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胜五专利>正文

铁素体自调边界汽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208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铁素体自调边界汽封适用于汽轮机,为了提高汽轮机的效率,使汽封圈的滑板齿具有两级浮动功能,在设定的边界条件下,能够随着运行工况的变化,从边界条件的上限至下限自动调节。其特征在于:将多等分的新型汽封圈的截面制成T尾型,背部加装板式弹簧后,滑入汽缸体已有的T尾槽内。再在多等分的滑板的背部,装上高温薄片弹簧,配合在新型汽封圈的内槽,使滑板背部空腔和进汽腔相通,滑板在高温薄片弹簧的作用下,使滑板的齿和转轴相接触。再在滑板的等分接头处均开出圆形槽,装入高温螺旋弹簧,滑板及迷宫齿均用铁素体制成,构成铁素体自调边界汽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汽轮机的轴封、叶顶汽封、隔板汽封。技术背景-己知在汽轮机内部用于做功的高温高压汽体,是靠汽封圈来实现密封的,这种汽封圈与转轴之间保留有0.3111111至1.2誦的动静间隙,因此密封效果很差, 直接影响汽轮机的运行效率。为此,近年来在汽轮机行业出现了许多新型汽封 圈结构,从动静间隙的大小来看,基本没有边界条件的设定,在汽轮机起停的 工况下,要么密封齿和转轴处于接触状态、要么因动静间隙较小发生碰磨,因 此在汽轮机起停的工况下,就有引起汽轮机振动的可能性;或者在汽轮机正常 运行时,动静间隙又太大,造成汽体大量泄漏。特别是已知技术中的金属密封齿, 一旦和转轴发生碰磨势必损伤转轴,甚 至引起转轴变弯的事故发生,所以近年来又出现了碳素齿的接触汽封,然而碳 素齿强度差又易碎。
技术实现思路
按照汽轮机实际运行工况要求,汽封圈的动静间隙最好能随运行工况的变 化自动调节,而这种调节的范围,必须设定边界条件,即汽轮机起停时其边界 条件设定为动静间隙值大于转子最大的振动量,称边界条件的上限;而在正 常运行时其边界条件设定为动静间隙值为零,称边界条件的下限。这是因为汽轮机在起车和停车的工况下,有个升速和降速过程,当转速在 通过临界转速时,转子会发生共振,如若这一振动频率刚好和汽封圈的固有频 率相等,怡巧这时动静间隙又为零,就会引起汽封圈也一起共振,进而扩大振 动的严重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自调边界的汽封,这样既可以保证密封效果, 提高汽轮机的效率,又可以保证汽轮机起停的安全性。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其原理结构主要由汽缸体l、板式弹簧2、新型汽封圈3、高温薄片弹簧4、 高温、高压汽体5、转轴6、进汽腔7、滑板8、铁素体迷宫齿9、高温螺旋弹簧 IO组成,如附图l、附图2所示。其中汽缸体l、板式弹簧2、转轴6属己知原 结构;高温、高压汽体5是原理要素。 其特征在于将多等分的新型汽封圈3的截面制成T尾形,背部加装板式弹簧2后,滑 入汽缸体l已有的T尾槽内,组成一级浮动。再在多等分的滑板8的背部装上 高温薄片弹簧4后,配合在新型汽封圈3的内槽,并在滑板8背部的整体园周 上留出一个空腔,并使这一空腔和进汽腔7相通。滑板8在高温薄片弹簧4的 作用下,使滑板8的内径园周面与转轴6的外径园周面接触,这时动静间隙为 零,达到边界条件的下限,构成了滑板8的二级浮动。为了使滑板8获得边界条件的上限,再在滑板8的等分接头处均开出园形 槽,并装入高温螺旋弹簧IO,其装法如附图l、附图2所示。在汽轮机的正常运行工况下,滑板8处于边界条件的下限,这时动静间隙 为零,为了防止迷宫齿9和转轴6碰磨而损伤转轴,将迷宫齿9用铁素体材料 制成,并镶嵌入新型汽封圈3的凹槽内;同理将滑板8也用铁素体材料整体制 成,并在和转轴6接触的部位制成两道尖齿,使其能在边界条件的下限连续运 行。因为铁素体在高温状态下其硬度会大大地削弱,质地变软,所以能够满足 上述碰磨和动静间隙为零的工况要求。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将多等分的新型汽封圈3的截面制成T尾形,背部加 装板式弹簧2后,滑入汽缸体l已有的T尾槽内,构成了新型汽封圈3的一级 浮动,由于板式弹簧2具有很高的硬度,所以一级浮动称作硬浮动。如若单纯 依靠硬浮动,那么新型汽封圈3的每一个齿,是无法满足边界条件下限工况的, 所以一级浮动只不过是为了应对事故状态而设置的。为此本专利技术又设置了二级浮动,也称作软浮动,即在多等分的滑板8的背 部装上高温薄片弹簧4后,配合在新型汽封圈3的内槽,并在滑板8的背部留4出一个空腔,滑板8在高温薄片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使滑板8的内径园周面 与转轴6的外径园周面接触,满足了边界条件的下限要求,构成了滑板8的有 效浮动,这就是二级浮动,即软浮动。