃料喷嘴和换热器,严重时会 导致整个飞行系统失效。如果不能有效抑制热氧化结焦,将极大的限制航空发动机换热器 的工程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抑制和减缓航空燃料RP-3在航空发动机空油换热器管内及金属 壁面的热氧化结焦形成与沉积的方法,此方法通过对金属表面进行预处理,使金属表面钝 化,减少其表面对结焦的催化活性,从而降低了整个换热器的结焦,提高了换热器整体使用 寿命,提高了可靠性,降低了维护成本。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抑制与减缓航空燃料RP-3在航空发动机空油换热 器管内及金属壁面的热氧化结焦形成与沉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金属表面进行预处 理实现,所采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对金属表面的酸洗、钝化与电解抛光,所述的酸洗、钝化 包括酸洗前验收_除油-水洗-酸洗-水洗_除挂灰_水洗_钝化_水洗-中和-水 洗-干燥-除氢,除油采用化学除油氢氧化钠60 80g/L,磷酸钠20 40g/L,碳酸钠20 40g/L,硅酸钠3 10g/L。总碱度65 100g/L,温度70 90°C,时间以油除净为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为除油采用电化学除油氢氧化钠30 50g/L,磷酸钠20 30g/L,碳酸钠20 30g/L,水玻璃3 5g/L。总碱度40 60g/L,温度60 80°C,电流密 度3 ΙΟΑ/dm2,时间阴极3 5min,阳极1 5min,电极材料用钢板尤其是镀镍钢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为除油干净的标准为除油后水洗,水膜连续30s不裂开。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为预处理过程中的酸洗采用硝酸140 150g/L,磷酸110 120g/L,水余量,室温下5 IOmin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为酸洗后采用气/水枪冲洗挂灰,即用压力为2 5kg/cm2的 压缩空气和自来水混合的高速水流冲洗工件。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为预处理过程中的钝化采用硝酸体积浓度在40%以上的钝 化液,温度以室温为宜,时间30min。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为预处理过程中的电解抛光包括电解抛光工艺流程电解 抛光一清洗一漂洗(去离子水)一风干一再钝化。 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为预处理过程中的电解抛光采用磷酸40 50g/L,硫酸35 40g/L,铬酸3 4g/L,水17 20g/L,温度40 60°C,时间12 min,电压5 15V,电流密 度 75 82A/dm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为所述的航空燃料RP-3是航空煤油,预处理的金属表面是 不锈钢表面。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以得到有益的效果。首先,不锈钢304实验件在第一步进行的酸洗钝化过程中与酸洗液在界面上发生 化学反应,生成一层紧密地附着在表面上的按一定含量比例分布的磷酸盐、硫酸盐和硝酸 盐膜,接着,不锈钢304实验件在电解抛光过程中实验件在特定条件下的阳极浸蚀,改善其 表面显微几何形状,进一步降低了金属表面的显微粗糙程度,使工件变得更加光亮。不锈钢 304经过电解抛光工艺处理后,表面层钝化膜的形成可显著提高其防腐蚀性能。这可以从 XRD图谱中看出,与没有进行电解钝化处理的不锈钢304实验件相比,电解钝化处理过后的 不锈钢304实验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峰值有明显的下降,第三位置的峰值有明显的 上升。说明第三位置的C结构结晶因为表面电解钝化处理而情况大幅改善,C结构结晶的 改善导致结焦量大幅下降,所以C结构对于氧化结焦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第二位置的B结构 结晶因为表面电解钝化处理而情况变得恶劣,B结构结晶的恶劣导致结焦量大幅下降,所以 B结构对于氧化结焦有一定的催化作用(这与4. 1表面磷化得出结论一致)。正是因为这 层按一定含量比例分布的磷酸盐、硫酸盐和硝酸盐膜对于航空煤油RP-3与不锈钢304实验 件的接触起到了一定的隔离作用,而且相比较表面酸洗钝化处理作用更加明显,在表面酸 洗钝化的钝化膜更加致密的同时再加上电解抛光,使得钝化膜的表面粗糙度又有所提高, 更加降低了对于RP-3氧化结焦具有很强催化作用的Fe离子与航空煤油RP-3接触的机会, 使得不锈钢304的金属表面对RP-3航空煤油氧化结焦的催化作用受到了一定抑制。