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水壶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水壶。
技术介绍
1、电水壶是通过加热管加热壶内的水,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使蒸汽感温元件的双金属片变形,这种变形通过杠杆原理推动电源开关断电,从而实现烧水。
2、随着人们对于烧水速度的不断追求,电水壶的加热功率不断增加,在加快烧水过程的同时也增大了烧水时的噪音。从而在不降低烧水功率的情况下,降低烧水噪音成为大家研发的目标。
3、早期的电水壶(如专利cn200310124536.6),加热管呈c型弯曲,加热管安装于壶体的内胆底部。在烧水时,加热管发热,从而加热管加热附近的内胆,进而加热内胆内的液体。在使用时,热量集中于加热管附近的内胆,导致热管和部分内胆的热负荷较大,导致热传递效率降低;同时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气泡快速变大破裂,特别是气泡在内胆底部破裂,形成噪音。
4、对于现有解决电水壶烧水噪音,主要有以下改进思路:
5、一、增大加热的均匀度,减少热量集中。
6、如,申请人在中国专利cn200920238872.6中提出了一种真空保温电水壶,该电水壶由导热性能良好的纯铝或铝合金制成的导热板6焊接在内胆2的外表面的侧部,发热管5环绕焊接在导热板6上,设置导热板的目的是将发热管5发出的热量更快更均匀地传递给内胆2以及内胆中的水。
7、中国专利cn201710578948.9则提供了一体式电加热器及装用一体式电加热器的电水壶,通过电热管完全封闭在所述的铝座内部,电热管接头置于铝座外,以增大电热管与铝座的接触面积,提升电热管与铝座
8、近期的技术改进,仍然以此思路(增大加热的均匀度)对电水壶进行改进。如,专利cn202222777056.0和cn202222773165.5提供了液体加热容器,连通部的两端分别与包覆第一环形段的导热部和包覆第二环形段的导热部固定连接,能够在两部分导热部之间进行热量传递,还能够将两部分导热部的热量传递至盘体未设置发热管的区域,进一步提高第一环形段和第二环形段与盘体之间的传热效果,使得盘体上各个部位的温度一致,保障与盘体相接触的液体能够均匀受热,当液体加热容器烧水时,就不会发生小气泡在局部聚集的情况,也就避免了小气泡集中破裂产生噪音的情况发生。
9、“增大加热的均匀度,减少热量集中”仍然为电水壶的主流改进思路,内胆底部的均匀度已经很难有所增加。同时,现有技术在弯折电热管时,电热管的弯折角度较小,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容易导致电热管开裂;部分现有技术在热管弯折后还需进行浇筑等工序,降低了生产良品率,增加的电热管和电水壶生产制造成本,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2022年为例,电商市场销量排名前10的电水壶很多的零售价格低于150元人民币)。
10、在使用时还发现,加热管热量传递至内胆,内胆与水的温差减少,虽然可以减少气泡在内胆表面破裂的概率,但是水在内胆中,不同深度水的温差仍然较大,气泡在脱离内胆表面后,在水内上浮的过程中,气泡破裂的概率仍然较大,难以降低气泡在水中破裂的噪声。
11、二、在内胆内部设置涂层,改变气泡在内胆的停留时间。
12、一个方向是降低气泡脱离内胆的速度,如专利cn201710761239.4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通过在内胆的底壁和侧壁内表面附着能减少气泡脱离速度的降噪层,这样小气泡在脱离内胆的底壁之前可以尽可能长大,以与周边的小气泡聚合成大气泡,由于大气泡要上升更长高度才破裂,其被周围液体吸取的能量也越多,相应的破裂时发出的噪音也小。进而抑制了气泡内爆产生的声音,最终降低了液体加热器加热时产生的噪音,提高了产品的用户体验。
13、通过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加快气泡脱离内胆的速度,也可降低电水壶的噪音,如专利cn201711173254.3提供的内胆组件以及液体加热器。此专利内胆底壁的内表面设有亲水性涂层,亲水性涂层的气泡接触角为θ,且20°≤θ≤75°。该专利通过选择具有合适气泡接触角的亲水性涂层,加快了气泡脱离内胆底壁的速度,从而降低了液体加热器加热时产生的噪音。
14、通过涂层改变气泡的停留时间,需要对内胆进行喷涂;与不粘锅等烹饪用具相比,消费者对电水壶喷涂涂层的接受度不高。
15、同时,开水煲常使用化学涂层等疏水涂层,在高温及干烧的情况下,化学涂层更容易脱落,影响其防粘效果的同时,对人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16、三、改变内胆内部结构,减少气泡在内胆的停留时间。
17、可对内胆内部的微观结构进行改进,如专利cn201711173198.3提供的内胆组件以及液体加热器,内胆底壁的内表面设有微凸起。为气泡提供了气化核心,加快了气泡的成型与脱离内胆底壁的过程,缩短了气泡在内胆底壁储能的时间,气泡储存的能量较小,相应的破裂时发出的噪音也小,从而降低了液体加热器加热时产生的噪音,提高了产品的用户体验。
18、还可对内胆底部结构进行改进,如专利cn202222997552.7提供的一种液体加热器。该专利底壁的内表面包括从中心向外延伸的球面,可以确保内胆中的水被加热后能够形成循环对流,不仅有利于提高加热的均匀性,提高加热效率,而且还可以利用加热形成的循环对流,再配合气体的浮力与水的黏性共同作用,第一区域球面上产生的小气泡可以稳定运动到第二区域球面上,而不是直接脱离第一区域球面,因此也有利于进一步降噪。
