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及其磁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1463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7 19:29
本公开提出一种继电器及其磁路结构,磁路结构包括轭铁组件、线圈架、铁芯组件以及导磁筒;轭铁组件的U型轭铁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定位接触部及连接于两个定位接触部之间的连接部,轭铁板连接于第一连接端部而共同围合出容纳空间;线圈架设置于容纳空间中并设置有通孔;铁芯组件容纳于通孔中并包括动铁芯和静铁芯,定义铁芯组件对应于静铁芯的第一区域和对应于动铁芯的第二区域;导磁筒部分容纳于通孔中并设置于动铁芯与通孔的孔壁之间;通孔的孔壁对应于第一区域的位置与第一区域之间的第一间隙,小于导磁筒与第二区域之间的第二间隙;两个第一连接端部的端面与轭铁板的第一表面之间分别设有定位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电控制器件,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及其磁路结构


技术介绍

1、继电器属于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其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继电器的本质可以理解为利用较小电流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器件”,因此继电器在电路中主要用于实现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2、在现有高压直流继电器的设计方案中,继电器的磁路部分包括轭铁组件、线圈、导磁筒、铁芯组件等构件,线圈绕设在线圈架上,铁芯组件容纳于线圈架的通孔中,铁芯组件包括沿通孔的轴向排列的静铁芯和动铁芯,导磁筒套设于动铁芯与通孔之间。然而,现有方案中的导磁筒与动铁芯之间的间隙过小,导磁筒容易对动铁芯产生挤压,造成动铁芯错位、损坏,影响继电器的稳定性。再者,轭铁组件包括u型轭铁和轭铁板,轭铁板连接于u型轭铁的两端部。然而,u型轭铁与轭铁板的装配难度较大,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发生错位,导致导磁筒与动铁芯的轴线相对偏离,同时导致u型轭铁的铆接力不平衡发生倾斜而带动导磁筒挤压动铁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导磁筒不易挤压动铁芯且u型轭铁与轭铁板的装配效果较佳的磁路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磁路结构,其中,包括轭铁组件、线圈架、铁芯组件以及导磁筒;所述轭铁组件包括u型轭铁及轭铁板,所述u型轭铁包括两个定位接触部及连接部,两个所述定位接触部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所述连接部连接于两个所述定位接触部之间,所述定位接触部具有背向所述连接部的第一连接端部,所述轭铁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端部,所述轭铁板具有朝向所述u型轭铁的第一表面,所述u型轭铁和所述轭铁板共同围合出容纳空间;所述线圈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中并设置有沿第二方向贯穿的通孔,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平行于所述定位接触部;所述铁芯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并容纳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铁芯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静铁芯和动铁芯,所述静铁芯较所述动铁芯靠近所述轭铁板,定义所述铁芯组件对应于所述静铁芯的区域为第一区域,并定义所述铁芯组件对应于所述动铁芯的区域为第二区域;所述导磁筒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并部分容纳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导磁筒设置于所述动铁芯与所述通孔的孔壁之间;其中,所述通孔的孔壁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区域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导磁筒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小于所述第一间隙;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分别设置有定位结构,用于定位所述u型轭铁与所述轭铁板在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4、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铁芯组件还包括金属壳,所述金属壳部分容纳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静铁芯和动铁芯分别容纳于所述金属壳中;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金属壳对应于所述静铁芯的部分,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金属壳对应于所述动铁芯的部分。

5、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通孔的孔壁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间隙为所述第一凸起背向所述孔壁的一端与所述金属壳的第一区域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

6、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通孔具有远离所述导磁筒的第一孔口,所述静铁芯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孔口的位置对应布置,所述第一凸起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孔壁邻接所述第一孔口的位置;和/或,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区域错开布置。

7、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凸起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通孔内周的一周布置;或者,所述通孔的孔壁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凸起,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通孔内周间隔布置。

8、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凸起背向所述通孔的孔壁的一端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倒角结构。

9、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沿所述通孔的径向,所述静铁芯的宽度大于所述动铁芯的宽度,所述静铁芯的周缘超出所述动铁芯的周缘。

10、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铁芯组件还包括金属壳,所述金属壳部分容纳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静铁芯和动铁芯分别容纳于所述金属壳中;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金属壳对应于所述静铁芯的部分,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金属壳对应于所述动铁芯的部分,所述金属壳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金属壳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

