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3-(苄氧基)-1-环丁酮的合成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3-(苄氧基)-1-环丁酮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664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苄氧基)‑1‑环丁酮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发明专利技术以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首先通过苄溴开环得到化合物(Ⅰ),然后与丙二酸二乙酯在碱性条件下关环为环丁烷(Ⅱ),化合物(Ⅱ)水解脱羧生成化合物(Ⅲ),然后进行Curtius重排将羧酸转换为氨基化合物(Ⅳ),最后氨基通过氧化反应得到3‑(苄氧基)‑1‑环丁酮(Ⅴ)。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3‑(苄氧基)‑1‑环丁酮的一种简便的工业化生产路线,优点在于反应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工业化生产的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化学合成,尤其涉及一种3-(苄氧基)-1-环丁酮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1、化合物3-(苄氧基)-1-环丁酮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是很多药物及辅助试剂的合成原料。环丁烷由于具有独特的刚性骨架结构,可以提高药物分子的代谢稳定性和与受体的结合效率,近年来成为药物化学领域日益关注的焦点。在这其中,1,3-二取代环丁烷由于具有弯曲的线性几何结构,可以作为构像受限的乙基或丙基连接物的替代品。目前,含有1,3-二取代环丁烷的多种小分子药物已经进入临床阶段,包括用于治疗认知障碍的组胺h3拮抗剂pf-03654746,以及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维甲酸相关rorγt的反向激动剂tak-828f。

2、

3、有关3-(苄氧基)-1-环丁酮的合成,文献报道的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方法:

4、方法一:synthesis 2018,50,4949-4957。该文献报道了一种3-(苄氧基)-1-环丁酮合成方法,利用乙烯基苄醚和三氯乙酰氯,在锌铜试剂存在下,常温关环得

5、到二氯环丁酮中间体,然后锌粉还原二氯化合物得到产品。该方法需要使用较大量锌铜试剂,而且通过我们的实验发现,在进行100g量实验时,反应有热量聚集现象,反应温度不可控制,而且收率不高,工业化生产存在较大风险。

6、

7、方法二:wo2013011115。该专利利用环氧溴丙烷和苄溴为原料,在氯化汞催化下开环,然后与甲基甲基硫代甲砜关环得到[3-(甲基亚磺酰基)-3-(甲硫基)]-1-苄氧基环丁烷,最后被高氯酸氧化得到3-(苄氧基)-1-环丁酮。

8、该路线的缺点在于:甲基甲基硫代甲砜原料不易购买,原料成本高;且反应需要用到正丁基锂,需要进行深冷,对设备要求严格。

9、

10、方法三:在cn111320535中,该专利以1,3-二溴-2,2-二甲氧基丙烷与丙二酸二异丙酯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取代关环,然后酸性条件下脱保护与脱酸得到3-氧代环丁基羧酸,然后在氧化银催化下进行hunsdiecker反应得到3-溴环丁酮,最后与苯甲醇反应得到3-(苄氧基)-1-环丁酮。

11、该专利反应简单方便,原料也便宜易得,但在进行hunsdiecker反应时,需要使用当量的氧化银,成本难以控制。此路线反应虽然简单,但是催化剂价格高,用量大,工业化成本较高。

12、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低成本、高收率的3-(苄氧基)-1-环丁酮的合成新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3-(苄氧基)-1-环丁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首先通过苄溴开环得到化合物(ⅰ),然后与丙二酸二乙酯在碱性条件下关环为环丁烷(ⅱ),化合物(ⅱ)水解脱羧生成化合物(ⅲ),然后进行curtius重排将羧酸转换为氨基化合物(ⅳ),最后氨基通过氧化反应得到3-(苄氧基)-1-环丁酮(ⅴ):

3、合成路线如下:

4、

5、进一步的,具体操作如下:

6、s1、原料环氧氯丙烷和苄溴,在催化剂催化下开环得到中间体(ⅰ);

7、s2、在有机溶剂中,中间体(ⅰ)在碱性条件下,与丙二酸二乙酯反应,反应升温至溶剂沸点回流一段时间,然后降温,过滤,滤液浓缩得到液体;此液体继续加热到一定温度反应一段时间,然后降温,过滤,得到中间体(ⅱ);

