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应急救援运输,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铁路的模块化转运平台。
技术介绍
1、为了实现轮式车辆和履带式车辆的快速运输,通常需要依靠站台作为中间载体,实现轮式车辆、履带式车辆在地面和铁路车辆之间的装卸转移。
2、然而在战时,铁路有被炸毁的可能,铁路车辆无法行驶至站台,导致铁路平车上的轮式车辆无法卸载;另外,在进行紧急救援或者运输救灾车辆时,也需要提高车辆装卸的灵活性和时效形,因此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1555727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机动式铁路装卸站台车,该装置采用可移动式的折叠站台对需要运输的车辆进行装卸载,无需依靠传统的固定站台,能够在任意地点完成车辆的装卸,从而方便实施快速救援。
3、但是,上述机动式铁路装卸站台车中,折叠站台通过装卸平台设置于平车本体上,并通过滚珠丝杆组件驱动折叠站台在装载平台上沿装载平台的宽度方向移动,因此,折叠站台的活动范围极为有限,仅能在站台车的紧邻位置一侧展开,轮式车辆需要移动至靠近铁轨和铁路平车位置后,通过折叠坡道和主站台进行转移操作,上车位置和上车形式固定单一,使用不便;不仅如此,该装卸站台车中,折叠站台展开形态下,折叠坡道和主站台的宽度尺寸受铁路平车的宽度尺寸影响,所展开的站台宽度有限,车辆不易平稳安全通过站台进行转移,对车辆驾驶员驾驶技巧需要有较高的要求。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快捷且安全的应用于铁路的模块化转运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铁路的模块化
2、一种应用于铁路的模块化转运平台,包括:
3、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运输架;
4、站台组件,所述站台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堆叠于所述运输架上,所述站台组件的顶部可伸缩以调节自身的长度;
5、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设置于所述运输架上,用于将所述站台组件在所述运输架和地面之间搬运转移;
6、转移至地面上的站台组件可拆卸连接形成转运站台,所述转运站台中,至少有两个站台组件的顶部分别水平和倾斜设置,以供轮式车辆和所述运输车在铁路平车和地面之间转移。
7、进一步的,为了通过站台组件的拼接形成转运站台,所述站台组件包括底台、设置于所述底台单元正上方的顶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台和所述顶台之间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底台和所述顶台的间距以及所述顶台相对于所述底台的倾斜角度,位于水平状态的顶台顶面形成所述承载面,位于倾斜状态的顶台顶面形成所述坡面。
8、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调节顶台的高度位置和倾斜方向角度,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均沿铅垂方向伸缩运动的固定伸缩单元和滑动伸缩单元,所述顶台上固定有与所述固定伸缩单元顶端铰接的固定座,所述顶台上还滑动有与所述滑动伸缩单元顶端铰接的滑动座。
9、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站台组件在地面的活动,以通过调整位置,使得站台组件之间更易对接,所述底台上设置有滚动件和驱动所述滚动件活动于滚动工位和固定工位的活动单元,滚动工位的滚动件用于支撑底台至脱离地面,以方便所述站台组件的位移调节,固定工位的滚动件位于所述底台底面的上方。
10、进一步的,为了使得顶台可调整自身长度,使得顶台水平时,可增加承载面积,同时方便顶台部分搭接于铁路平车上,方便转移,而顶台倾斜时,降低斜坡的倾斜度,方便车辆通过,所述顶台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贴合且滑动连接的支板,相邻两个支板之间设置有驱动二者发生相对位移的推动单元。
11、进一步的,为了保证顶台收纳时的结构紧凑性和顶台展开时具有一定的长度,所述支板设置有三个且均为中空结构,三个所述支板依次密封套设连接。
12、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站台组件之间的拼接连接,并使得站台组件拼接后,相邻两个站台组件的顶台能够共同受力,保证结构强度,架桥顶台的载荷能力,延长使用寿命,所述顶台上限位连接有可移动和可转动的对接套,所述对接套的移动方向与转动方向相垂直且转动轴心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平行于所述顶台承载面的方向延伸,所述对接套的内侧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螺纹连接有螺母。
13、进一步的,为了实现站台组件在运输车的运输架和地面或者铁轨之间的转移操作,所述机械臂包括依次连接的旋转组件、垂直臂、水平臂、升降组件、升降臂和抓取组件,所述旋转组件驱动所述垂直臂绕自身轴心线转动,所述水平臂可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运动以调节自身长度,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所述升降臂沿铅垂方向移动。
14、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快速抓取站台组件,所述抓取组件包括电磁铁,通电状态的电磁铁与所述站台组件的顶部相互磁吸。
15、进一步的,为了限制站台组件在运输架上的活动范围,防止运输车移动过程中,站台组件脱离运输架,所述运输架上还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与所述升降臂相配合,以围设堆叠于所述运输架上的站台组件。
16、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自动化程度高,通过运输车携带站台组件,由机械臂将站台组件搬运至地面上,方便随处拼接形成转运站台,供运输车和轮式车辆通过转运站台移动至铁路平车上,转运站台搭建位置不受限制,轮式车辆移动至铁路平车的方式多样化,使用更方便快捷,同时,站台搭建长度不受限制,可满足不同长度车辆的需求,从而有利于实施快速救援。
