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片、棱镜装置及其背光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646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棱镜片、棱镜装置及其背光模块,该棱镜装置包含两个平行设置的棱镜片。各棱镜片包含一长方形基材,该基材具有相对的入射面与出射面,该出射面上设有多个并列的微三棱镜。所述两个棱镜片上的相应微三棱镜相互垂直设置,且各棱镜片上的微三棱镜与其基材长边的夹角范围为1°至89°。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棱镜装置及其背光模块,未增加组件和成本,增大了微三棱镜与基材长边夹角的范围,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设计弹性;而且可获得均匀的面光源,改善光斑及干涉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棱镜片、棱镜装置及其背光模块,尤其是用于平板显示 器中的棱镜片、棱镜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的平板显示器6主要包含一平面显示面板60、及一背 光模块61。该背光模块61主要包含一LED (发光二极管)光源62、 一反射 片63、 一导光板64、 一棱镜装置65。 LED光源62发出的光束传输至导光 板64,反射片63与导光板64相配合将光束由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光束转 折一方向呈垂直于显示面板60方向发光;再经由棱镜装置65收集与混合光 束,使其在一定角度内进入显示基板60而透射出。其中LED背光源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 一种是直接使用白光LED实现 白色背光,另一种是使用独立的红、绿、蓝三原色LED组合成白光。后者 可取得与白光LED相同的效果,也是目前业界普遍采用的方式。然而,由于三色LED的发光波长各不相同,须设计特殊的导光板或导 光模式,才能使三个LED的光线能均匀混色变成白光。而且,由于LED属 点光源,其相较于CCFL (冷阴极荧光灯)的线型光源更难控制光均性。对 用于同一个背光源中的LED,须从大量LED中精挑细选特性一致的以获得 尽可能高的光均性。另一方面,针对各种LED设计出的相应散热结构或导 光方式,还需兼顾高效率的光源的要求。现有技术中修改导光板设计,使 LED的点发光源形成均匀的面光源,或在LED光源前增加其它混光的光学 膜片,虽能达到光线均匀化的效果,但也增加了成本。如图2所示,中国台湾专利第M279869号公开了一种棱镜装置7。该棱 镜装置7包含上下设置的两个棱镜片7a,各棱镜片7a包含一矩形基体71 。 该基体71具有光滑的入射面710、及具有平行排列的V型沟槽711的出射 面712。该V形沟槽711与基体71长边的夹角范围为5-44.9度,且上下两个棱镜片7a的V型沟槽711呈反向交叉排列。该棱镜装置7可取得较好的 光学效果,然而其所限定的夹角范围较小,系统设计弹性较小。 因此现有的棱镜装置及其背光模块尚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棱镜装置及其背光模块,其可混合形成均匀的面光源, 而不会增加额外的组件与成本,且具有相当大的设计弹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棱镜装置,包含两个平行设置的棱 镜片。各棱镜片包含一长方形基材,该基材具有相对的入射面与出射面,该 出射面上设有多个并列的微三棱镜。所述两个棱镜片上的相应微三棱镜相互垂直设置,且各棱镜片上的微三棱镜与其基材长边的夹角范围为r至89° 。在一实施例中,该棱镜装置中一棱镜片上的微三棱镜与其基材长边的夹角为30° ,另一棱镜片上的微三棱镜与其基材长边的夹角为60° 。在一实施例中,该棱镜装置中一棱镜片上的微三棱镜与其基材长边的夹角为r ,另一棱镜片上的微三棱镜与其基材长边的夹角为89。。在另一实施例中,该 棱镜装置中一棱镜片上的微三棱镜与其基材长边的夹角为5° ,另一棱镜片 上的微三棱镜与其基材长边的夹角为85。。在又一实施例中,该棱镜装置中 两个棱镜片上的微三棱镜与其基材长边的夹角均为4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包含该棱镜装置的背光模块,其包含一光源、 一反射片、 一导光板、及一棱镜装置;该棱镜装置包含两个平行设置的棱镜片;各棱镜 片包含一长方形基材,该基材具有相对的入射面与出射面;该出射面上设有 多个并列的微三棱镜;所述两个棱镜片上的相应微三棱镜相互垂直设置,且 各棱镜片上的微三棱镜与其基材长边的夹角范围为1°至8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棱镜片,包含一长方形基材,该基材具有相对的入射 面与出射面;该出射面上设有多个并列的微三棱镜;其特征在于,该微三棱 镜与该基材长边的夹角范围为大于等于1。并且小于5°;或大于44.9。并且 小于等于8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该棱镜装置及其背光模块较现有技术,改 变棱镜片上微三棱镜与基材长边的角配置,有效的混合不同颜色的LED光 源成为更均匀的白光,且具有较大的设计范围,明显改善显示面板的光斑问题。