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类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及其织造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类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及其织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101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16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针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及其织造工工艺,包括若干循环组织,每个所述循环组织包括表层、里层和连接表层及里层的连接层,所述表层和里层均采用纱线混热熔丝编织纬平针组织,连接层为纱线编织,连接层的编织方式为前后针床表编织1+1罗纹组织至所需高度的处,编织单层罗纹连接两段织物,并1隔1选针轮流编织回到编织点,以此为一个基本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织物采用纱线和热熔丝纱线横编形成,结合自然界蝴蝶鳞片结构特征开发的新型仿生针织拥有立体结构的三维间隔织物内含有大量静止空气,织物隔热性能优良,同时还具有吸湿透气、吸能缓冲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领域对功能织物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针织的,具体涉及一类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及其织造工艺


技术介绍

1、将蝴蝶翅膀表面的陷光结构及其光热转换保温原理应用于织物,并与三维间隔结构相结合,形成立体管状织物。相比于平纹织物,管状织物在压平状态下的层间空隙更大,静止空气更多,传热系数更小,因此具有更好的保温性能。在起鼓状态下,保温性能更进一步提升,对织物传热性能的深入研究,开发出高保温织物。

2、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纤维物理或化学改性、纱线混纺或复合、织物结构配合及各种后整理技术等方面,以提高织物的保温功能。如公开号:cn201410396085.x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温性能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特别适合用于纺制冬季内衣、护膝、护腕、腰带等织物。采用纳米级别的陶瓷粉体作为保温助剂与聚氨酯纤维混合,利用陶瓷粉体对热辐射的阻隔以及反射作用,降低热量的散失。保暖功能的实现是依赖于功能助剂对每层织物进行处理,而助剂的持久性、耐洗性较差,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其保暖能力下降。如公开号:cn202111475090.6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加热感温护膝,包括护膝本体,嵌入式功能袋和控制器,所述嵌入式功能袋可拆卸装配于所述护膝本体上,所述嵌入式功能袋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加热装置。具有一定的加热保暖性性,但多层结构生产效率低,嵌入式功能袋的设计缺乏轻质性,不利于穿着的舒适,不利于长期使用,且织物不能一次成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类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结合自然界蝴蝶鳞片结构特征开发的新型仿生针织拥有立体结构的三维间隔织物内含有大量静止空气,织物储热性能优良,同时还具有吸湿透气、吸能缓冲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领域对功能织物的需求。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类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的织造工艺,工艺简单,一次成型生产效率高,有效克服了传统保暖织物厚重闷热及织造复杂的问题,适宜用于保暖针织产品。

3、本专利技术实现目的之一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类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包括若干循环组织,每个所述循环组织包括表层、里层和连接表层及里层的连接层,所述表层和里层均采用纱线混热熔丝编织纬平针组织,连接层为纱线编织,连接层的编织方式为前后针床表编织1+1罗纹组织至所需高度的处,编织单层罗纹连接两段织物,并1隔1选针轮流编织回到编织点,以此为一个基本循环。

4、优选地,所述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的结构为蜂窝凹陷型结构、条纹凹槽型结构、格栅凹坑型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5、蜂窝凹陷型结构只提取紧密排列的矩形几何结构作为间隔结构,假设蜂窝的大小相等且间隔均匀;条纹凹槽型结构表面凹陷条状矩形柱为蝴蝶鳞片的线形脊脉,中间层三棱柱为沿着脊脉方向横贯的间隔凸起,三棱柱凸起顶端与条状矩柱顶端平齐,三棱柱凸起部位均匀排列且均全部横贯间隔区;格栅凹坑型结构为条状矩形柱为纵向线形脊脉,沿着脊脉方向的横贯间隔凹陷,且条状矩形柱具有一定的宽度,与凹陷孔洞具有高低差,故间隔结构简化为梯形部位均匀排列,均横贯中间层。

6、优选地,使用solidworks软件对碧凤蝶、绿带翠凤蝶、琉璃蛱蝶为代表的3种典型蝴蝶鳞片的几何结构进行三维建模,简化后提取为所述的三种结构。

7、优选地,所述表、里层和连接层采用的纱线为棉、涤纶、涤棉混纺纱、羊绒纱线中的任意一种。

8、优选地,所述热熔丝为锦纶热熔丝或涤纶热熔丝。

9、优选地,所述表、里层均采用双股13tex×2羊绒纱线混锦纶热熔丝编织纬平针组织,连接层仅羊绒纱线编织。

10、优选地,所述其表、里层纱线密度为13tex×2,衬入150d/3热熔线,所述连接层纱线密度为13tex×2。

11、本专利技术实现目的之二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所述的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的织造工艺,

12、按照具体结构进行编织,具体方法如下;

13、a、当为蜂窝凹陷型结构时,编织步骤为:

14、a1、第1行编织前、后针床分别编织纬平针组织,达到高度h1,此时前、后针床处于s1、s2点;

15、a2、第2行织物前、后针床表编织在前后针床1隔1选针轮流编织l1、l2,达到连接层长度的二分之一;

16、a3、第3行在连接层高度的处编织单层罗纹连接l1、l2;

17、a4、第4行1隔1选针轮流编织3转l1′、l2′,回到s1、s2点,以此为一个基本循环;

18、a5、第5行即下一循环起始编织;

19、b、当为条纹凹槽型结构时,编织步骤为:

20、b1、在前、后针床分别编织平纹表层r1和里层r2,达到要求高度h1,此时前、后针床为s1、s2;

21、b2、仅编织前针床,第1行,达到高度h2,此时前针床到达s3点,后针床为s2;

22、b3、第2行,在前后针床上编织一组平针组织作为表面层与连接层的连接组织;

23、b4、第3行,在前后针床1隔1选针轮流编织l1、l2,达到连接层长度的二分之一;

24、b5、第4行,在l1、l2连接处编织罗纹组织将前后针床编织的中间层连接;

25、b6、第5行,在前后针床1隔1选针轮流编织3转l1′、l2′,使其回到s2、s3点;

26、b7、第6行,在后针床编织下表面层r2,编织长度h2,使后针床编织点由s2达到s4;

27、b8、第7行,在前后针床上编织平针组织作为表面层与连接层的连接组织,重复步骤b3--b6,最终回到s3、s4处;

28、以上步骤为一个基本循环;

29、c、当为格栅凹坑型结构时,编织步骤为:

30、c1、前后针床分别编织平纹表面层r1、r2,达到要求高度h1,此时前后针床位于s1、s2点;

31、c2、编织第1行,前针床编织高度达到h2,此时前针床s1到达s4点;

32、c3、编织第2行,后针床编织r2表面层达到高度h3,此时后针床由s2到达s3点;

33、c4、第3行,在前后针床上编织一组平针组织作为表面层与连接层的连接组织;

34、c5、第4行中间层结构连接,在前、后针床1隔1选针轮流编织l1、l2,达到连接层长度的二分之一;

35、c6、第5行在l1、l2的连接处编织罗纹组织将前后针床编织的中间层连接;

36、c7、第6行,在前后针床1隔1选针轮流编织3转l1′、l2′,使其回到s3、s4点;

37、c8、前针床编织第7-8行,前针床由s4点到达s5点,使织物高度达到h3;

38、c9、后针床编织,使s3到达s6,编织第9-12行,最终连接层第2斜边起始点到达s5、s6处;

39、以上步骤为一个基本循环;

40、(2)、编织完成后,将两层表层织物在纬度方向衬入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类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循环组织,每个所述循环组织包括表层、里层和连接表层及里层的连接层,所述表层和里层均采用纱线混热熔丝编织纬平针组织,连接层为纱线编织,连接层的编织方式为前后针床表编织1+1罗纹组织至所需高度的处,编织单层罗纹连接两段织物,并1隔1选针轮流编织回到编织点,以此为一个基本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的结构为蜂窝凹陷型结构、条纹凹槽型结构、格栅凹坑型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使用SolidWorks软件对碧凤蝶、绿带翠凤蝶、琉璃蛱蝶为代表的3种典型蝴蝶鳞片的几何结构进行三维建模,简化后提取为所述的三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里层和连接层采用的纱线为棉、涤纶、涤棉混纺纱、羊绒纱线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丝为锦纶热熔丝或涤纶热熔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里层均采用双股13tex×2羊绒纱线混锦纶热熔丝编织纬平针组织,连接层仅羊绒纱线编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其表、里层纱线密度为13tex×2,衬入150D/3热熔线,所述连接层纱线密度为13tex×2。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慈星GE-52C全电脑横编织机进行编织,织物采用7号针,其中设置蜂窝凹陷型结构和格栅凹坑型结构为50支66转,条纹凹槽型结构为49支39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类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循环组织,每个所述循环组织包括表层、里层和连接表层及里层的连接层,所述表层和里层均采用纱线混热熔丝编织纬平针组织,连接层为纱线编织,连接层的编织方式为前后针床表编织1+1罗纹组织至所需高度的处,编织单层罗纹连接两段织物,并1隔1选针轮流编织回到编织点,以此为一个基本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的结构为蜂窝凹陷型结构、条纹凹槽型结构、格栅凹坑型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使用solidworks软件对碧凤蝶、绿带翠凤蝶、琉璃蛱蝶为代表的3种典型蝴蝶鳞片的几何结构进行三维建模,简化后提取为所述的三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蝶翅表面陷光结构的光热转换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里层和连接层采用的纱线为棉、涤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莎刘梦婕路丽莎罗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