11、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静铁芯与所述轭铁板为相对独立的部件,所述静铁芯连接于所述轭铁板;或者,所述静铁芯与所述轭铁板为一体结构。

12、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导磁筒与所述u型轭铁为相对独立的部件,所述导磁筒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或者,所述导磁筒与所述u型轭铁为一体结构。

13、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轭铁板的两端与两个所述定位接触部分别铆接连接。

14、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间隙大于或者等于0。

15、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通孔的孔壁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抵接于所述导磁筒,用以限制所述导磁筒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

16、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凸起以及定位槽,所述定位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的端面和所述第一表面的其中一者,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的端面和所述第一表面的其中另一者,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槽定位配合,所述定位槽的槽壁围设于所述定位凸起的全部侧壁。

17、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定位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的端面,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轭铁板的第一表面。

18、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定位凸起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定位接触部的厚度。

19、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定位接触部背向另一个所述定位接触部的外侧面沿所述第一方向超出所述定位凸起;其中,所述轭铁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端面与对应的上述定位接触部的外侧面平齐;和/或,对于一个所述定位接触部,其上设置的所述定位凸起朝向另一个所述定位接触部的内侧面,与所述定位接触部朝向另一个所述定位接触部的内侧面平齐。

20、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三方向,所述定位凸起的宽度小于所述定位接触部的宽度。

21、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的端面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台,两个所述凸台与所述端面共同形成通槽,所述通槽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定位接触部;其中,所述轭铁板的本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凸设有第二连接端部,所述第二连接端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槽中,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部的所述第一表面。

22、根据本公开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沿所述第三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组件还包括金属壳,所述金属壳部分容纳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静铁芯和动铁芯分别容纳于所述金属壳中;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金属壳对应于所述静铁芯的部分,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金属壳对应于所述动铁芯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壁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间隙为所述第一凸起背向所述孔壁的一端与所述金属壳的第一区域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通孔的径向,所述静铁芯的宽度大于所述动铁芯的宽度,所述静铁芯的周缘超出所述动铁芯的周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组件还包括金属壳,所述金属壳部分容纳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静铁芯和动铁芯分别容纳于所述金属壳中;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金属壳对应于所述静铁芯的部分,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金属壳对应于所述动铁芯的部分,所述金属壳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金属壳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板的两端与两个所述定位接触部分别铆接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大于或者等于0。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凸起以及定位槽,所述定位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的端面和所述第一表面的其中一者,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的端面和所述第一表面的其中另一者,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槽定位配合,所述定位槽的槽壁围设于所述定位凸起的全部侧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的端面,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轭铁板的第一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定位凸起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定位接触部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三方向,所述定位凸起的宽度小于所述定位接触部的宽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的端面沿所述第三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台,两个所述凸台与所述端面共同形成通槽,所述通槽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定位接触部;其中,所述轭铁板的本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凸设有第二连接端部,所述第二连接端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槽中,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端部的所述第一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三方向,所述第二连接端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本体的宽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定位接触部上设置有一个所述定位凸起;其中,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三方向,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的端面的中间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定位凸起,至少两个所述定位凸起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列。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深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定位凸起的突伸高度。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轭铁与所述轭铁板铆接连接。

24.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3任一项所述的磁路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组件还包括金属壳,所述金属壳部分容纳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静铁芯和动铁芯分别容纳于所述金属壳中;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金属壳对应于所述静铁芯的部分,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金属壳对应于所述动铁芯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壁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间隙为所述第一凸起背向所述孔壁的一端与所述金属壳的第一区域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通孔的径向,所述静铁芯的宽度大于所述动铁芯的宽度,所述静铁芯的周缘超出所述动铁芯的周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组件还包括金属壳,所述金属壳部分容纳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静铁芯和动铁芯分别容纳于所述金属壳中;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金属壳对应于所述静铁芯的部分,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金属壳对应于所述动铁芯的部分,所述金属壳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金属壳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板的两端与两个所述定位接触部分别铆接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大于或者等于0。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磁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凸起以及定位槽,所述定位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的端面和所述第一表面的其中一者,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部的端面和所述第一表面的其中另一者,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槽定位配合,所述定位槽的槽壁围设于所述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文广王萌陈炜鹏陈松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