尤其适用于侧边发光的显示器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一现有平面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现有棱镜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棱镜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棱镜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棱镜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棱镜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其使用图4中的棱镜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6平板显示器1、 3、 4、 5、 65、 7棱镜装置10、 11、 30、 31、 40、 41、 50、 512、 300、 400、 500基材 712、 21出射面(Dl、 02夹角 62、 301光源 64、 303导光板71矩形基体 711V型沟槽 7a棱镜片 710、 20入射面 22、 32、 42、 52微三棱镜 61、 300背光模块 63、 302反射片 60、 310显示面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以下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其作详细 的说明。如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棱镜装置1包含两个相对设置的棱 镜片10、 11。各棱镜片10、 11大小尺寸相同,均包含一矩形透明基材2, 该基材2具有相对的入射面20与出射面21。基材2的材质可以是光学等级 的PET (聚酯)、COC (环状烯烃共聚物)或是TAC (三聚氰酸三烯丙酯) 等。该入射面20表面光滑,而出射面21上设有多个并列的微三棱镜22。该 微三棱镜22是利用湿式涂布或压印等方式制作而成,且各微三棱镜22与矩形透明基材2长边的夹角01、02可以是r 一 89。之间的任意角度。优选的, 微三棱镜22与基材2长边的夹角范围为大于等于1°小于5。或大于44.9°小于 等于89°。两个棱镜片IO、 ll可单独设定各自夹角O)l、 02的大小,然而当 两者的微三棱镜22是互相垂直时效果较佳。如此当光线由一棱镜片10的入 射面20进入棱镜装置1,经由所述两个棱镜片IO、 ll上多个并列的微三角 棱镜22折射后即可达到收集光束的功能。较佳的,如本实施例中两个棱镜 片10、 11的微三棱镜22,其中上方的棱镜片10的夹角Ol为30°,下方棱 镜片11的夹角<D2为60°,光束收集的效果优异。如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棱镜装置3,其上方棱镜片30 的微三棱镜32与基材300长边的夹角为1°,而下方棱镜片31的微三棱镜 32与基材300长边的夹角为89°。如图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的棱镜装置4,其上方棱镜片40 的微三棱镜42与基材400长边的夹角为5°,而下方棱镜片41的微三棱镜 42与基材400长边的夹角为85°。如图6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棱镜装置5,其两个棱镜片 50、 51的上微三棱镜52与基材500长边的夹角均为45°。如图7所示,为一使用图4中棱镜装置3的一背光模块300,其包含一 LED (发光二极管)光源301、 一反射片302、 一导光板303、及一棱镜装置 3;该背光模块300发出的光投射于一显示面板310上并透射出,而达到显 示图像的目的。LED光源301发出的光束传输至导光板303,反射片302与 导光板303相配合将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棱镜装置,包含两个平行设置的棱镜片;各棱镜片包含一长方形基材,该基材具有相对的入射面与出射面;该出射面上设有多个并列的微三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棱镜片上的相应微三棱镜相互垂直设置,且各棱镜片上的微三棱镜与其基材长边的夹角范围为1°至8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棱镜装置,包含两个平行设置的棱镜片;各棱镜片包含一长方形基材,该基材具有相对的入射面与出射面;该出射面上设有多个并列的微三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棱镜片上的相应微三棱镜相互垂直设置,且各棱镜片上的微三棱镜与其基材长边的夹角范围为1°至89°。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棱镜装置中的一个 棱镜片上的微三棱镜与其基材长边的夹角为30°,另一个棱镜片上的微三棱 镜与其基材长边的夹角为60。。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棱镜装置中的一个 棱镜片上的微三棱镜与其基材长边的夹角为1°,另一个棱镜片上的微三棱镜 与其基材长边的夹角为89。。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棱镜装置中的一个 棱镜片上的微三棱镜与其基材长边的夹角为5°,另一个棱镜片上的微三棱镜 与其基材长边的夹角为85°。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棱镜装置中的两个 棱镜片上的微三棱镜与其基材长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怡礽曾坚信曾文良陈隆欣
申请(专利权)人:先进开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