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伯灵专利>正文

一种给排水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6263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0
本技术涉及排水分流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给排水分流装置,包括分流壳,所述分流壳内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挡板,所述支撑架上端设有滑动座,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分流隔板,所述分流隔板包括隔板、连接柱和滑动柱,所述隔板一端与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隔板另一端顶面与滑动柱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一橡胶管,一个所述分流隔板上设有第二橡胶管,另一个所述分流隔板上设有第三橡胶管。本技术通过所述用于的排水分流装置的整体结构,能够根据需要对管道的分流的水流多少进行调节,方便操作,增强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水分流装置,具体为一种给排水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1、一种给排水分流装置是用于将给水和排水分开的设备或系统。它的作用是将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分别连接到不同的出口或处理系统,以实现给水和排水的分离和管理。

2、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619525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给排水用分流装置,涉及排水分流
,解决了分流装置在长时间的使用下,会使得装置内部形成污垢,造成装置内部堵塞影响排水的问题。一种给排水用分流装置,包括:分流壳;所述分流壳设置为方形壳结构,且分流壳内部开设有连接空间,并且连接空间为圆形空间设计;分流壳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护壳,且防护壳内部安装设置有电机;分流壳包括有:安装板,安装板设置为圆形板结构,且安装板设置为两组,并且安装板呈对称状固定设置于分流壳的连接空间内部;通过清洁板的设置,清洁板对分流壳内部的连接空间进行清理,防止分流壳内部的连接空间形成污垢造成堵塞,确保分流装置内部水流通畅,减少污垢的形成。

3、上述技术通过清洁板的设置,清洁板对分流壳内部的连接空间进行清理,防止分流壳内部的连接空间形成污垢造成堵塞,确保分流装置内部水流通畅,减少污垢的形成,但是上述结构对于管道的分流只能保证水流量一致,不能够根据需要控制调节不同的给水管道的水流量的大小,适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排水分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上述结构对于管道的分流只能保证水流量一致,不能够根据需要控制调节不同的给水管道的水流量的大小,适用性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给排水分流装置,包括分流壳,所述分流壳内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挡板,所述支撑架上端设有滑动座,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分流隔板,所述分流隔板包括隔板、连接柱和滑动柱,所述隔板一端与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隔板另一端顶面与滑动柱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一橡胶管,一个所述分流隔板上设有第二橡胶管,另一个所述分流隔板上设有第三橡胶管。

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由两个大于半圆的扇形框架结构和两个支撑杆组成,所述支撑杆两端与扇形框架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与扇形框架结构两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挡板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上端所述扇形框架结构的圆心区域与滑动座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座为圆柱台体,所述连接柱上端与滑动座底面滑动连接,所述隔板底面与下端所述扇形框架结构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柱穿插过上端所述扇形框架结构,所述滑动柱与上端所述扇形框架结构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柱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连接柱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橡胶管一端依次与挡板、扇形框架结构和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橡胶管一端依次与挡板、扇形框架结构和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橡胶管一端依次与扇形框架结构和隔板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壳为矩形台体结构,所述分流壳一端设有主流管,所述分流壳靠近主流管一侧内壁上设有排污屉,所述排污屉上远离主流管一端设有过滤网,所述主流管下端设有排污屉门。

7、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壳一侧设有第一给水管,所述第一给水管穿插过分流壳侧壁与第一橡胶管固定连接,所述分流壳一侧设有第二给水管,所述第二给水管穿插过分流壳侧壁与第二橡胶管固定连接,所述分流壳另一端设有第三给水管,所述第三给水管穿插过分流壳侧壁与第三橡胶管固定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本技术通过所述用于的排水分流装置的整体结构,能够根据需要对管道的分流的水流多少进行调节,方便操作,增强适用性,使用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直接将水流导入到主流管中,水流流到排污屉中,过滤网会对水流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使得杂质留在排污屉中,过滤好的水流会进入到挡板之间的空隙中,此时挡板与两个隔板将水流分成三份,此时可以根据需要,将滑动柱沿着上端扇形框架结构进行滑动操作,连接杆带动连接柱进行滑动操作,使得隔板发生方向角度上的移动,进而可以改变水流流入各个给水管道的流量,水流在通过各个橡胶管流入到各个给水管道中,实现分流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排水分流装置,包括分流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壳(1)内部设有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上设有若干挡板(13),所述支撑架(12)上端设有滑动座(14),所述支撑架(12)上设有若干分流隔板(11),所述分流隔板(11)包括隔板(1101)、连接柱(1102)和滑动柱(1103),所述隔板(1101)一端与连接柱(1102)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101)另一端顶面与滑动柱(1103)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3)上设有第一橡胶管(8),一个所述分流隔板(11)上设有第二橡胶管(9),另一个所述分流隔板(11)上设有第三橡胶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排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由两个大于半圆的扇形框架结构和两个支撑杆组成,所述支撑杆两端与扇形框架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3)与扇形框架结构两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挡板(13)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上端所述扇形框架结构的圆心区域与滑动座(1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给排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14)为圆柱台体,所述连接柱(1102)上端与滑动座(14)底面滑动连接,所述隔板(1101)底面与下端所述扇形框架结构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柱(1103)穿插过上端所述扇形框架结构,所述滑动柱(1103)与上端所述扇形框架结构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柱(1103)上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连接柱(110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给排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管(8)一端依次与挡板(13)、扇形框架结构和隔板(11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橡胶管(9)一端依次与挡板(13)、扇形框架结构和隔板(11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橡胶管(10)一端依次与扇形框架结构和隔板(110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排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壳(1)为矩形台体结构,所述分流壳(1)一端设有主流管(2),所述分流壳(1)靠近主流管(2)一侧内壁上设有排污屉(3),所述排污屉(3)上远离主流管(2)一端设有过滤网(4),所述主流管(2)下端设有排污屉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给排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壳(1)一侧设有第一给水管(5),所述第一给水管(5)穿插过分流壳(1)侧壁与第一橡胶管(8)固定连接,所述分流壳(1)一侧设有第二给水管(6),所述第二给水管(6)穿插过分流壳(1)侧壁与第二橡胶管(9)固定连接,所述分流壳(1)另一端设有第三给水管(7),所述第三给水管(7)穿插过分流壳(1)侧壁与第三橡胶管(10)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排水分流装置,包括分流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壳(1)内部设有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上设有若干挡板(13),所述支撑架(12)上端设有滑动座(14),所述支撑架(12)上设有若干分流隔板(11),所述分流隔板(11)包括隔板(1101)、连接柱(1102)和滑动柱(1103),所述隔板(1101)一端与连接柱(1102)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101)另一端顶面与滑动柱(1103)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3)上设有第一橡胶管(8),一个所述分流隔板(11)上设有第二橡胶管(9),另一个所述分流隔板(11)上设有第三橡胶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排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2)由两个大于半圆的扇形框架结构和两个支撑杆组成,所述支撑杆两端与扇形框架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3)与扇形框架结构两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挡板(13)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上端所述扇形框架结构的圆心区域与滑动座(1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给排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14)为圆柱台体,所述连接柱(1102)上端与滑动座(14)底面滑动连接,所述隔板(1101)底面与下端所述扇形框架结构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柱(1103)穿插过上端所述扇形框架结构,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伯灵陈建业林生
申请(专利权)人:李伯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