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簧插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7584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簧插孔,包括前套管、尾套管、衬芯和绕制在衬芯上的簧丝,所述衬芯外壁上设置有两个限位环,所述前套管和尾套管的衔接处置于两个限位环之间,所述前套管、尾套管的外径和壁厚分别相等且壁厚小于0.15mm;所述前套管、尾套管的衔接处设置有一圈滚铆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其铆接力得到有效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簧插孔


技术介绍

1、线簧插孔是电连接器的一种,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电接触性能、柔和稳定的低插拔力、对机构振动冲击的高适应能力、数十倍于其他结构连接器的长寿命、低于其他结构插孔接触件技术几个数量级的低失效率而得到广泛使用。

2、线簧插孔包括衬芯、前套管、尾套管和绕制在衬芯上的簧丝,如图4所示,衬芯置于前套管、尾套管内。前套管、尾套管一般采用黄铜,在薄壁线簧插孔中,由于铆接工艺都在零件电镀后的最后装配工序,不允许零件外观有损伤,受限于现有工艺的要求,现有前套管、尾套管的衔接处均采用点铆工艺均匀地在四周压出四点凹坑。

3、但是,采用点铆工艺加工的线簧插孔,其铆接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点铆工艺加工出的薄壁线簧插孔的铆接力不佳的缺点,提供一种线簧插孔,其铆接力得到有效提高。

2、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技术提供一种线簧插孔,包括前套管、尾套管、衬芯和绕制在衬芯上的簧丝,所述衬芯外壁上设置有两个限位环,所述前套管和尾套管的衔接处置于两个限位环之间,

4、所述前套管、尾套管的外径和壁厚分别相等且壁厚小于0.15mm;

5、所述前套管、尾套管的衔接处设置有一圈滚铆结构。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前套管、尾套管的壁厚为0.1mm。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前套管、尾套管的壁厚为0.07mm。p>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前套管、尾套管的外径为1.0mm~1.5mm。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前套管和尾套管的衔接处设置有斜面结构。

10、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1、本方案通过在薄壁线簧插孔的前套管、尾套管的衔接处设置一圈滚铆结构,提高了薄壁线簧插孔的铆接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簧插孔,包括前套管(11)、尾套管(12)、衬芯(13)和绕制在衬芯上的簧丝,所述衬芯(13)外壁上设置有两个限位环(14),所述前套管和尾套管的衔接处置于两个限位环(14)之间,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簧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套管(11)、尾套管(12)的壁厚为0.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簧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套管(11)、尾套管(12)的壁厚为0.0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簧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套管(11)、尾套管(12)的外径为1.0mm~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簧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套管和尾套管的衔接处设置有斜面结构(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簧插孔,包括前套管(11)、尾套管(12)、衬芯(13)和绕制在衬芯上的簧丝,所述衬芯(13)外壁上设置有两个限位环(14),所述前套管和尾套管的衔接处置于两个限位环(14)之间,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簧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套管(11)、尾套管(12)的壁厚为0.1mm。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刘明杜俊祥李菲菲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华丰互连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