附图说明图1是实验后304不锈钢未做处理XRD图谱分析图2是实验后304不锈钢电解钝化处理XRD图谱分析图3是静态测焦装置结构示意4是静态测焦实验件一测量结焦不锈钢304挂片图5是流动测焦实验台示意3中1-氮气瓶,2-氮气减压器,3-进气阀,4-釜体,5-加热炉,6-挂件,7-挡板, 8-防爆阀,9-压力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1-控制箱,12-限压阀,13-排气阀。 图5中1-油箱,2-阀门,3-高压柱塞泵,4-阀门,5_过滤器6_流量计,7_阻燃阀, 8-阀门,9-预热器,10-收集腔,11-实验段,12-氮气,13-阀门,14-阀门,15-PC数据采集,16-采样冷却器,17-电磁阀,18-背压阀,19-取样瓶,20-冷却塔,21-水箱,22-阀门,23-冷 却水,24-阀门,25-电磁阀,26-油气分离器,27-储油箱。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对金属表面采用酸洗、钝化与电解抛 光的预处理。所采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对金属表面的酸洗、钝化与电解抛光。除油采用化学除 油氢氧化钠60 80g/L,磷酸钠20 40g/L,碳酸钠20 40g/L,硅酸钠3 10g/L。总 碱度65 100g/L,温度70 90°C,时间以油除净为止。或者采用电化学除油氢氧化钠 30 50g/L,磷酸钠20 30g/L,碳酸钠20 30g/L,水玻璃3 5g/L。总碱度40 60g/ L,温度60 80°C,电流密度3 ΙΟΑ/dm2,时间阴极3 5min,阳极1 5min,电极材料 用钢板或镀镍钢板。除油干净的标准为除油后水洗,水膜连续30s不裂开。酸洗采用硝酸 20% (Φ),氢氟酸8% 10% (Φ),水余量,室温下3 IOmin ;或者硝酸140 150g/L, 磷酸110 120g/L,水余量,室温下5 lOmin。采用气/水枪冲洗挂灰。即用压力为2 5k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抑制与减缓航空燃料RP-3在航空发动机空油换热器管内及金属壁面的热氧化结焦形成与沉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金属表面进行预处理实现,所采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对金属表面的酸洗、钝化与电解抛光,所述的酸洗、钝化包括:酸洗前验收-除油-水洗-酸洗-水洗-除挂灰-水洗-钝化-水洗-中和-水洗-干燥-除氢,除油采用化学除油:氢氧化钠60~80g/L,磷酸钠20~40g/L,碳酸钠20~40g/L,硅酸钠3~10g/L,总碱度65~100g/L,温度70~90℃,时间以油除净为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抑制与减缓航空燃料RP 3在航空发动机空油换热器管内及金属壁面的热氧化结焦形成与沉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金属表面进行预处理实现,所采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对金属表面的酸洗、钝化与电解抛光,所述的酸洗、钝化包括酸洗前验收 除油 水洗 酸洗 水洗 除挂灰 水洗 钝化 水洗 中和 水洗 干燥 除氢,除油采用化学除油氢氧化钠60~80g/L,磷酸钠20~40g/L,碳酸钠20~40g/L,硅酸钠3~10g/L,总碱度65~100g/L,温度70~90℃,时间以油除净为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处理过程中的除油采用电化学除油氢氧 化钠30 50g/L,磷酸钠20 30g/L,碳酸钠20 30g/L,水玻璃3 5g/L。总碱度40 60g/L,温度60 80°C,电流密度3 ΙΟΑ/dm2,时间阴极3 5min,阳极1 5min,电极 材料用钢板尤其是镀镍钢板。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除油干净的标准为除油后水洗,水膜连续 30s不裂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处理过程中的酸洗采用硝酸20%(Φ),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智,邓宏武,徐国强,郭隽,琚印超,金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