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钌配合物、合成方法及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湖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钌配合物、合成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4134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钌配合物、合成方法及应用,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该钌配合物的结构式如Ru‑A、Ru‑B、Ru‑C、Ru‑D或Ru‑E所示,其合成方法简单,具有化学性质稳定、催化活性高等特点,当该钌配合物催化氨基吡啶与胺的复分解反应时,可以直接对氨基进行取代,从而高效构建一系列化学构型保持、15N保留的N‑烷基氨基吡啶,该钌配合物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具体涉及一种钌配合物、合成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金属与芳环通过η6配位能够显著降低芳环的电子云密度,从而活化芳环使其更容易发生多样的化学反应,例如芳环的snar取代反应(芳香亲核取代反应)、芳环加成反应、芳环苄位对不饱和键的加成反应、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反马氏加成等等,因此,芳基金属配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现已受到广泛关注。相对常用的金属配合物,钌配合物具有以下特点:(1)廉价易得;(2)反应更加多样,而且可以通过芳环交换实现催化反应;(3)更容易通过光照的方法解离,有利于回收再利用。

2、目前,关于钌配合物中环戊二烯基配体的研究比较少,主要局限于没有取代基的环戊二烯基钌(perekalin,d.s.;karslyan,e.e.;petrovskii,p.v.;borissova,a.o.;lyssenko,k.a.;kudinov,a.r.arene exchange in the ruthenium–naphthalene complex[cpru(c10h8)]+.eur.j.inorg.chem.2012,1485–1492.)、五甲基环戊二烯基钌(tilley,t.d.;grubbs,r.h.;bercaw,j.e. halide, hydride, and alkyl derivatives of(pentamethylcyclopentadienyl)bis(trlmethylphosphlne)ruthenium.organometallics 1984,3,274–278.)以及单取代的环戊二烯基钌(walton,j.w.;williams,j.m.j.catalytic snar of unactivated arylchlorides.chem.commun.2015,51,2786–2789.),由于钌配合物种类有限,这限制了开发新反应的潜力,因此需要开发新型钌配合物。

3、氨基吡啶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农业领域、化工领域中,不但可以作为药物中间体参与合成多种药物,还可以用作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合成n-烷基氨基吡啶,主要通过烷基醇、烷基胺等烷基化试剂对氨基进行烷基化反应,但是该类方法经历氢转移历程,无法构建n-手性烷基氨基吡啶(irrgang,t.;kempe,r.3d-metalcatalyzed n-and c-alkylation reactions via borrowing hydrogen or hydrogenautotransfer.chem.rev.2018,119,2524–2549.)。因此,通过直接对氨基吡啶进行芳环取代,从而开发一种高效、构型保持的反应具有重要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钌配合物,其化学性质稳定,合成方法简单,催化活性高,能够用于催化氨基吡啶和烷基胺的复分解反应,实现高收率、高立体构型保持率以及高15n保持率地合成n-烷基氨基吡啶。

2、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钌配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ru-a、ru-b、ru-c、ru-d或ru-e所示:

4、

5、上式中,r1选自h、c1~c6的烷基或环烷基、或c6~c10的芳基,r2、r3、r4和r5各自独立的选自氢或c1~c4的烷基,r6选自氢或c4~c6的烷基,x-选自氯离子、碘离子、四氟硼酸根离子、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根离子、六氟磷酸根离子、三氟甲磺酸根离子或双三氟甲磺酸亚胺根离子,ar1选自苯、取代苯、萘、取代萘、芳杂环或取代芳杂环,ar2选自苯酚、取代苯酚、萘酚或取代萘酚,ar3选自烷氧基苯、取代烷氧基苯、苯胺或取代苯胺。

6、优选的,所述的钌配合物,结构式为ru-a2~ru-a15、ru-b1、ru-b2、ru-c1、ru-d1、ru-e1或ru-e2中的任一种:

7、

8、其中,x-和ar1的定义同上。

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钌配合物的合成方法,采用方法1、方法2、方法3或方法4中的一种:

10、方法1:在氮气气氛,60~90℃条件下,利用醇还原rucl3水合物,得到含有rucl2的溶液,再将多取代环戊二烯以及芳香烃加入至含有rucl2的溶液中,在85~180℃条件下反应12~36小时后,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结构式如ru-a所示的钌配合物;其中,多取代环戊二烯不含有芳基取代基;

11、具体的,方法1的反应式表示为:

12、

13、方法2:在氮气气氛,正丁基锂与多取代环戊二烯在有机溶液中发生反应,所得反应液加入到乙醇铊中,继续反应12~36小时后,收集产物多取代环戊二烯基铊;将多取代环戊二烯基铊与芳基氯化钌二聚体在有机溶液中反应12~36小时后,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结构式如ru-a所示的钌配合物;其中,多取代环戊二烯含有芳基取代基;

14、具体的,方法2的反应式表示为:

