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流电池,特别涉及一种优化的液流电池的管路。
技术介绍
1、目前液流电池的流道和流场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堆内部,但在电堆的外部管路研究较少。
2、1993年,robert w.downing等人针对液流电池平直并联流道内各支管流量分布不均匀专利技术了锥形多支管流道。如图1所示。该流道结构有一个锥形进液口入口处的横截面积较大两个锥形出口出口管中间部位的横截面积较小两端的横截面积较大。这种内流道结构提高了液流电池内部流量分布的均匀性。
3、浙江大学徐波,硕士学位论文《全钒液流电池离子透膜传质与电解液流动行为研究》中也提到由于惯性存在,流入入口主流道内的流体会较多地汇集在远离入口处的支流道中,导致远离入口主流道的支流道流量分布较大。并且通过在入口主流道处增加挡板倾斜角度优化了电堆内的流场分布。
4、液流电池单个电堆组成储能功率单元时,会根据配置通过多个电堆串、并联的组合方式进行组合。不论电堆串联还是并联,电解液供液系统是采用并联的方式向单个电堆输送电解液。通常由一根总管从储液罐引出电解液,再由总管上安装的三通引出分管将电解液输送至每个电堆。形成主流道和分流道的管路系统。
5、目前对于此电堆外的主流道和分流道结构尚未出现任何的优化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的液流电池的管路,其具有流量误差小,电解液分配均匀的优点。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优化的液流
4、所述一级管路包括多根一级输液管,每根所述一级输液管上均设置有多个一级三通阀,多根所述一级输液管的端部分别通过总三通阀以并联的方式与输液总管连接,所述一级输液管通过多个一级三通阀与所述二级管路连接;
5、所述二级管路包括多根二级输液管,每根所述二级输液管的一端分别通过一级三通阀以并联的方式与一级输液管连接,另一端与电堆连接。
6、进一步设置:所述输液总管内设置有总挡板,所述总挡板用于使所述输液总管的截面积沿电解液泵的输出方向从总三通阀处依次减小。
7、进一步设置:所述一级输液管内设置有一级挡板,所述一级挡板用于使所述一级输液管的截面积沿电解液泵的输出方向从一级三通阀处依次减小。
8、进一步设置:所述输液总管上还设置有换热器和滤网。
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设置一级管路通过并联的方式与总管路连接,二级管路通过并联的方式与一级管路连接,使得输出到各电堆的二级管路流量误差更小,电解液在各个电堆之间分配更加均匀,提升了整体功率单元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优化的液流电池的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总管路、一级管路和二级管路,所述总管路包括输液总管、电解液泵和多个总三通阀,所述电解液泵设置在输液总管上用于为输送电解液提供动力,所述输液总管的一端与储液罐连接,所述输液总管通过多个所述总三通阀与所述一级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的液流电池的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总管内设置有总挡板,所述总挡板用于使所述输液总管的截面积沿电解液泵的输出方向从总三通阀处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化的液流电池的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输液管内设置有一级挡板,所述一级挡板用于使所述一级输液管的截面积沿电解液泵的输出方向从一级三通阀处依次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的液流电池的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总管上还设置有换热器和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的液流电池的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总管路、一级管路和二级管路,所述总管路包括输液总管、电解液泵和多个总三通阀,所述电解液泵设置在输液总管上用于为输送电解液提供动力,所述输液总管的一端与储液罐连接,所述输液总管通过多个所述总三通阀与所述一级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的液流电池的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总管内设置有总挡板,所述总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侍留存,承强,焦晓雷,金胜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林源储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