17、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铁路的模块化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铁路的模块化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组件包括底台、设置于所述底台单元正上方的顶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台和所述顶台之间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底台和所述顶台的间距以及所述顶台相对于所述底台的倾斜角度,位于水平状态的顶台顶面形成承载面,位于倾斜状态的顶台顶面形成坡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铁路的模块化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均沿铅垂方向伸缩运动的固定伸缩单元和滑动伸缩单元,所述顶台上固定有与所述固定伸缩单元顶端铰接的固定座,所述顶台上还滑动有与所述滑动伸缩单元顶端铰接的滑动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铁路的模块化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台上设置有滚动件和驱动所述滚动件活动于滚动工位和固定工位的活动单元,滚动工位的滚动件用于支撑底台至脱离地面,以方便所述站台组件的位移调节,固定工位的滚动件位于所述底台底面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铁路的模块化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顶台的底面沿自身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铁路的模块化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设置有三个且均为中空结构,三个所述支板依次密封套设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铁路的模块化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顶台的底面沿自身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顶台上限位连接有可移动和可转动的对接套,所述对接套的移动方向与转动方向相垂直且转动轴心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平行于所述顶台承载面的方向延伸,所述对接套的内侧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螺纹连接有螺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铁路的模块化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包括依次连接的旋转组件、垂直臂、水平臂、升降组件、升降臂和抓取组件,所述旋转组件驱动所述垂直臂绕自身轴心线转动,所述水平臂可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运动以调节自身长度,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所述升降臂沿铅垂方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铁路的模块化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组件包括电磁铁,通电状态的电磁铁与所述站台组件的顶部相互磁吸。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铁路的模块化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架上还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与所述升降臂相配合,以围设堆叠于所述运输架上的站台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铁路的模块化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铁路的模块化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站台组件包括底台、设置于所述底台单元正上方的顶台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台和所述顶台之间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底台和所述顶台的间距以及所述顶台相对于所述底台的倾斜角度,位于水平状态的顶台顶面形成承载面,位于倾斜状态的顶台顶面形成坡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铁路的模块化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均沿铅垂方向伸缩运动的固定伸缩单元和滑动伸缩单元,所述顶台上固定有与所述固定伸缩单元顶端铰接的固定座,所述顶台上还滑动有与所述滑动伸缩单元顶端铰接的滑动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铁路的模块化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台上设置有滚动件和驱动所述滚动件活动于滚动工位和固定工位的活动单元,滚动工位的滚动件用于支撑底台至脱离地面,以方便所述站台组件的位移调节,固定工位的滚动件位于所述底台底面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铁路的模块化转运平台,其特征在于,顶台的底面沿自身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顶台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贴合且滑动连接的支板,相邻两个支板之间设置有驱动二者发生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强,吴昊,任洪鹏,曹兵,穆梦斐,王菲,雍志勤,霍琳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