15、

16、方法3:在氩气气氛下,利用下式所示的钌配合物和乙腈在有机溶剂中60~100℃发生置换反应1~8小时,将反应液中的有机溶剂分离后,再利用有机溶剂萃取反应液中的萘,随后,再向反应液中加入有机溶剂,加热至60~100℃发生置换反应1~8小时,重复分离-萃取-置换反应操作6~12次,得到结构式如ru-b所示的钌配合物;

17、

18、其中,r6和x-的定义同上;

19、具体的,方法3的反应式表示为:

20、

21、方法4:在氩气气氛下,150~200℃条件下,[ru(ar1)cl2]2与芳基酚反应4~24小时,得到的粗品经二氯甲烷和甲醇溶解、碱化处理得到结构式如ru-c所示的钌配合物;或者,结构式如ru-c所示的钌配合物经酸化处理得到结构式如ru-d所示的钌配合物;或者,结构式如ru-c所示的钌配合物与烷基碘在30~50℃条件下反应4~24小时,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烷氧基取代的结构式如ru-e所示的钌配合物,烷氧基取代的结构式如ru-e所示的钌配合物与烷基胺在30~100℃反应4~24小时,烷氧基被氨基取代,经后处理纯化得到氨基取代的结构式如ru-e所示的钌配合物;

22、具体的,方法4的反应式表示为:

23、

24、其中,r1、ar1、ar2、ar3和x-的定义同上。

25、优选的,方法1中,rucl3水合物、多取代环戊二烯和芳香烃的摩尔比为1:3~5:3~9。

26、具体的,方法1中,醇包括但不限于甲醇、乙醇、正丁醇或异丙醇,进一步优选为乙醇。

27、优选的,方法1中,后处理方法为:去除反应液中的醇,加入乙醚和水,搅拌后分液并保留水相,水相利用乙醚萃取后,得到x-为氯离子的结构式如ru-a所示的钌配合物;或者,向乙醚萃取后的水相中加入四氟硼酸钠、氟硼酸、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根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钌配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Ru-A、Ru-B、Ru-C、Ru-D或Ru-E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钌配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为如下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钌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钌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1中,RuCl3水合物、多取代环戊二烯和芳香烃的摩尔比为1:3~5:3~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钌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1中,后处理方法为:去除反应液中的醇,加入乙醚和水,搅拌后分液并保留水相,水相利用乙醚萃取后,得到X-为氯离子的结构式如Ru-A所示的钌配合物;或者,向乙醚萃取后的水相中加入四氟硼酸钠、氟硼酸、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根钠、六氟磷酸铵、三氟甲磺酸、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钠中的一种,得到X-为四氟硼酸根离子、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根离子、六氟磷酸根离子、三氟甲磺酸根离子或双三氟甲磺酸亚胺根离子的结构式如Ru-A所示的钌配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钌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2中,后处理方法为:去除反应液中的沉淀,所得滤液浓缩后得到X-为氯离子的结构式如Ru-A所示的钌配合物;或者,将浓缩后的滤液溶解在水中,再加入四氟硼酸钠、氟硼酸、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根钠、六氟磷酸铵、三氟甲磺酸、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钠中的一种,得到X-为四氟硼酸根离子、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根离子、六氟磷酸根离子、三氟甲磺酸根离子或双三氟甲磺酸亚胺根离子的结构式如Ru-A所示的钌配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钌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3中,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与乙腈不互溶的非极性溶剂,包括正己烷、石油醚、正庚烷或环己烷。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钌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4中,[Ru(Ar1)Cl2]2与芳基酚的摩尔比为1:2~2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钌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4中,所述的酸化处理采用酸性溶液,酸性溶液包括盐酸、硫酸、四氟硼酸或三氟甲磺酸。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钌配合物在有机合成领域中的应用。

11.一种用于氨基吡啶与胺的复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钌配合物。

12.一种合成N-烷基氨基吡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钌配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ru-a、ru-b、ru-c、ru-d或ru-e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钌配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为如下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钌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钌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1中,rucl3水合物、多取代环戊二烯和芳香烃的摩尔比为1:3~5:3~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钌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1中,后处理方法为:去除反应液中的醇,加入乙醚和水,搅拌后分液并保留水相,水相利用乙醚萃取后,得到x-为氯离子的结构式如ru-a所示的钌配合物;或者,向乙醚萃取后的水相中加入四氟硼酸钠、氟硼酸、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根钠、六氟磷酸铵、三氟甲磺酸、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钠中的一种,得到x-为四氟硼酸根离子、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根离子、六氟磷酸根离子、三氟甲磺酸根离子或双三氟甲磺酸亚胺根离子的结构式如ru-a所示的钌配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钌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2中,后处理方法为:去除反应液中的沉淀,所得滤液浓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航陈佳佳朱蕙陈凯
申请(专利权)人:西湖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