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层车库,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铁站用多层车库爬升车道。
技术介绍
1、近年,国内的高铁修建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高铁跨城上班。通常,乘客在居住城市驾车至高铁站,然后乘高铁到达上班城市,最后由公共交通至上班单位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然而随着通勤人数的增加,高铁站附近的车位也越来越紧张,虽然高铁站可以规划更大的停车场,但是过大的停车场会造成乘客下车后步行距离的增加,这反而使得乘客耽误在路上的时间变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站用多层车库爬升车道,解决高铁站由于停车位紧张使得停车场需要扩建,进而导致乘客步行距离增加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铁站用多层车库爬升车道,包括:预制楼体和爬升车道;预制楼体具有多层楼板;爬升车道环设在预制楼体周向,爬升车道至少一部分与楼板相连通。
3、在优选的方案中,爬升车道具有连接部,第一爬升部、过渡部和第二爬升部;连接部与楼板相连通,第一爬升部与连接部连通,过渡部与第一爬升部连通,第二爬升部与过渡部连通。
4、在优选的方案中,连接部水平建造,连接部的长度方向与楼板抵接。
5、在优选的方案中,第一爬升部的a端与连接部相连通,第一爬升部的b端与过渡部相连通;第一爬升部的a端与b端具有高度差h1。
6、在优选的方案中,过渡部的c端与第一爬升部的b端相连通,过渡部的d端与第二爬升部相连通;过渡部的c端与d端具有高度差
7、在优选的方案中,第二爬升部的e端与过渡部的d端相连通,第二爬升部的f端与高一层的连接部相连通;第二爬升部的e端与f端具有高度差h3。
8、在优选的方案中,多层楼板之间具有高度差h4。
9、在优选的方案中,h1+h2+h3=h4。
10、在优选的方案中,连接部,第一爬升部、过渡部和第二爬升部的数量与楼板的数量相对应。
1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2、1、节省空间,由于利用了纵向空间,使得本申请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了停车位的数量,有效缓解了高铁站附近停车位紧张的问题。
13、2、减少步行距离,由于利用了纵向空间,使得乘客在下车位置到高铁站进站口的直线距离减小,进一步减少了乘客步行的时间。
14、3、提高效率,由于减少了乘客在停车位与高铁站之间行进的时间,使得乘客在每日下班后快速到达停车位驾车离开高铁站,减少了在高铁站停车时间,提高整个高铁站停车场的运行效率。位于高层停车位的乘客可以俯瞰高铁站附近路况,提前规划车流量较少的路线。进一步增加了乘客的离站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铁站用多层车库爬升车道,其特征是,包括:预制楼体和爬升车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铁站用多层车库爬升车道,其特征是,连接部(21)水平建造,连接部(21)的长度方向与楼板(1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铁站用多层车库爬升车道,其特征是,第一爬升部(22)的a端与连接部(21)相连通,第一爬升部(22)的b端与过渡部(23)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铁站用多层车库爬升车道,其特征是,过渡部(23)的c端与第一爬升部(22)的b端相连通,过渡部(23)的d端与第二爬升部(24)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铁站用多层车库爬升车道,其特征是,第二爬升部(24)的e端与过渡部(23)的d端相连通,第二爬升部(24)的f端与高一层的连接部(2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铁站用多层车库爬升车道,其特征是,多层楼板(11)之间具有高度差H4。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一种高铁站用多层车库爬升车道,其特征是,H1+H2+H3=H4。
8.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站用多层车库爬升车道,其特征是,包括:预制楼体和爬升车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铁站用多层车库爬升车道,其特征是,连接部(21)水平建造,连接部(21)的长度方向与楼板(1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铁站用多层车库爬升车道,其特征是,第一爬升部(22)的a端与连接部(21)相连通,第一爬升部(22)的b端与过渡部(23)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铁站用多层车库爬升车道,其特征是,过渡部(23)的c端与第一爬升部(22)的b端相连通,过渡部(23)的d端与第二爬升部(24)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景亮,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天上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