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道路结构,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快速出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道路发生损坏后,尤其是对于交通要道上的道路来说,需要及时对道路进行抢修。传统的应急抢险道路修建时间较长,给人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2、作为道路的混凝土基层和路面层均可采用预制板,由于预制板使用时无需养生,直接铺设即可,而且预制板形式的混凝土基层下方的底基层可以采用级配碎石来构成,也没有养护周期,只需对作为预制板连接缝浇筑后进行养生即可,可以大大减少道路的抢修时间。因此,本技术的给出了一种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具有道路整体结构具有装配化程度高,修建时间短,承载能力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
2、本技术的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板、隔离层、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和级配碎石底基层;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板由沿行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路面先张板构成,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由沿行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基层预制板构成;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路面先张板经自应力缝相连接,相邻两基层预制板经灌浆缝相连接,路面先张板由第一混凝土及浇筑在第一混凝土中的钢绞线和先张板横向筋构成,钢绞线沿路面先张板的纵向方向,基层预制板由第二混凝土及浇筑在第二混凝土中的预制板纵向筋和预制板横向筋构成。
3、本技术的快速修建的装配
4、本技术的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所述灌浆缝中设置有灌浆料及浇筑在灌浆料中的连接钢筋,基层预制板的端部布设有与预制板纵向筋相固定的灌浆套筒,连接钢筋的两端伸入灌浆套筒中,灌浆料为超早强型。
5、本技术的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所述路面先张板长5.0m~7.0m、宽3.5m~3.75m、厚20cm~24cm,第一混凝土的标号为35mpa~40 mpa。
6、本技术的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所述自应力缝宽20cm~24cm、长3.5m~3.75m、高20cm~24cm,高膨胀混凝土养生90天产生的纵向压应力为2.5mpa~4.0 mpa。
7、本技术的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所述基层预制板长5.0m~7.0m、宽3.5m~3.75m、厚20cm~24cm,第二混凝土标号为30mpa~35mpa,预制板纵向筋为二级钢筋。
8、本技术的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相邻自应力缝与灌浆缝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m。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板、隔离层、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和级配碎石底基层构成,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板和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分别由间隔设置的路面先张板和基层预制板构成,相邻的路面先张板经自应力缝相连接,相邻的基层预制板经灌浆缝相连接,可见,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板与连续配筋基层都是装配式结构设计,底基层用级配碎石施工后没有养生期,灌浆缝的使用不会增加养生时间,只需对浇筑后的自应力缝进行养生,道路整体结构具有装配化程度高,修建时间短,承载能力强的特点,适于道路损坏后的快速抢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板(1)、隔离层(2)、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3)和级配碎石底基层(4);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板由沿行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路面先张板(5)构成,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由沿行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基层预制板(12)构成;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路面先张板经自应力缝(8)相连接,相邻两基层预制板(12)经灌浆缝(18)相连接,路面先张板由第一混凝土(15)及浇筑在第一混凝土中的钢绞线(6)和先张板横向筋(7)构成,钢绞线沿路面先张板的纵向方向,基层预制板由第二混凝土(20)及浇筑在第二混凝土中的预制板纵向筋(13)和预制板横向筋(14)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应力缝(8)中设置有高膨胀混凝土(11)及浇筑在高膨胀混凝土中的自应力缝纵向筋(9)和自应力缝横向筋(10),自应力缝纵向筋的两端固定在两相邻的路面先张板(5)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缝(18)中设置有灌浆料(19)及浇筑在灌浆料中的连接钢筋(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先张板(5)长5.0m~7.0m、宽3.5m~3.75m、厚20cm~24cm,第一混凝土(15)的标号为35MPa~40MPa。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应力缝(8)宽20cm~24cm、长3.5m~3.75m、高20cm~24cm,高膨胀混凝土(11)养生90天产生的纵向压应力为2.5MPa~4.0 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预制板(12)长5.0m~7.0m、宽3.5m~3.75m、厚20cm~24cm,第二混凝土标号为30MPa~35MPa,预制板纵向筋(13)为二级钢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自应力缝(8)与灌浆缝(18)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2)由两层乳化沥青和两层土工布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板(1)、隔离层(2)、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3)和级配碎石底基层(4);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板由沿行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路面先张板(5)构成,连续配筋混凝土基层由沿行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基层预制板(12)构成;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路面先张板经自应力缝(8)相连接,相邻两基层预制板(12)经灌浆缝(18)相连接,路面先张板由第一混凝土(15)及浇筑在第一混凝土中的钢绞线(6)和先张板横向筋(7)构成,钢绞线沿路面先张板的纵向方向,基层预制板由第二混凝土(20)及浇筑在第二混凝土中的预制板纵向筋(13)和预制板横向筋(14)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应力缝(8)中设置有高膨胀混凝土(11)及浇筑在高膨胀混凝土中的自应力缝纵向筋(9)和自应力缝横向筋(10),自应力缝纵向筋的两端固定在两相邻的路面先张板(5)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修建的装配式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缝(18)中设置有灌浆料(19)及浇筑在灌浆料中的连接钢筋(17),基层预制板(12)的端部布设有与预制板纵向筋(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岭,张雯,马志刚,李晓琳,赵亮,谢寒,赵敏,陶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智行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