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厢,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厢搭扣用底板。
技术介绍
1、目前的车厢底板在使用时,承载能力较弱,若需要更大的承载力,车厢底板厚度则需要提升,导致整体重量偏重,从而影响对底板的生产效率。
2、现有技术cn218858555u公开一种轻量化车厢底板结构用边梁件,包括底板前后边梁和底板左右边梁,底板前后边梁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槽,底板左右边梁的两端分别卡接在对应的卡槽内,底板左右边梁和底板前后边梁的两端均开设有阶梯台阶槽,两个阶梯台阶槽相互接触,底板前后边梁上开设有缺口,缺口为凹形口,使用时,将底板前后边梁和底板带横梁面板通过缺口与底板面板卡接,并将连接处焊接,此时将底板横梁加强座、底板面板和底板前后边梁通过底板左右边梁上的阶梯台阶槽搭接起来,使得底板左右边梁和底板前后边梁通过卡槽卡接,在将底板带横梁面板、底板面板和底板前后边梁、底板左右边梁焊接,使得底板的整体强度增强,底板做到承载性更强,整体重量更轻,生产效率更高。
3、但是采用上述方式,底板在车厢内用于进行货物的承重和运输过程中,底板不具备缓冲减震的功能,导致车厢受到冲击时,车厢底板上的货物极易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厢搭扣用底板,能够使得底板在车厢内用于进行货物的承重和运输过程中,能够使得车厢受到冲击时,对底板上的货物进行缓冲减震,从而对货物起到保护作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厢搭扣用底板,包括底板面板、底板左右边梁和底板前后边梁,所述
3、所述缓冲减震装置包括减震面板、动势能转换组件和辅助组件,所述减震面板与所述底板左右边梁滑动连接,并与所述底板前后边梁滑动连接,所述动势能转换组件设置在所述底板面板上,所述辅助组件设置在所述减震面板上。
4、其中,所述动势能转换组件包括定位柱、连接块和配合构件,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底板面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面板一侧;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减震面板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配合构件与所述定位柱连接。
5、其中,所述配合构件包括塞头和移动杆,所述塞头与所述定位柱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定位柱一侧;所述移动杆与所述塞头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
6、其中,所述定位柱内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柱抵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塞头抵接。
7、其中,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缓冲垫和限位圆环,所述缓冲垫与所述减震面板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减震面板一侧;所述限位圆环与所述定位柱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移动杆滑动连接。
8、本技术的一种汽车车厢搭扣用底板,包括底板面板、底板左右边梁、底板前后边梁和缓冲减震装置,所述缓冲减震装置包括减震面板、动势能转换组件和辅助组件,底板在车厢内用于进行货物的承重和运输过程中,车厢受到冲击力,放置在所述减震面板上的货物由所述减震面板在所述动势能转换组件的作用下朝着所述底板面板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动势能转换组件将受到的冲击力进行动势能转换,从而能够使得车厢受到冲击时,对底板上的货物进行缓冲减震,进而对货物起到保护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厢搭扣用底板,包括底板面板、底板左右边梁和底板前后边梁,所述底板左右边梁与所述底板面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面板一侧,所述底板前后边梁与所述底板面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面板一侧,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厢搭扣用底板,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厢搭扣用底板,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厢搭扣用底板,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厢搭扣用底板,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厢搭扣用底板,包括底板面板、底板左右边梁和底板前后边梁,所述底板左右边梁与所述底板面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面板一侧,所述底板前后边梁与所述底板面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面板一侧,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汝祥,王艳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三智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