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群英专利>正文

盆景观赏植物株穗嫁接造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5793 阅读:6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盆景观赏植物株穗嫁接造型方法,仙人球等盆景植物的组织,没有形成层,和植株造型单一、不够美观,以及常规远缘嫁接成活难;以仙人球为砧木,以同种或仙人掌科的异种植物幼株为接穗,将接穗栽植于砧木的洞穴之中。该种嫁接方法,一般经1~2个月后,接穗即可牢固扎根;经5~6个月,株穗根系逐步深入到砧木组织中,使二者连接和愈合为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嫁接容易,操作方便,成活率可达90%以上;能同种植物间嫁接,也能在异种植物间嫁接,可使一部分植物的远缘嫁接获得成功;增强嫁接植株的抗性,较能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造型独特美观,显著提高盆景观赏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盆景观赏植物的嫁接造型方法,尤其是一种以仙人球为砧木,以仙人 掌科(Cactaceae)的异种或同种植物为接穗的株穗嫁接造型方法。
技术介绍
树木嫁接,通常是以树木营养器官的一部分(遗传品质好的)如枝条、芽叶等,经 剪下离体(母株)后作为接穗,通过切削,使之与另一个亲缘关系较近植株(砧木)的切口 相接,愈合成活为新的植株。 植物嫁接成活的原理,是植物形成层愈合原理和植物亲和力原理。不具备这两条, 就难以成活。树木是有形成层的,嫁接和切削时,就要使接穗形成层和砧木形成层对准,以 利于互相结合。同时,树木嫁接,接穗和砧木要有亲和力。因此,通常同种树木之间嫁接成 活率较高,异种间或亲缘关系较远的树木之间,则不易成活。但是,许多植物却没有形成层, 只能靠亲和力这一条。如水稻、小麦、高梁、玉米等禾本科植物,没有形成层,无法使用一般 的嫁接方法,须用种胚嫁接法进行嫁接。 树木嫁接接穗,主要来源于枝条,故叫枝穗。 一般供嫁接用的接穗是一个枝段,长 度为4cm 8cm,最长不超过10cm。在一个接穗上,至少要有2 3个饱满的芽子。其次是 叶芽,叫芽穗。其中以枝穗的嫁接方法为最多,如有切接、切复接、劈接、皮下接、对接、靠接 等。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其接穗嫁接的部位一般均在接穗下部;接穗和砧木的切口,都是 从上向下方向切削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根据仙人球等盆景植物的组织, 没有形成层,和植株造型单一、不够美观,以及常规远缘嫁接成活难的问题,提出一种以同 科异种或同种植物幼株为接穗,将其栽植于砧木洞穴中。随着接穗幼株不断生长,根系逐步 深入砧木体内,直至韧皮部和形成层,使二者相互结合和愈合为统一整体,而形状美观独特 的。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其特征是以仙人球为砧木,以同种或仙人掌科 的异种植物幼株为接穗,将接穗栽植于砧木的洞穴之中。该方法,要加强管理,尤其是肥水 管理,以确保株穗幼株能在在洞穴中正常生长。该种嫁接方法,倘若应用于蟹爪、昙花、仙人 球类植物, 一般经1 2个月后,即可牢固扎根;经5 6个月,株穗根系逐步深入到砧木组 织中,使二者连接和愈合为一体。此时,对株穗幼株已无需再特殊照管,只要对砧木植株作 一般性管理就可了。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以 便在实施时单独的或者任意结合起来应用到上述技术方案 栽植或播种时在砧木上的洞穴内填入泥土 。 嫁接前加强对接穗的培育管理,使之能正常生长,以利其根系深入到砧木组织中,直至二者牢固愈合。 所述作为砧木的仙人球,其规格为2 4年生,直径约4cm 10cm,高度约5cm 15cm。 所述的洞穴是在仙人球顶部中间位置挖成,或切除顶部长约1. 0cm 2. 0cm后形 成一个平面,再平面从平面向中间挖成。所述洞穴呈锅状形,深1. 0cm 2. 0cm,表面积1. 0cm 2. 0平方厘米。 所述的接穗为经培育、初放新根的幼小植株,高度0. 5cm 3. 0cm。 接穗栽植季节为春季或秋季。 本专利技术与和常规的嫁接方法之间,最主要有三大不同 (1)接穗区别本专利技术方法所采用的接穗是一个完整的幼年植株,而不是植物体 的某一部分;常规嫁接方法所采用的接穗,是植物体的一部分,如一个枝段、一个叶芽等。 (2)切削与否不同本专利技术方法所用的接穗(株穗)是幼苗植株,因此没有接口, 无创伤,是根本用不着切削的。砧木的接口则以挖洞穴代替之;常规嫁接方法,在接穗(下 端)和砧木上都需要有接口,因此必须经过切削,有较大创伤。 (3)愈合过程差异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株穗(接穗),由于是一个鲜活完整植株,不需 要接口之间的直接愈合,靠的是其根系在砧木洞穴中不断生长和深入,而逐步地和砧木愈 合的,可以说是一种间接的愈合方式;常规嫁接方法,靠的是接穗和砧木切口之间的直接愈 合方式。 