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768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包括:眼镜壳体,包括外壳和支架,外壳内具有容纳腔和开口,开口与容纳腔连通,支架设于容纳腔内,支架具有两个安装通道,两个安装通道沿第二方向间隔开,眼镜壳体内设有第一气道;显示单元,设于容纳腔内;两个第一镜片,与显示单元配合进行VR成像;两个测量件,每个测量件对应设于一个安装通道内,每个测量件内设有第二气道,第二气道的第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贯穿测量件朝向开口的一侧面,第二气道的第二端与第一气道的第一端连通;供气单元,与第一气道的第二端连通;拍摄单元,用于拍摄眼部检测区域;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供气单元,并根据拍摄单元的拍摄结果获取眼压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


技术介绍

1、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进行性丧失为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据估计,全球青光眼患者人数将从2013年的6430万增加到2040年的1.118亿,青光眼疾病的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是中国,预计从2020年到2050年,我国青光眼患者人数将从1528万增至2516万,青光眼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青光眼一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疾病,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甚至联合治疗控制眼压,保持眼压在目标水平是青光眼治疗的重点,需要患者终身的治疗、护理及随访,以控制和延缓疾病的进展,若不进行有效及时的治疗,病情蔓延进展至晚期可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功能和生存质量。

2、眼压是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内壁的压力,正常眼压定义在10-21mmhg,呈现双眼对称、昼夜压力相对稳定的特点,正常人一般双眼眼压的差异≤5mmhg,24小时眼压波动范围≤8mmhg。眼压是目前唯一得到证实和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直接相关的危险因素,是唯一可量化的指标,也是最确切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因此,密切地观察和监测眼压,对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目前,医院眼压测量设备体积大、便携性差,患者只有常规随访或不适随诊时才测量眼压,眼压的观察和监测是非连续且不够密切的,对于轻微的眼压异常、症状不明显时,可能无法做到及时的监测;医务人员也无法得到全面的眼压信息以及无法及时了解眼压异常的情况。对于青光眼患儿,尤其是婴幼儿,眼压测量的配合也尤为重要。目前,需要患儿在测量前使用水合氯醛制剂,保持轻度睡眠状态时测量,或者年龄较大的患儿需要引导配合,但往往配合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的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眼压测量设备体积大,便携性差、青光眼患儿难以集中注意力配合完成眼压测量、眼压信息无法存储、预警等问题中的一个。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包括:眼镜壳体,所述眼镜壳体包括外壳和支架,所述外壳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外壳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支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安装通道,两个所述安装通道沿第二方向间隔开,每个所述安装通道的一端朝向所述开口,所述眼镜壳体内设有第一气道;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位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两个第一镜片,每个所述第一镜片对应设于一个所述安装通道内,以与所述显示单元配合进行vr成像;两个测量件,每个所述测量件对应设于一个所述安装通道内,并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镜片远离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每个所述测量件内设有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道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测量件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面,所述第二气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气道的第一端连通;供气单元,所述供气单元与所述第一气道的第二端连通,以使所述第二气道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向眼部检测区域喷射气流;拍摄单元,所述拍摄单元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位于所述测量件远离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所述拍摄单元用于拍摄所述眼部检测区域;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供气单元和所述拍摄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供气单元,并根据所述拍摄单元的拍摄结果获取眼压信息。

3、可选地,所述测量件包括:第二镜片,所述第二镜片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第二气道的第一端贯穿所述第二镜片远离所述显示单元的一侧面,所述第二气道的第二端贯穿所述第二镜片的外周面。

4、可选地,所述第二气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一通道设于所述的镜片的中部,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贯穿所述第二镜片远离所显示单元的一侧面,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贯穿所述第一镜片的外周面,所述第一气道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壁面并与所述第二气道的第二端连通。

5、可选地,所述第二镜片与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壁面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内具有气孔,所述气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气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道的第二端连通。

6、可选地,所述第一镜片为光学镜片,所述第二镜片为平光镜片或光学镜片。

7、可选地,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有凸台,所述第一气道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凸台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供气单元通过导气管与所述凸台连接,以连通所述第一气道。

8、可选地,所述拍摄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拍摄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每个所述拍摄单元嵌设在对应的一个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壁面上。

9、可选地,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眼镜壳体连接,用于将所述眼镜壳体固定于人的头部。

10、可选地,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眼压信息;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存储单元连接,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所述眼压信息。

11、可选地,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还包括:警报单元,所述警报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存储单元内存储有预设眼压值,所述控制单元判断获取的所述眼压信息中的眼压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眼压值,若判断为是,所述警报单元发出警报。

12、根据本技术的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通过眼镜壳体、显示单元和第一镜片的配合可以实现vr成像,在第一镜片朝向开口的一端设置测量件,可以通过测量件内的第二气道的第一端向眼部喷射气流,再通过与拍摄单元和控制单元的配合,可以在患者观看vr影像的同时,进行眼压的测量,有利于集中患者的精力。采用气流测量的方式还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另外,眼镜壳体的结构更加小巧,使得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更为便携,方便家庭使用,使得患者可以密切地观察和监测眼压,掌握全面的眼压情况;便于医务人员通过眼压信息,全面地评估和判断病情的发展;利于患者和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异常眼压。

13、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与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壁面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内具有气孔,所述气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气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道的第二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为光学镜片,所述第二镜片为平光镜片或光学镜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有凸台,所述第一气道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凸台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所述供气单元通过导气管与所述凸台连接,以连通所述第一气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拍摄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每个所述拍摄单元嵌设在对应的一个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壁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与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壁面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内具有气孔,所述气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气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气道的第二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vr设计的头戴式眼压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为光学镜片,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鲜马张芳申鑫王可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