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设备缓冲装置,属于船用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1、在水下设备回收作业过程中,由于设备顶部比较脆弱不能与其他物体直接接触,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实现缓冲作用的装置用以提供保护。而现有技术中,对于船舶用缓冲装置绝大部分考虑单一气囊缓冲等方案,不仅体积大,使用不便,同时在运输过程中也造成较大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稳固安全的水下设备缓冲装置。
2、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设备缓冲装置,包括下方的片体和安装于片体上部的用于放置水下设备的气囊,所述气囊沿水下设备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片体至少为一组,沿气囊的轴向设置,在片体的侧面设置有气囊安装导向槽,上方具有容纳气囊的安装位,所述气囊放置于安装位后,通过穿过片体的绑带将气囊和片体固定连接;所述片体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二者通过紧固件可拆卸的组装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一组件对称放置,第二组件固定于两个第一组件之间,且第一、二组件的底部齐平。
3、进一步的,所述片体至少为两组,等间距的分布于水下设备的下方。
4、进一步的,所述片体的上端布置有安装孔,各片体之间通过固定于安装孔内的螺栓组装为一个整体,再使用绑带与气囊捆绑固定。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件包括支撑框架、支撑面板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框架由底板和三组互相垂直设置的支撑杆构成,各支撑杆的末端均焊接固定于底板的侧边上,顶端与连接
6、所述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相对的一面还安装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呈矩形。安装板能够在组件一和组件二通过紧固件连接成片体时提供安装面。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件的底部通过紧固件安装有橡胶垫,通过橡胶垫与金属侧壁接触。由于在工作时,水下设备顶部区域不能与其他物体接触,因此设计成所述的片体结构,以避免接触区域均为金属,从而破坏水下设备油漆面,导致设备损伤。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为弧形钢管,支撑面板为弧形面板,二者弧度相同;且支撑面板的弧度与气囊的外周相吻合,二者紧密贴合。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箱体框架和安装于所述箱体框架上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箱体框架由十二根钢管搭建而成,各钢管的端部焊接固定构成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左右两侧面为第一组件连接面,在第一组件连接面上设置有螺栓安装板,通过安装于内的螺栓将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紧固连接,沿长方体结构前后两侧面的对角线固定有倾斜放置的斜支撑;
10、所述第二安装板沿长方体结构的上下两端的四角位置对称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板为具有内倒圆角的矩形板,以增加组件的强度和刚度,且多个片体可通过第二安装板片体沿竖直方向连接成一个整体。
12、进一步的,所述气囊由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组成,二者结构相同,且第一气囊的尺寸小于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的长度与水下设备相匹配,所述第一气囊的数量和片体一致;
13、所述气囊包括沿片体纵向设置的气囊体和气囊体两端的气囊头,所述气囊体的内部套接有芯轴,所述芯轴的一端连接有气囊嘴;所述气囊体的外表面为外胶层,所述外胶层的内壁通过粘接固定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内壁通过粘接固定有骨架材料,所述骨架材料的内壁通过粘接固定有内胶层,所述气囊体的表面均匀涂覆有聚氨酯润滑涂层。
14、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体上具有用于固定绑带的安装环,所述绑带串接在安装环中,并通过收紧器将绑带扎紧;所述收紧器与绑带设置于同一圆周面上,通过操作收紧器将气囊收紧于片体支撑面板上。
1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6、本专利技术的缓冲装置能够为水下设备在回收作业过程中提供缓冲支撑,避免水下设备与船体直接接触引起设备损坏。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若干组件通过紧固件连接构成一个片体,若干个片体配合气囊使用组成一种缓冲装置。本装置方便拆装,结构紧凑、重量轻,并且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构成“两侧接触中间零接触”缓冲方案。
17、本缓冲装置结构新颖,并采用拓扑优化的方法对缓冲装置进行结构优化,得出本专利技术中介绍的结构。通过设计针对水下设备在回收作业过程中其顶部不允许与其它物体直接接触的需求下,实现正常回收并有效起到缓冲保护作用,有效解决了目前水下设备回收过程并未提出的工程问题,真实可行地将水下设备在回收过程实现缓冲进行验证。
18、总之,本专利技术在不影响设备功能的前提下,优化了设备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物资采购难度,减少资源浪费,便于物资管理和项目管理,有利于设备减重计划的实施。同时,增强了零件的可互换性,使得设备后期返修或者更换零件时的拆卸和装配都非常简便和快捷。
19、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
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截面图。
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片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组件的后视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设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方的片体和安装于片体上部的用于放置水下设备的气囊,所述气囊沿水下设备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片体至少为一组,沿气囊的轴向设置,在片体的侧面设置有气囊安装导向槽,上方具有容纳气囊的安装位,所述气囊放置于安装位后,通过穿过片体的绑带将气囊和片体固定连接;所述片体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二者通过紧固件可拆卸的组装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一组件对称放置,第二组件固定于两个第一组件之间,且第一、二组件的底部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至少为两组,等间距的分布于水下设备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的上端布置有安装孔,各片体之间通过固定于安装孔内的螺栓组装为一个整体,再使用绑带与气囊捆绑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包括支撑框架、支撑面板和连接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设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的底部通过紧固件安装有橡胶垫,通过橡胶垫与金属侧壁接触。
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件包括箱体框架和安装于所述箱体框架上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箱体框架由十二根钢管搭建而成,各钢管的端部焊接固定构成长方体结构,所述长方体结构左右两侧面为第一组件连接面,在第一组件连接面上设置有螺栓安装板,通过安装于内的螺栓将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紧固连接,沿长方体结构前后两侧面的对角线固定有倾斜放置的斜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设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为具有内倒圆角的矩形板,以增加组件的强度和刚度,且多个片体可通过第二安装板片体沿竖直方向连接成一个整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由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组成,二者结构相同,且第一气囊的尺寸小于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的长度与水下设备相匹配,所述第一气囊的数量和片体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体上具有用于固定绑带的安装环,所述绑带串接在安装环中,并通过收紧器将绑带扎紧;所述收紧器与绑带设置于同一圆周面上,通过操作收紧器将气囊收紧于片体支撑面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设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方的片体和安装于片体上部的用于放置水下设备的气囊,所述气囊沿水下设备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片体至少为一组,沿气囊的轴向设置,在片体的侧面设置有气囊安装导向槽,上方具有容纳气囊的安装位,所述气囊放置于安装位后,通过穿过片体的绑带将气囊和片体固定连接;所述片体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二者通过紧固件可拆卸的组装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一组件对称放置,第二组件固定于两个第一组件之间,且第一、二组件的底部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至少为两组,等间距的分布于水下设备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的上端布置有安装孔,各片体之间通过固定于安装孔内的螺栓组装为一个整体,再使用绑带与气囊捆绑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包括支撑框架、支撑面板和连接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设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件的底部通过紧固件安装有橡胶垫,通过橡胶垫与金属侧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设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弧形钢管,支撑面板为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飞,李建平,陈建锋,王浩,姚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