本专利技术盆景观赏植物的株穗嫁接造型方法,有如下优点 1.嫁接容易,操作方便,成活率可达90%以上; 2.能同种植物间嫁接,也能在异种植物间嫁接,可使一部分植物的远缘嫁接获得 成功; 3.增强嫁接植株的抗性,较能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 4.造型独特美观,显著提高盆景观赏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机理 嫁接之所以能够成活,是基于形成层愈合原理和植物亲和力原理。采用本专利技术方 法嫁接的植物种,由于没有形成层,只能靠亲和力原理。也说是说,亲缘关系近的植物,种内 嫁接容易成活,亲缘关系远的植物,种间嫁接难于成活。但嫁接成活,归根结底需要接穗与 砧木之间的结合。只因常规嫁接方法,接穗皆都脱离母(株)体,是经刀具切削,受伤重创 的。这种接穗用之于近缘嫁接尚能成活;那么,倘若用之于远缘种间嫁接,就不一定能够成 活了。而本专利技术方法,正是致力于克服该缺陷其接穗是不脱离母体的一一它是一个鲜活完 整的幼年植株。当栽植于砧木洞穴中,只要能正常生长放根,其根系就会逐步伸入到砧木的 组织内,使二者自然而然地嫁接愈合为一体。从而大大地增加了远缘嫁接成活的可能性。附图说明 图1 :仙人球砧木。 图2 :仙人球砧木顶部挖一小洞穴。 图3A、3B :株穗(接穗)幼苗植株。 图4 :株穗幼株栽入砧木洞穴中。 图5 :株穗嫁接造型示意图。 图中l-砧木(仙人球),2-砧木顶部挖一洞穴,3-株穗(接穗)幼株地上部分, 4-株穗(接穗)根部,5-花钵。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仙人球(E. tubiflora)同种株穗嫁接造型 1.概况 有直径5cm 8cm、高度6cm 10cm的仙人球10盆钵,作为砧木(参见图1);另 有直径0. 5cm 1. 0cm的仙人球幼苗10株,作为接穗(株穗,参见图3)。 2.嫁接造型 于4月份,在5株砧木顶部的中间,挖一小洞穴,深约1. 0cm 2. 0cm,表面积约 1. 0 2. 5平方厘米,呈锅状形;其余5株砧木,先切去顶部1. 5cm 2. 5cm长,成为水平横 断面,再在其上各挖一小洞穴,规格大小同前(参见图2)。然后在小洞穴中填满湿润泥土, 该泥土取自林地清洁肥沃表土 。 接着,将预先培育好的仙人球幼株,栽入各株砧木的洞穴中,每穴1株(参见图4、 5)。并盖上塑料薄膜,防止水分干燥。 3.培育管理 主要是水分管理,须经常浇水,防止泥土和植株干燥。植株成活长根后,再适当施 淡肥。株穗栽后l个月,放出新根;2个月后,根系扩展深入到砧木组织中,即愈合成活。 本实施例,全部愈合成活。生长正常,造型独特,明显提高了仙人球盆景档次和观 赏价值。 实施例二 蟹爪(Z. truncoctus)株穗异种嫁接造型 1.概况 此是仙人掌科植物不同种间的株穗嫁接造型。有仙人球砧木盆钵15株,规格大小 同实施例一。在嫁接前10天,经扦插培育的蟹爪接穗(株穗)幼苗45株,高度1. 5cm 3. 0cm,,已初放新根。 2.嫁接造型 于4月份嫁接。蟹爪株穗幼苗栽植时,以每3株为一组,栽入砧木同一洞穴中。其它操作程序同实施例一。 3.培育管理 同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共嫁接蟹爪株穗15盆钵,每一盆钵的砧木洞穴中栽入一组3株蟹爪株 穗幼苗。以上嫁接,全部成活,生长正常,愈合牢固。本嫁接造型方法,成活率高,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盆景观赏植物株穗嫁接造型方法,其特征是:以仙人球为砧木,以同种或仙人掌科的异种植物幼株为接穗,将接穗栽植于砧木的洞穴之中。

【技术特征摘要】
盆景观赏植物株穗嫁接造型方法,其特征是以仙人球为砧木,以同种或仙人掌科的异种植物幼株为接穗,将接穗栽植于砧木的洞穴之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盆景观赏植物株穗嫁接造型方法,其特征是栽植或播种时在 砧木上的洞穴内填入泥土。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盆景观赏植物株穗嫁接造型方法,其特征是嫁接前加强对接 穗的培育管理,使之能正常生长,以利其根系深入到砧木组织中,直至二者牢固愈合。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盆景观赏植物株穗嫁接造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作为砧木的 仙人球,其规格为2 4年生,直径约4cm 10cm,高度约5cm 15cm。5. 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群英
申请(专利权)人:杜群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