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转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的转运车。
技术介绍
1、在模具的喷砂加工后,输送带会将模具输送至转运车出料,当模具输送到转运车时,需要人工在转运车上检查模具的外表是否加工合格,当模具不合格时,需要通过转运车,将模具输送回喷砂机中重新加工,当模具合格后,也需要通过转运车输送至下一个工序;但在转运车检测模具时,难免会遇到输送带会将下一个模具输送出料,由于转运车的空间较小,从而导致输送带出料的模具会与转运车的模具形成撞击,造成模具的损坏,并且人工检测时,模具之间的碰撞也会直接造成检测人员的夹伤,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的转运车,目的在于解决在转运车检测模具时,难免会遇到输送带会将下一个模具输送出料,由于转运车的空间较小,从而导致输送带出料的模具会与转运车的模具形成撞击,造成模具的损坏,并且人工检测时,模具之间的碰撞也会直接造成检测人员的夹伤,有较大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模具的转运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顶部设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顶部设有放置面,所述放置架的一侧设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顶部开设有活动空腔,所述活动空腔贯穿所述活动架的两侧,所述活动空腔内滑动连接有阻挡板,所述活动架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连通所述活动空腔,所述导向槽逐渐向上倾斜设置,所述阻挡板的一侧设有活动面,所述活动面的一侧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所述阻挡板的
4、当输送带将模具输送至放置面时,拉动阻挡板,阻挡板的导向块沿着导向槽向上滑动,由于导向槽逐渐向上倾斜设置,从而带动阻挡板逐渐向上凸出,当停止拉动阻挡板时,摩擦力比拉力要大,阻挡板向上凸出至放置面上,使得第一阻挡面对输送带的出料口形成阻挡,防止输送带将下一个模具输送至放置面,避免输送带出料的模具会与放置面的模具形成撞击,有效减少了模具的损坏,并且避免了检测人员的夹伤风险。
5、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放置架的两端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设有拉柱,所述拉柱的一端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限位弹簧和所述安装槽,使得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阻挡板的底部抵触。
6、当阻挡板向上凸出至放置面上后,通过限位弹簧的弹性,使得限位弹簧带动限位杆的一端与阻挡板的底部抵触,从而对阻挡板滑出后的位置进行限位;当拉动拉柱时,拉柱带动限位杆脱离与阻挡板的抵触,便于阻挡板的导向块沿着导向槽向下滑动,使得阻挡板不再凸出至放置面上,从而让输送带输送模具到放置面。
7、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安装槽的两侧设有第一卡凸,两个所述第一卡凸与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卡接,所述拉柱的两侧设有第二卡凸,两个所述第二卡凸与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内部卡接。
8、限位弹簧的形状为螺旋状,因此通过两个第一卡凸与限位弹簧的另一端的间隙卡接,两个第二卡凸与限位弹簧的一端内部的间隙卡接,从而对限位弹簧的两端位置进行固定。
9、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拉柱的形状为t字型,两个所述第二卡凸设于所述拉柱的最长一段的两侧。
10、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阻挡面具有弹性。
11、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放置面上开设有辅助空腔,所述辅助空腔内转动连接有多个辅助滚筒。
12、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辅助滚筒的两侧设有转轴,所述辅助空腔的两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设有轴承,所述辅助滚筒的两侧的所述转轴分别与所述辅助空腔的两侧的所述轴承转动配合。
13、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放置面的外沿设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为n字型,所述限位框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阻挡面。
14、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车体的内部设有收集架,所述收集架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收集槽。
15、进一步地,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二阻挡面外设有拉手。
1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当输送带将模具输送至放置面时,拉动阻挡板,阻挡板的导向块沿着导向槽向上滑动,由于导向槽逐渐向上倾斜设置,从而带动阻挡板逐渐向上凸出,当停止拉动阻挡板时,摩擦力比拉力要大,阻挡板向上凸出至放置面上,使得第一阻挡面对输送带的出料口形成阻挡,防止输送带将下一个模具输送至放置面,避免输送带出料的模具会与放置面的模具形成撞击,有效减少了模具的损坏,并且避免了检测人员的夹伤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的转运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顶部设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顶部设有放置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的一侧设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顶部开设有活动空腔,所述活动空腔贯穿所述活动架的两侧,所述活动空腔内滑动连接有阻挡板,所述活动架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连通所述活动空腔,所述导向槽逐渐向上倾斜设置,所述阻挡板的一侧设有活动面,所述活动面的一侧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所述阻挡板的一侧设有第一阻挡面,所述第一阻挡面位于所述活动面的上方,所述第一阻挡面远离所述放置面,所述阻挡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二阻挡面靠近所述放置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的两端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设有拉柱,所述拉柱的一端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限位弹簧和所述安装槽,使得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阻挡板的底部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设有第一卡凸,两个所述第一卡凸与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柱的形状为T字型,两个所述第二卡凸设于所述拉柱的最长一段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面具有弹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面上开设有辅助空腔,所述辅助空腔内转动连接有多个辅助滚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具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滚筒的两侧设有转轴,所述辅助空腔的两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设有轴承,所述辅助滚筒两侧的所述转轴分别与所述辅助空腔两侧的所述轴承转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具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面的外沿设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为n字型,所述限位框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阻挡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内部设有收集架,所述收集架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收集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挡面外设有拉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的转运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顶部设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顶部设有放置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的一侧设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顶部开设有活动空腔,所述活动空腔贯穿所述活动架的两侧,所述活动空腔内滑动连接有阻挡板,所述活动架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连通所述活动空腔,所述导向槽逐渐向上倾斜设置,所述阻挡板的一侧设有活动面,所述活动面的一侧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所述阻挡板的一侧设有第一阻挡面,所述第一阻挡面位于所述活动面的上方,所述第一阻挡面远离所述放置面,所述阻挡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二阻挡面靠近所述放置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的两端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设有拉柱,所述拉柱的一端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限位弹簧和所述安装槽,使得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阻挡板的底部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两侧设有第一卡凸,两个所述第一卡凸与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卡接,所述拉柱的两侧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圣红,蔡广能,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水华兴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