8、s3、有机溶剂中,中间体(ⅱ)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脱羧得到中间体(ⅲ);

9、s4、有机溶剂中,中间体(ⅲ)与dppa进行重排反应,然后在酸性条件下脱boc保护,得到中间体(ⅳ);

10、s5、中间体(ⅳ)在氧化剂的条件下,被氧化成3-(苄氧基)-1-环丁酮。

11、进一步的,步骤s1所用的催化剂为氯化汞;和\或,环氧氯丙烷和苄溴的摩尔比为1:1~1.5。

12、进一步的,反应温度为100~150℃,反应时间为5~10小时。

13、进一步的,步骤s2中,中间体(ⅰ):丙二酸二乙酯:碱摩尔比为1:1~3:1~3;和\或,

14、步骤s2中,反应升温回流2~8小时;此液体继续加热到120~125℃反应2~5小时,然后降温,过滤,得到中间体(ⅱ);和\或,

15、步骤s2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叔丁醇或四氢呋喃;和\或,

16、步骤s2所用的碱为碳酸钾、碳酸钠、甲醇钠、乙醇钠或者叔丁醇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17、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有机溶剂为30%甲醇水溶液、30%乙醇水溶液或30%四氢呋喃水溶液;和\或,

18、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或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19、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水解温度为75~80℃;和\或,

20、脱羧温度为100~120℃。

21、进一步的,步骤s4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叔丁醇或者叔丁醇;和\或,

22、所述中间体(ⅲ)与dppa摩尔比为1:1.2~1:2;和\或,

23、所述碱为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或dbu;和\或,

24、所述酸性条件为氯化氢乙醇、氯化氢乙酸乙酯、氯化氢异丙醇或三氟乙酸。

25、进一步的,步骤s5中,中间体(ⅳ)与氧化剂摩尔比为1:1~1:1.5;和\或,

26、反应温度为0~5℃,反应时间为0.5~1小时。

27、进一步的,步骤s5中,所用的氧化剂为间氯过氧苯甲酸、双氧水、亚氯酸钠或者二乙酸碘苯;和\或,

28、步骤s5中,所用溶剂为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四氢呋喃或者乙醇。

29、本专利技术以环氧氯丙烷为起始物料,经过苄溴开环、丙二酸二乙酯关环、水解脱羧、curtius重排、氨基氧化五步反应,通过蒸馏,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产品。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3-(苄氧基)-1-环丁酮的一种简便的工业化生产路线,优点在于反应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工业化生产的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苄氧基)-1-环丁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首先通过苄溴开环得到化合物(Ⅰ),然后与丙二酸二乙酯在碱性条件下关环为环丁烷(Ⅱ),化合物(Ⅱ)水解脱羧生成化合物(Ⅲ),然后进行Curtius重排将羧酸转换为氨基化合物(Ⅳ),最后氨基通过氧化反应得到3-(苄氧基)-1-环丁酮(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用的催化剂为氯化汞;和\或,环氧氯丙烷和苄溴的摩尔比为1:1~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100~150℃,反应时间为5~1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中间体(Ⅰ):丙二酸二乙酯:碱摩尔比为1:1~3:1~3;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有机溶剂为30%甲醇水溶液、30%乙醇水溶液或30%四氢呋喃水溶液;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水解温度为75~80℃;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叔丁醇或者叔丁醇;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中间体(Ⅳ)与氧化剂摩尔比为1:1~1:1.5;和\或,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用的氧化剂为间氯过氧苯甲酸、双氧水、亚氯酸钠或者二乙酸碘苯;和\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苄氧基)-1-环丁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首先通过苄溴开环得到化合物(ⅰ),然后与丙二酸二乙酯在碱性条件下关环为环丁烷(ⅱ),化合物(ⅱ)水解脱羧生成化合物(ⅲ),然后进行curtius重排将羧酸转换为氨基化合物(ⅳ),最后氨基通过氧化反应得到3-(苄氧基)-1-环丁酮(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用的催化剂为氯化汞;和\或,环氧氯丙烷和苄溴的摩尔比为1:1~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100~150℃,反应时间为5~1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佳麟吴雨龙魏来郑福存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开放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