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技术方案_技高网

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49615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采用网络逻辑单元作为网络构造的基本单元,工作的总时差由网络逻辑单元决定,工作的自由时差由网络逻辑单元和虚工作的功能共同决定,根据检查的工程进度偏差,利用各工作的总时差、自由时差和网络逻辑单元路段,确定贻误工期的责任者,用于制定针对误工者的赶工纠偏措施。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早结束时间、最迟结束时间就能计算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计算简单,在工程进度控制上便于发挥双代号网络计划的科学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业、工厂制造业、运输业、核电维修等行业,可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双代号网络计划,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


技术介绍

1、双代号网络图计划技术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传入我国,已经六十多年了,双代号网络图计划的优点已经被普遍了解,但使用普及率依然不高,究其原因,对双代号网络计划结构逻辑认识不透,尤其是对工作总时差(tf)、自由时差(ff)产生机理和逻辑含义没有理解,进而导致现有技术中缺乏正确利用工作总时差、自由时差对工作计划进行调整管控的方案。关于复杂网络图的工作总时差、自由时差计算,目前的技术往往繁琐复杂,工作参数一旦发生调整变化,各工作时间参数前后关系变化,则计算变得更加复杂,难以应用于工程进度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本专利技术通过网络线路工作持续时间对比,找出决定工作总时差、自由时差的逻辑单元路段,从而确定工作的总时差、自由时差,可充分利用双代号网络计划技术来管控工程进度计划。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计算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各线路的工作持续时间;

5、确定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的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关键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均为0;

6、计算关键线路与非关键线路的工作持续时间之差,作为非关键线路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7、根据非关键线路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线路表达式,确定控制工作的总时差的网络逻辑单元路段;其中,路段是线路中任意两节点之间顺着箭头方向的工作通路,网络逻辑单元是由任意两关键节点之间的两条路段组成的网络,一条路段上的工作均为关键工作,另一条路段上有非关键工作;

8、在各网络逻辑单元路段中,取非关键工作所在路段的总时差最小值作为非关键工作的总时差;

9、利用虚工作对网络逻辑单元的分断功能,计算非关键工作的自由时差;

10、根据工程进度检查得到的各工作的落后进度,结合各工作的总时差、自由时差以及网络逻辑单元路段,确定贻误工期的工作,以及判断对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有影响的工作。

11、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12、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控制工作的总时差的网络逻辑单元路段,具体为:

13、在非关键线路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线路表达式中,去掉关键工作,仅保留非关键工作。

14、进一步地,所述利用虚工作对网络逻辑单元的分断功能,计算非关键工作的自由时差,具体为:

15、将虚工作分为出关线和入关线,其中,出关线为从关键节点引出的虚工作,具有分断路段的自由时差的功能,入关线为引入到关键节点的虚工作,没有分断路段的自由时差的功能,只有分断路段的总时差的功能;

16、根据出关线和入关线的分断功能,计算出非关键工作的自由时差。

17、进一步地,所述确定贻误工期的工作,具体为:

18、将各工作的总时差和各工作的误工时间进行比较:

19、若工作的误工时间超过工作的总时差,则该工作造成了总工期延期;

20、若各工作的误工时间均没有超过各工作的总时差,则将各网络逻辑单元路段的总时差和各路段的误工时间进行比较:

21、若路段的误工时间大于路段的总时差,则该路段上的工作造成了总工期延期;

22、若路段的误工时间没有超过路段的总时差,则路段上的工作没有造成总工期延期。

23、进一步地,所述判断对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有影响的工作,具体为:

24、将各工作的自由时差和各工作的误工时间进行比较:

25、若工作的误工时间超过工作的自由时差,则该工作对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有影响;

26、若工作的误工时间没有超过工作的自由时差,则该工作对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没有影响。

27、相应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8、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各线路的工作持续时间;

29、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的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关键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均为0;

30、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关键线路与非关键线路的工作持续时间之差,作为非关键线路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31、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非关键线路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线路表达式,确定控制工作的总时差的网络逻辑单元路段;其中,路段是线路中任意两节点之间顺着箭头方向的工作通路,网络逻辑单元是由任意两关键节点之间的两条路段组成的网络,一条路段上的工作均为关键工作,另一条路段上有非关键工作;

32、第三计算单元,用于在各网络逻辑单元路段中,取非关键工作所在路段的总时差最小值作为非关键工作的总时差;

33、第四计算单元,用于利用虚工作对网络逻辑单元的分断功能,计算非关键工作的自由时差;

34、判断单元,用于根据工程进度检查得到的各工作的落后进度,结合各工作的总时差、自由时差以及网络逻辑单元路段,确定贻误工期的工作,以及判断对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有影响的工作。

35、相应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法。

36、相应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法。

3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网络逻辑单元作为网络构造的基本单元,工作的总时差由逻辑单元决定,工作的自由时差由逻辑单元和虚工作的功能共同决定,根据检查的工程进度偏差,利用各工作的总时差、自由时差和网络逻辑单元路段,确定贻误工期的责任者,用于制定针对误工者的赶工纠偏措施。本专利技术不需要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早结束时间、最迟结束时间就能计算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计算简单,符合惯常逻辑习惯,逻辑清晰,便于掌握;利用工作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逻辑含义和产生机理,能够准确判断出贻误工期的工作以及对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有影响的工作,在工程进度控制上充分发挥出双代号网络计划的科学优点。本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业、工厂制造业、运输业、核电维修等行业,可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控制工作的总时差的网络逻辑单元路段,具体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虚工作对网络逻辑单元的分断功能,计算非关键工作的自由时差,具体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贻误工期的工作,具体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对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有影响的工作,具体为:

6.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法。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控制工作的总时差的网络逻辑单元路段,具体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虚工作对网络逻辑单元的分断功能,计算非关键工作的自由时差,具体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贻误工期的工作,具体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代号网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东朱姝姝陈勇明庞振宁肖亮钟振湘王旺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