由于二级软浮动所使用的高温薄片弹簧4, 其弹力远远小于板式弹簧2,所以使得滑板8作用于转轴6的压力非常小,再加 上滑板8是由铁素体材料制成的,并配以两道连体的尖齿,所以才能按边界条 件的下限运行。滑板8的肩头用以控制边界条件的下限,即确保动静间隙值为 零;而螺旋弹簧10却是为了控制滑板8边界条件的上限,即动静间隙值-般控 制在0.5mm至2mm。以上所述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级浮动和二级浮动的构成,为了使汽轮机在起车和 停车的工况下,能够在边界条件范围内,使滑板8位置从下限变到上限,将高 温螺旋弹簧10的弹力,设计成略大于高温薄片弹簧4的压力,这样当进汽腔7 还没有进入高温、高压汽体5前,或撤掉高温、高压汽体5后,此时即为汽轮 机的起车和停车工况,滑板8的背部仅有高温薄片弹簧4的压力,而其压力又 小于高温螺旋弹簧10的弹力,因此滑板8被高温螺旋弹簧10举起,不再和转 轴接触,躲避了转子过临界转速时的共振过程;当汽轮机正常运行时,高温、 高压汽体5通过进汽腔7进入到滑板8的背部,并对滑板8的背部产生一种压 力,这种压力和高温薄片弹簧4的压力相叠加,作用于滑板8的背部,这个作 用力则远远大于高温螺旋弹簧10的弹力,将滑板8又推回转轴6,构成有效浮 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使滑板8具有两级浮动的灵活工作状态,在设定的 边界条件下,随着运行工况的变化,从边界条件的上限至边界条件的下限自动 调节;又由于铁素体迷宫齿9、滑板8均由铁素体制成,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不仅密封效果好,而且能够躲避转轴的振动,滑板8不仅强度高,而且不易破 碎,因此运行十分可靠、安全。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结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是由汽缸体l、板式弹簧2、新型汽封圈3、高温薄片弹簧4、高温、 高压汽体5、转轴6、进汽腔7、滑板8、铁素体迷宫齿9、高温螺旋弹簧0组 成。其特征在于:将多等分的新型汽封圈3的截面制成T尾形,背部加装板式 弹簧2后,滑入汽缸体l已有的T尾槽内,组成一级浮动。再在多等分的滑板8 的背部装上高温薄片弹簧4后,配合在新型汽封圈3的内槽,并在滑板8背部 的整体园周上留出一个空腔,并使这一空腔和进汽腔7相通。滑板8在高温薄 片弹簧4的作用下,使滑板8的内径园周面与转轴6的外径园周面接触,构成 了滑板8的二级浮动。再在滑板8的等分接头处均开出园形槽,并装入高温螺 旋弹簧10。将迷宫齿9用铁素体材料制成,并镶嵌入新型汽封圈3的凹槽内;同理将 滑板8也用铁素体材料整体制成,并在和转轴6接触的部位制成两道尖齿。滑板8的肩头用以控制边界条件的下限,螺旋弹簧10用以控制边界条件的 上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是由汽缸体(1)、板式弹簧(2)、新型汽封圈(3)、高温薄片弹簧(4)、转轴(6)、进汽腔(7)、滑板(8)、铁素体迷宫齿(9)、高温螺旋弹簧(10)组成,其特征在于:将多等分的新型汽封圈(3)的截面制成T尾形,背部加装板式弹簧(2)后,滑入汽缸体(1)已有的T尾槽内,组成一级浮动,再在多等分的滑板(8)的背部装上高温薄片弹簧(4)后,配合在新型汽封圈(3)的内槽,并在滑板(8)背部的整体园周上留出一个空腔,并使这一空腔和进汽腔(7)相通,滑板(8)在高温薄片弹簧(4)的作用下,使滑板(8)的内径园周面与转轴(6)的外径园周面接触,构成了滑板(8)的二级浮动,再在滑板(8)的等分接头处均开出园形槽,并装入高温螺旋弹簧(10),将迷宫齿(9)用铁素体材料制成,并镶嵌入新型汽封圈(3)的凹槽内,同理将滑板(8)也用铁素体材料整体制成,并在和转轴(6)接触的部位制成两道尖齿,组成铁素体自调边界汽封,滑板(8)的肩头用以控制边界条件的下限,螺旋弹簧(10)用以控制边界条件的上限。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是由汽缸体(1)、板式弹簧(2)、新型汽封圈(3)、高温薄片弹簧(4)、转轴(6)、进汽腔(7)、滑板(8)、铁素体迷宫齿(9)、高温螺旋弹簧(10)组成,其特征在于将多等分的新型汽封圈(3)的截面制成T尾形,背部加装板式弹簧(2)后,滑入汽缸体(1)已有的T尾槽内,组成一级浮动,再在多等分的滑板(8)的背部装上高温薄片弹簧(4)后,配合在新型汽封圈(3)的内槽,并在滑板(8)背部的整体园周上留出一个空腔,并使这一空腔和进汽腔(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五
申请(专利权)人:王胜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