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盆补片。
技术介绍
1、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是基于“吊床”理论改良的微创手术,其是将由人体不可吸收材料制作的、且弹性极低的医用合成材料置于尿道中段,从而加强尿道的支撑结构,起到了“吊床”的作用。
2、目前临床上较多采用经耻骨后尿道无张力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tape,tvt)和经闭孔尿道无张力悬吊术(trans-obturator vaginal tape,tvt.o)方式,耻骨后路径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方式,经闭孔路径有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方式。
3、女性盆底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与筋膜组成,有尿道、阴道、直肠贯穿其中。手术时植入盆底的“吊床”通常为呈网状构造的医疗工具,可用于协和术式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治疗中,具体适用的手术包括但不限于:阴道修复术、盆腔器官脱垂(pop)修复术和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尿道下悬吊等。
4、上述手术则会用到网状的医疗工具,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尺寸作为植入人体的网片,以进行组织修复。例如公共号为cn20649189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用于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协和术式的网体,以及公开号为cn10353391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修复器械和其制造方法。
5、然而实际应用中,以上两件专利提供的网片在植入人体后会给人体带来较强的异物感,从而引起患者挛缩、慢性疼痛、性交痛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基于“吊床”理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全盆补片,包括由人体不可吸收材料制作的补片本体;所述补片本体包括悬吊兜以及三对共六个呈左右对称状地连接在所述悬吊兜的左右两侧的悬吊带,三对共六个所述悬吊带沿所述悬吊兜的前后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其中,所述悬吊兜及各所述悬吊带上均开设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均通过由人体可吸收材料制作的吸收层封闭。
4、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补片本体呈网格状构造。
5、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补片本体的中心处设有对中标记,所述对中标记平行于所述补片本体的左右对称轴。
6、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悬吊兜上所开设的镂空孔中还设置有由人体不可吸收材料制作的支撑,所述支撑与所述补片本体为一体成型构造。
7、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包括位于所述悬吊兜前部位置处的横撑以及位于所述悬吊兜后部位置处的竖撑,所述横撑沿所述补片本体的左右方向布置,所述竖撑沿所述补片本体的前后方向布置。
8、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横撑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横撑互相平行且沿所述补片本体的前后方向呈一排间隔布置;所述竖撑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竖撑互相平行且沿所述补片本体的左右方向呈一排间隔布置;其中,所述竖撑的前端均与临近的一个所述横撑相连。
9、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补片本体的正、反两面均敷设有由人体可吸收材料制作的电纺丝层,或者涂有由生物活性因子制作的保护涂层。
10、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补片本体上还设置有调节区,所述调节区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悬吊带之间,所述调节区上开设有剪切缝隙,所述剪切缝隙通过由人体可吸收材料制作的剪切层封闭。
11、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区中设置有至少两道所述剪切层,至少两道所述剪切层沿远离所述悬吊兜的中心的方向呈一排间隔布置。
12、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补片本体的前部四个所述悬吊带两两之间、所述补片本体的后部两个所述悬吊带之间均设置有所述调节区。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全盆补片中,由于补片本体中吸收层是由人体可吸收材料制作的,因此能够在全盆补片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人体不可吸收材料的面积占比,从而使人体不可吸收材料与组织的接触面积得到有效降低,进而降低了异物感,由此减少了挛缩、慢性疼痛、性交痛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当全盆补片植入人体后,由人体可吸收材料制作的吸收层所在空间会被组织填充占据,使得全盆补片能够继续保持原有结构的稳定。综上,本技术提供的全盆补片能够广泛应用于阴道修复术、盆腔器官脱垂(pop)修复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尿道下悬吊等手术场景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盆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人体不可吸收材料制作的补片本体;所述补片本体包括悬吊兜以及三对共六个呈左右对称状地连接在所述悬吊兜的左右两侧的悬吊带,三对共六个所述悬吊带沿所述悬吊兜的前后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其中,所述悬吊兜及各所述悬吊带上均开设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均通过由人体可吸收材料制作的吸收层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盆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片本体呈网格状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盆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片本体的中心处设有对中标记,所述对中标记平行于所述补片本体的左右对称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盆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兜上所开设的镂空孔中还设置有由人体不可吸收材料制作的支撑,所述支撑与所述补片本体为一体成型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盆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包括位于所述悬吊兜前部位置处的横撑以及位于所述悬吊兜后部位置处的竖撑,所述横撑沿所述补片本体的左右方向布置,所述竖撑沿所述补片本体的前后方向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盆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有若干个,若干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盆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片本体的正、反两面均敷设有由人体可吸收材料制作的电纺丝层,或者涂有由生物活性因子制作的保护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全盆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片本体上还设置有调节区,所述调节区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悬吊带之间,所述调节区上开设有剪切缝隙,所述剪切缝隙通过由人体可吸收材料制作的剪切层封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盆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区中设置有至少两道所述剪切层,至少两道所述剪切层沿远离所述悬吊兜的中心的方向呈一排间隔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盆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片本体的前部四个所述悬吊带两两之间、所述补片本体的后部两个所述悬吊带之间均设置有所述调节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盆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人体不可吸收材料制作的补片本体;所述补片本体包括悬吊兜以及三对共六个呈左右对称状地连接在所述悬吊兜的左右两侧的悬吊带,三对共六个所述悬吊带沿所述悬吊兜的前后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其中,所述悬吊兜及各所述悬吊带上均开设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均通过由人体可吸收材料制作的吸收层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盆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片本体呈网格状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盆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片本体的中心处设有对中标记,所述对中标记平行于所述补片本体的左右对称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盆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兜上所开设的镂空孔中还设置有由人体不可吸收材料制作的支撑,所述支撑与所述补片本体为一体成型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盆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包括位于所述悬吊兜前部位置处的横撑以及位于所述悬吊兜后部位置处的竖撑,所述横撑沿所述补片本体的左右方向布置,所述竖撑沿所述补片本体的前后方向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