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吸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6731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吸引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吸引管存在吸引力过大导致脏器内腔压力变大引起患者不适、现有吸引管的设置将术中重要组织吸引到管腔导致组织损伤或出血,同时在吸引过程中部分组织或血块进入吸引管内腔导致其堵塞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吸引管用于克服上述问题,包括吸引管本体,吸引管本体前端套设有套筒,套筒上设置有按钮,按钮与吸引管本体相适配,套筒底部设置有滤网,该多个技术特征构成的技术手段,达到减少组组织伤害且同时粉碎吸入的血块和碎块组织的效果,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吸引管


技术介绍

1、为除去头颈部肿瘤如甲状腺、腮腺肿瘤手术过程中喉返神经、面神经周围出现的出血或渗血时的治疗方法,有时采用吸引管对其进行吸除。吸引导管通常利用连接于末端的接头上的负压装置,能够从前端的吸引口向吸引管腔中吸引异物,从而将异物去除到外部。

2、现有的吸引管采用负压吸引的方式,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以下情形:

3、(1)在有内腔的器官内使用时,由于吸力因素,会导致器官内腔压力明显减小,引起器官内腔局部变形,给患者带来不适感。例如肺,当吸引管吸痰时,会导致气管或支气管内压力下降,管腔随之变形,病人感觉极其难忍;

4、(2)当吸引管应用于手术或吸引口贴于器官内壁时,组织常常被吸到吸引口内腔,阻塞吸引口,无法进行持续吸引,同时吸引管内腔因负压持续作用,在吸引管内腔不变形的条件下,造成吸引管腔内压力持续下降,即负压形成的拉力越来越大,可导致组织损伤,甚至撕裂伤或出血,如果强行拉开吸引管,也会导致组织损伤;

5、当组织被吸引管吸引进内腔时,目前的通常处理方式是,停止持续负压吸引或打开侧孔进气,使吸引管内负压状态消失,同时组织回弹(可能受损也可能没有),同时被吸引走的液体痰或血液又会返流回原位。

6、(3)吸引管内腔经常会吸到人体组织(如术中的骨碎片、血块、脂肪组织、肿瘤组织等),导致其堵塞,不能继续进行吸引工作。

7、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改良吸引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p>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吸引力过大导致管内腔压力变大引起管内腔局部变形、或者患者内腔压力变大易引起患者不适,以及将器官内壁吸引到其内腔导致组织损伤或出血,同时在吸引过程中部分组织或血块会进入吸引管内腔导致其堵塞等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吸引管用于克服上述问题;该保护吸引管的保护装置活动套设在吸引管本体的端部,吸引管本体与设置在套筒的按钮相适配,通过按压按钮即可以对保护装置内的吸引管本体进行限位,从而实现保护装置与吸引管本体的固定;

2、套筒的底部还设置有滤网,作用在于保护组织不会被吸引管过大的吸力作用而受损,同时也可以暴露手术视野;套筒内还设置有粉碎构件,作用在于将吸入套筒内的组织或血块进行粉碎,使其不会堵塞吸引管。

3、本技术的核心技术思路为:设计出一种改良吸引管,将其方便、快捷的可拆卸安装在吸引管的端部,在吸引管使用过程中可以保护组织不会被过大吸力损坏、利于暴露手术视野,且同时对吸入的组织和血块进行粉碎,以免其堵塞吸引管。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改良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吸引管本体的前端套设有套筒,套筒上设置有按钮,按钮与吸引管本体相适配,套筒底部设置有滤网。

6、优选地,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空心底座,空心底座内腔两侧设置有若干凸块一,凸块一与按钮相适配。

7、优选地,按钮包括按压块、连接杆、定位块一,连接杆穿过空心底座且两端分别与按压块和定位块一连接;连接杆两侧设置有若干凸块二,且凸块一二与两个凸块一之间的凹槽相适配,定位块一与吸引管本体相适配。

8、优选地,定位块一的横截面为弧形。

9、优选地,套筒内还设置有粉碎件。

10、优选地,粉碎件包括固定杆、转轴以及页片,转轴与固定杆转动连接,页片设置在转轴上,固定杆两端与套筒的内壁连接。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吸引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

12、(1)本技术设计了按钮,将按钮活动设置在套筒上,通过按钮即可实现对穿入套筒内的吸引管进行限位,完成套筒和吸引管的可拆卸安装,且该安装方式方便、快捷,同时适配各种直径的吸引管。

13、(2)本技术设计了滤网,滤网设置在套筒底端,防止在吸引管在工作时对组织的吸力过大,对组织造成损伤,同时也可对血块进行阻挡,使其不会被吸入吸引管内腔从而造成堵塞情况发生。

14、(3)本技术设计了粉碎构件,吸引管工作时,其中的水流流驱动粉碎件运动,使其对吸入套管内的血块或组织进行粉碎,避免其堵塞吸引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5),其特征在于:吸引管本体(5)的前端套设有套筒(1),套筒(1)上设置有按钮(2),按钮(2)与吸引管本体(5)相适配,套筒(1)底部设置有滤网(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套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空心底座(101),空心底座(101)内腔两侧设置有若干凸块一(101-1),凸块一(101-1)与按钮(2)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按钮(2)包括按压块(201)、连接杆(202)、定位块一(203),连接杆(202)穿过空心底座(101)且两端分别与按压块(201)和定位块一(20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良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定位块一(203)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套筒(1)内还设置有粉碎件(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良吸引管,其特征在于:粉碎件(4)包括固定杆(401)、转轴(402)以及页片(403),转轴(402)与固定杆(401)转动连接,页片(403)设置在转轴(402)上,固定杆(401)两端与套筒(1)的内壁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5),其特征在于:吸引管本体(5)的前端套设有套筒(1),套筒(1)上设置有按钮(2),按钮(2)与吸引管本体(5)相适配,套筒(1)底部设置有滤网(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套筒(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空心底座(101),空心底座(101)内腔两侧设置有若干凸块一(101-1),凸块一(101-1)与按钮(2)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按钮(2)包括按压块(201)、连接杆(202)、定位块一(203),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霞向明亮叶斌沈怡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