19、现有的内胆往往是通过压铸和焊接等方式进行,此种方式需要对内胆的结构进行改变,增加了内胆的加工工序,还需要对电水壶的外壳进行适应性修改,增加了电水壶生产加工的困难程度,对电水壶的成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0、四、改变双热管的排布方式,提高液体的加热效率。
21、现有专利cn201811486814.5提供了一种电水壶,其中第二加热元件与内胆对应处所在区域热量集中(简称第二热区),而第二加热元件的两端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处所在的区域温度较低(简称第二冷区),相应地,第一加热元件的两端之间的区域形成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所在的区域温度较低(简称第一冷区)。此时,当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同时加热时,所述贴近内胆底部区域的水受第二加热元件的加热向上翻滚,热水向上翻滚会到第一冷区所在位置,当下部第二加热元件产生的热流上升时与第一冷区处的水混合,大大加速了的水流热交换,而另一方向第一加热元件所在的热端产生的热流会与下部第二冷区热交换,第二加热元件与第一加热元件冷热端交错热交换会大幅提升壶体内的水热交换速率,不会使某一区域热量集中产生大量气泡破裂产生噪音,而且内胆内上部的水也能快速升温,气泡也不会因为冷热变化太大而马上破裂,起到了降噪的效果。再来,当内胆内的水沸腾之后,侧部的加热方式对水产生的翻滚力缓冲了底部的加热方式对水产生的向上翻滚的力,防止水从壶嘴或蒸汽孔飞溅出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所述壶体包括盛装液体的内胆,所述内胆包括底板和侧壁,所述底板设有连续一体成型的发热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圈沿所述底板边缘环绕至第二外圈外侧,所述第二外圈与第二外圈外侧的所述第一外圈之间配合形成第三冷区,所述发热管包括分别设于第一外圈末端和第二外圈末端的连接端,两个所述连接端在所述第三冷区形成开口,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底板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圈与所述第二外圈抵接并封闭所述开口,所述第一外圈与所述第二外圈抵接处位于所述第二集热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热区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集热区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壁上的壶嘴,所述壶嘴设于所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直径为100mm~140mm,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的曲率半径均大于等于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壁上的蒸汽出口,在同一水平投影上,所述第一集热区和所述第二集热区分别位于所述蒸汽出口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器,所述发热管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传热板,所述温控器通过所述传热板与所述发热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板完整覆盖所述发热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所述壶体包括盛装液体的内胆,所述内胆包括底板和侧壁,所述底板设有连续一体成型的发热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圈沿所述底板边缘环绕至第二外圈外侧,所述第二外圈与第二外圈外侧的所述第一外圈之间配合形成第三冷区,所述发热管包括分别设于第一外圈末端和第二外圈末端的连接端,两个所述连接端在所述第三冷区形成开口,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底板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圈与所述第二外圈抵接并封闭所述开口,所述第一外圈与所述第二外圈抵接处位于所述第二集热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热区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集热区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壁上的壶嘴,所述壶嘴设于所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