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牵引杆,尤其是一种工程救险车用牵引杆。
技术介绍
1、由于车辆本身的故障或是驾驶人员的错误操作,可能会引起车辆无法启动或失去动力,再例如公路的场景下就需要拖车来牵引故障车辆离开,从而避免占道或是引发危险。软拖绳重量轻,体积小,方便携带,但是这种拖曳方式具有一定危险,对驾驶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发生事故时轻则磕碰,重则出现交通事故。因此,对于在冰雪路面上或刹车装置失效的车辆,工程救险车在进行救险任务时,常采用硬连接牵引杆。
2、但是,现有的硬连接牵引杆为了便于存放以及长度调节等缘由,常设置为可拆卸安装的多个杆体,多个杆体之间一般通过插销或者是简单的卡扣进行固定,稳定性较差,在二车牵引受到作用力时,通过上述的固定方式则可能产生杆体脱落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固定且稳定性较好的工程救险车用牵引杆。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程救险车用牵引杆,包括至少两个杆体,相邻的两个所述杆体分别设有锁定部和锁定配合部,其中一个所述杆体上设有调节部,连接时所述调节部适于使所述锁定部形变,形变后的所述锁定部与所述锁定配合部形成锁定配合。
3、作为一种优选,两个所述杆体分别为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锁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所述锁定配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连接时调节所述调节部迫使所述锁定部形变,以使所述锁定部与所述锁定配合部形成凹凸配合结构。
4、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杆体包括有第一接口,所
5、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锁定部外侧为导向面,所述锁定部内侧设有锁定凸起,所述第一接口外壁设有螺纹,所述调节部为内壁带有螺纹结构的导套,所述调节部转动并移动于所述第一接口上,经过所述锁定部时时所述作用于所述导向面,以使所述锁定凸起向内侧形变并与所述锁定槽形成卡接。
6、作为一种优选,初始状态下所述锁定凸起具有与所述导向面相同方向的导向斜面。
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锁定部外侧为导向面,所述锁定部内侧设有锁定凸起,所述调节部包括套设与所述第一接口的滑套,所述调节部滑动至所述锁定部的位置时,所述调节部压迫所述锁定部形变,以使所述锁定部与所述锁定配合部形成凹凸配合,同时所述调节部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锁定部形成过盈配合。
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锁定部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凹槽。
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凹槽包括有安装平面,并在所述安装平面设有固定孔,所述锁定部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适于配合安装在所述安装平面,并通过所述固定孔固定。
10、作为一种优选,本牵引杆还包括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若干个所述延长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以形成加长的牵引杆。
11、作为一种优选,位于两端的所述杆体具有用于拉车的钩部,所述杆体在安装所述钩部的一侧设有弹性缓冲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3、通过锁定部和锁定配合部的锁定配合,当调节部迫使锁定部形变时,二者锁定,而调节部移走时则锁定取消,此时两个杆体朝反向拽开即可,易于安装和使用,也便于使用后拆卸存放;通过调节部的形变作用,两个杆体不易因外力影响导致脱落,有效地增加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救险车用牵引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杆体,相邻两个所述杆体分别设有锁定部和锁定配合部,其中一个所述杆体上设有调节部,连接时所述调节部适于使所述锁定部形变,形变后的所述锁定部与所述锁定配合部形成锁定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救险车用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设为两个,两个所述杆体分别为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锁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所述锁定配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连接时调节所述调节部迫使所述锁定部形变,以使所述锁定部与所述锁定配合部形成凹凸配合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救险车用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包括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杆体的半径,以形成用于抵接所述第二杆体的台阶,所述第一接口中空设置,且所述第一接口在其外壁面开有贯穿的凹槽,所述锁定部安装于所述凹槽并一部分伸出所述凹槽,所述第二杆体包括第二接口,所述锁定配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口上,且所述锁定配合部上设有锁定槽,安装时所述锁定配合部完全插入所述第一接口中,随后所述调节部调节作用于所述锁定部伸出所述凹槽的部分,以使所述锁定部向内侧形变以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救险车用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外侧为导向面,所述锁定部内侧设有锁定凸起,所述第一接口外壁设有螺纹,所述调节部为内壁带有螺纹结构的导套,所述调节部转动并移动于所述第一接口上,经过所述锁定部时时所述作用于所述导向面,以使所述锁定凸起向内侧形变并与所述锁定槽形成卡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救险车用牵引杆,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所述锁定凸起具有与所述导向面相同方向的导向斜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救险车用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外侧为导向面,所述锁定部内侧设有锁定凸起,所述调节部包括套设与所述第一接口的滑套,所述调节部滑动至所述锁定部的位置时,所述调节部压迫所述锁定部形变,以使所述锁定部与所述锁定配合部形成凹凸配合,同时所述调节部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锁定部形成过盈配合。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救险车用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凹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救险车用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有安装平面,并在所述安装平面设有固定孔,所述锁定部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适于配合安装在所述安装平面,并通过所述固定孔固定。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救险车用牵引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若干个所述延长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之间以形成加长的牵引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救险车用牵引杆,其特征在于,位于两端的所述杆体具有用于拉车的钩部,所述杆体在安装所述钩部的一侧设有弹性缓冲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救险车用牵引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杆体,相邻两个所述杆体分别设有锁定部和锁定配合部,其中一个所述杆体上设有调节部,连接时所述调节部适于使所述锁定部形变,形变后的所述锁定部与所述锁定配合部形成锁定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救险车用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设为两个,两个所述杆体分别为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锁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所述锁定配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连接时调节所述调节部迫使所述锁定部形变,以使所述锁定部与所述锁定配合部形成凹凸配合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救险车用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体包括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杆体的半径,以形成用于抵接所述第二杆体的台阶,所述第一接口中空设置,且所述第一接口在其外壁面开有贯穿的凹槽,所述锁定部安装于所述凹槽并一部分伸出所述凹槽,所述第二杆体包括第二接口,所述锁定配合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口上,且所述锁定配合部上设有锁定槽,安装时所述锁定配合部完全插入所述第一接口中,随后所述调节部调节作用于所述锁定部伸出所述凹槽的部分,以使所述锁定部向内侧形变以抵接于所述锁定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救险车用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外侧为导向面,所述锁定部内侧设有锁定凸起,所述第一接口外壁设有螺纹,所述调节部为内壁带有螺纹结构的导套,所述调节部转动并移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晗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