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和车厢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和车厢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9675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厢翻转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和车厢翻转装置,连接臂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调节组件以及第二调节组件,第一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一插接端,第二连接杆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二插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压车梁上,第二插接端从第一插接端插入第一连接杆内并与第一连接杆的内壁形成间隙,第一调节组件设置于第一连接杆的外表面并与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抵持,第二调节组件设置于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并与第一连接杆的内表面抵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传递两个压车梁所受到的驱动力,以使两个压车梁进行同步转动,保持车厢在翻转过程中保持平衡,避免车厢发生形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厢翻转,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和车厢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货物运输车厢中,一般包括敞口式车厢和柜门式车厢,在敞口式车厢中,由于车厢顶部为敞口,因此可便于挖掘机、钩机、铲车等车辆将货物装入敞口式车厢内,在货物卸载时,通过将压车梁安装在车厢上,并将翻车机与压车梁连接,从而可在翻车机驱动压车梁带动车厢翻转,以将车厢内的货物倒出,在实际作业中,翻车机驱动压车梁带动车厢进行翻转时,会存在对两个压车梁的驱动力不同而使车厢在翻转过程中难以保持平衡的问题,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差,有鉴于此,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两个压车梁转动不同步而造成车厢难以保持平衡以及车厢形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和车厢翻转装置。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调节组件以及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一插接端,所述第二连接杆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二插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压车梁上,第二插接端从第一插接端插入第一连接杆内并与第一连接杆的内壁形成间隙,第一调节组件设置于第一连接杆的外表面并与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抵持,第二调节组件设置于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并与第一连接杆的内表面抵持。

3、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栓和第一调节板,第一连接杆靠近第一插接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调节螺栓螺纹连接的螺孔,第一调节板位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间隙处,调节螺栓穿过螺孔并与第一调节板抵持连接,以使第一调节板抵持于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

4、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靠近第一插接端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调节板尺寸适配的通孔,通孔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杆可拆卸连接的密封板以封闭通孔,螺孔开设于密封板上。

5、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调节螺栓抵持第一调节板的端部设置有环形凸台,第一调节板上开设有与环形凸台尺寸适配的凹槽,以在调节螺栓转动时带动第一调节板位移。

6、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连接杆靠近第二插接端的外壁,并使第二调节板与第一连接杆的内壁贴合。

7、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板贴合第二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垫板;和/或第二调节板贴合第一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垫板。

8、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采用方钢结构,第二连接杆的口径小于第一连接杆的口径,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均采用平面板,以使第一调节板与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抵持,第二调节板与第一连接杆的内表面抵持。

9、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采用圆管结构,第二连接杆的口径小于第一连接杆的口径,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均采用弧形板,以使第一调节板与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抵持,第二调节板与第一连接杆的内表面抵持。

10、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均设置有四组,四组第一调节组件围绕第一连接杆阵列设置以与第二连接杆四周的外表面抵持,四组第二调节组件围绕第二连接杆阵列设置以与第一连接杆四周的内表面抵持。

11、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车厢翻转装置,车厢翻转装置包括翻车机、两个压车梁、检测组件以及上述的连接臂,两个压车梁与车厢可拆卸连接,连接臂铰接于两个压车梁之间,翻车机同时与两个压车梁连接以驱动两个压车梁同时转动并带动车厢翻转,检测组件与翻车机信号连接,检测组件包括分别悬吊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的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以检测两个压车梁的转动同步性,并在两个压车梁的转动不同步时检测两个压车梁的偏转角度,翻车机根据偏转角度对两个压车梁的转动进行校正

12、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3、通过将第一铰接底座和第二铰接底座分别固定在两个压车梁上,并使第一插接端与第二插接端插接连接,以在第一连接杆和和第二连接杆之间形成间隙,以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在间隙的作用下可发生相对摆动和相对伸缩,通过调节第一调节组件与第二连接杆抵持的预紧力,和/或通过调节第二调节组件与第一连接杆抵持的预紧力,以增加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对伸缩时的阻力,以在两个压车梁所受到驱动力的差值小于该阻力时传递两个压车梁的受力并使两个压车梁的受力保持平衡,进而确保车厢能够平稳翻转,避免由于两个压车梁转动不同步而使压车梁作用在车厢上的作用力不一致并造成车厢发生形变的问题,反之,当两个压车梁所受到驱动力的差值大于等于该阻力时,使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在间隙的作用下发生相对摆动和伸缩,以此适应两个压车梁发生运动不同步时产生的角度和长度的变化,避免损坏连接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调节组件以及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一插接端,所述第二连接杆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压车梁上,所述第二插接端从所述第一插接端插入所述第一连接杆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壁形成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栓和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连接杆靠近所述第一插接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栓螺纹连接的螺孔,所述第一调节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间隙处,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螺孔并与所述第一调节板抵持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调节板抵持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靠近所述第一插接端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调节板尺寸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可拆卸连接的密封板以封闭所述通孔,所述螺孔开设于所述密封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抵持所述第一调节板的端部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第一调节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台尺寸适配的凹槽,以在所述调节螺栓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调节板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所述第二插接端的外壁,并使所述第二调节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板贴合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垫板;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采用方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口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口径,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均采用平面板,以使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抵持,所述第二调节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表面抵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采用圆管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口径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口径,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第二调节板均采用弧形板,以使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抵持,所述第二调节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表面抵持。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均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围绕所述第一连接杆阵列设置以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四周的外表面抵持,四组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围绕所述第二连接杆阵列设置以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四周的内表面抵持。

10.一种车厢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翻转装置包括翻车机、两个压车梁、检测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臂,两个所述压车梁与车厢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臂铰接于两个所述压车梁之间,所述翻车机同时与两个所述压车梁连接以驱动两个压车梁同时转动并带动车厢翻转,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翻车机信号连接,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分别悬吊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以检测两个所述压车梁的转动同步性,并在两个所述压车梁的转动不同步时检测两个所述压车梁的偏转角度,所述翻车机根据所述偏转角度对两个所述压车梁的转动进行校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调节组件以及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一插接端,所述第二连接杆包括第二连接端和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压车梁上,所述第二插接端从所述第一插接端插入所述第一连接杆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壁形成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栓和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连接杆靠近所述第一插接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栓螺纹连接的螺孔,所述第一调节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间隙处,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螺孔并与所述第一调节板抵持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调节板抵持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靠近所述第一插接端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调节板尺寸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可拆卸连接的密封板以封闭所述通孔,所述螺孔开设于所述密封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抵持所述第一调节板的端部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第一调节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台尺寸适配的凹槽,以在所述调节螺栓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调节板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所述第二插接端的外壁,并使所述第二调节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压车梁的连接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板贴合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超戴海康罗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瓦特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